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67|评论: 0

[原创] 自杀是一种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5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杀是一种病
  前几天,成都大学的党委书记学屈原让成都大学一夜之间成了村里面最著名的大学,也有人说成都大学是最奇妙的一所大学。
  近日,四川省西充县一个失联的化学老师被人发现了,原来他像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一样爬上四九城
一棵树不下来了。

  只不过明朝的崇祯皇帝是挂在景山公园的歪脖子树上,而这个老师把自己挂在他爷爷的坟头的树上。
   自杀是一种心理疾病,如何预防自杀?是一个沉重却重要的话题。美国作者卡伦·施普林根在《“想死”不足以导致自杀》一文中写道,每年全世界有几百万人试图自杀,其中近100万人自杀成功。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开展的有关调查显示,在中国,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青壮年的首要死因。
有调查显示,一个人自杀身亡后,平均会导致六个家人或朋友深受影响。
   美国一代文豪、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内斯特·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他的笔锋犀利刚强,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特别的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一生成就极大。

   但他的一生还有一个更大的谜团,就是海明威家族有一个恐怖的延续几十年的自杀诅咒——海明威家族四代人都是自杀身亡。海明威29岁时父亲克拉伦斯自杀,62岁时海明威吞枪自杀,他的妹妹服药自杀,他惟一的兄弟举枪自尽,他的孙女玛尔戈自杀。家族其他的成员虽没有自杀,但多死于酗酒、恶疾或精神抑郁。
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国内外研究都表明,自杀无法遗传,绝非某个或者某几个基因所决定,而是生物、遗传、心理、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等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虽然自杀者有更大的几率有家族自杀史,但是可遗传的是精神疾病倾向和冲动暴力倾向以及与自杀者相同的生活环境都可能会导致自杀者的亲属自杀,不会像“流感”那样轻易传染给他人。
但是,自杀可能会像生活中的某些疾病一样,对后代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家族中有人自杀身亡,那么这个家庭的其他成员自杀危险性或许会增高一些,但是他们自杀的可能性依然非常小。比如,海明威最小的孙女玛丽尔·海明威,她的父母双双嗜酒成瘾,尤其钟爱烈性酒。酒精上头后是不休的争吵、打架。小玛丽尔每天做的是在父母的“饮酒时间”过后清理满地玻璃渣和血迹。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她的两个姐姐也沾染酒精和毒品,姐姐穆菲特甚至因为吸毒得了精神病。经历过种种痛苦之后,玛丽尔依然选择坚强的活下去,成功走出了“海明威魔咒”。
   一旦发现周围的同学、朋友或家人有自杀倾向时,认真对待,不可轻视,鼓励他们寻求朋友、家人、老师和专业人士的帮助。

研究发现,半数以上的自杀者在自杀前是曾向朋友、家人、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等明确表示或者暗示过自己的自杀意图的。这里面有很多的暗示,比如“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有的人会经常讨论自杀计划,也会有突然出现的一些明显的行为改变,将自己珍贵的东西赠与他人、频繁出现意外事故和饮酒上瘾等。这些言语和行为的出现,都需要周边亲密的人密切关注,可能都是隐含的求生信号。
  2003年9月10日定为全球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的口号是——“自杀一个都太多”,以此给更多人警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