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老供销社,位于县东门口、顺城路、正东街、老纸市街(旧街名叫“边半街”)四街的十字交叉口路旁,是县城过去和现在都比较繁华热闹的街口,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建有“恒候宫”宫殿,供奉着三国名将张飞的神像,因张飞曾被刘备封为“恒候”,故名:恒候宫;民国时期,是营山县城卖草纸的市场。1951年10月,成立营山县供销社,建起了一幢当时比较漂亮时尚的砖木楼房,那时营山10个区都成立了供销社,县城还成立了土产、食品、日杂、农资、废品收购5个专业公司,负责全县城人们的生活、生产物资的采购、供给、销售等商贸经营工作,那年月,供销社是好吃香喝辣哟 能够在供销社工作上班,那简直就是端了“金饭碗儿”的“香饽饽”了,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供应十分紧缺,人们要想买到紧俏东西,就必须到处托熟人、找关系、开“后门儿”,所以嘛供销的人是要好“拽"就有多“拽",要好“多洋盘儿"就有多“洋盘儿",平头老百姓对他(她)们又“爱"又“恨",经常因为买不倒所需的东西,便开口大骂:“那些狗日的,日妈吃不完要不完的样子哟!老子看到球都是气"!随着时代的发展,旧城改造后建起营山县第一座电梯大厦,也成了当时营山的地标性建筑,也开过大型超市,随后又租赁给“宏基公司”,最由以一局悲剧收场!兴忘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转载于论坛资深网友草木先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