新员工入职后不喝领导敬酒,竟遭扇耳光辱骂。今年8月,刚从学校毕业走入职场的杨某,就遇到了这样的荒唐事。
近日,工人日报客服端报道《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新员工更需要健康的企业文化》,当事人杨某自述不喝领导敬的酒被辱骂打耳光的微信群截图,引发网络热议。
截图显示,某银行北京分行中关村支行“2020年校园招聘新员工”的微信群,他与同事在北京盘古七星酒店聚餐时,因没喝“A角”敬的酒,被某领导殴打辱骂。
经该企业核实,员工杨某反映的中关村支行营业部某领导及该支行个别员工在私下非公款聚餐中,确系存在因酒后失态而对杨某做出言语及行为失当等举动,已经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接受调查处罚。
有网友表示:酒桌文化必须整治,太多地方奉行酒桌文化,又浪费,又伤身体,甚至坏了社会风气。很多领导没事就喜欢以什么团建为由,公款吃喝,还强制要求单位同事必须参加。不会喝酒的,酒量不好的,还一定要让学,这玩意儿也是能学出来的?
有网友表示:酒逢知己千杯少,但是这种工作上的酒,通常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也有网友无奈表示:没结婚前,我一定一巴掌回过去!大不了不干了! 现在我一定会喝下去,因为我要活着。
面对职场霸凌,也有网友为女员工呼吁:女员工在职场尤为弱势,希望除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职工外在执行层面更要坚决有力。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真正捍卫法律尊严与权威,否则就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
有媒体评论到: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聚餐中发生的一幕,点燃大众怒火。 在我们的生活中,拼酒、灌酒、逼酒、酗酒司空见惯,“敬酒不吃吃罚酒”更是酒场流行潜规则。但是,恶习经不起评说,潜规则摊不上台面,一家银行的“敬酒与罚酒”戏码终究翻了车。 在中国,“酒桌文化”由来已久。很多时候,酒场已被异化为权力场。在一些人眼中,喝不喝、喝多喝少,不是酒量问题,而是态度问题、能力问题。种种陋习不一而足:逼酒是“施恩”,敬酒是“讨好”;自己连杯干,领导“舔一舔”。职场新人“敬酒不吃吃罚酒”,不过是领导借“酒疯”宣示权力。 种种酒场陋习,既有违现代文明,更暗藏腐败入口。沉溺于此不自省,迟早翻车。奉劝各位在酒场上肆意妄为的“上位者”,该醒醒酒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还请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民法典》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