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252|评论: 1

[四川手机报] 华西医生说“剁手党”有可能是心理疾病,得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2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11”已到,看到蜂拥而至的包裹,是不是有一种快感?
作为剁手党,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治医生张霓给了4招“防剁手”:

第1步 购买前提醒自己
每次准备下单前,反复思考3个问题:
这真的是我需要的东西吗?
家里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呢?
会不会有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呢?

第2步 提前加购物车 避免冲动消费
可以提前将想买的东西放入购物车,过一两个小时再看,说不定会发现购物车里的一些东西完全派不上用场,就不用花冤枉钱来买了。

第3步 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空虚寂寞冷的时候,尝试约朋友出来玩,或者出门跑一圈,总之让自己忙起来,就不会无聊到靠购物来打发时间或者释放压力。

第4步 查看账户余额
估算一下自己还剩多少钱,疯狂买买买以后吃土的后果能不能接受,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还不够穷。

张霓说,实操了以上4步,对大部分人确实奏效,但对极少数人来说,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购物狂”,医学上叫做“强迫性购物症”。
“强迫性购物症”,也叫“购物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好发年龄18至30岁,发病率6%左右,其中女性占比八九成,也就是说,大部分购物狂都是女生。
强迫性购物症”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重复行为及强制性冲动
行为控制的缺失
每次购物前处于一种渴望状态
严重者甚至存在戒断症状
病例再现:
重复行为及强制性冲动
据张霓医生介绍,她曾经接收了一名患者,暂且称呼她叫“素芬”,自从领到第一份工资以后,就开始买买买,毫不知倦。看到心仪的商品,便有购买的冲动。

行为控制的缺失
无论商品有用没用,只要商家有优惠,就想买下来,难以控制。

购物前有渴求
每天睁开眼,素芬第一件事不是想的起床,而是打开购物软件浏览信息,寻找猎物。

戒断症状
每次一到购物节,男友感觉自己就像在渡劫。长痛不如短痛,他把素芬刷爆的信用卡解绑了,严格控制素芬的经济支出。本以为这样素芬就消停了,结果不能畅快购物的素芬开始天天失眠,感觉像丢了魂一样。

在心理医生的详细问诊下,素芬被确诊为“强迫性购物症”。
张霓说,“强迫性购物症”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不单单是老百姓理解的,单纯只是心理出了问题。其实,它还包括部分器质性病变,也就是说患者的大脑是真的生病了。
这就类似于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严重者甚至可能与精神疾病相伴终生。
所以,如果发现自己行为失控,比如像素芬一样,出现过分关注购物、购物超过经济承受能力、难以控制购物冲动等行为,就应警惕自己是不是生病了,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
因为购物狂还往往和其他一些精神问题共存,比如情感障碍、焦虑症及人格障碍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个购物狂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原因“炼成”的:便利的购买方式、诱人的宣传手段,再加上家庭破裂、情感重创、缺乏安全感,甚至基因遗传,都有可能让你修炼成“购物狂”。
请剁手党自查,是不是应该看心理医生!

保存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入“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 公共卫生交流群

公共卫生.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11-12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