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68|评论: 0

[四川手机报] 深圳麦当劳对一次性餐具收费,每单收费5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9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吃快餐要准备自带餐具了?近日有不少人在深圳市的麦当劳门店点餐之后,发现麦当劳不再提供免费餐具,如果要使用,顾客需额外支付0.5元,一时间引起网友热议,“深圳麦当劳对一次性餐具收费”还冲上微博热搜。红星新闻记者随后致电深圳地区麦当劳餐饮门店了解情况。

10月18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电话联系了麦当劳南山书城分店,店员明确告诉记者,目前麦当劳门店为了响应深圳市政府号召,支持环保节能,开始实行针对一次性餐具的收费规则,“我们的门店从10月16日起开始实行对一次性餐具收费,如果说顾客买餐食后有需要一次性餐具,那么消费者就要支付0.5元。”

据了解,2020年9月1日,深圳市上线《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除了对市民进行垃圾分类要求外,对餐饮企业也有严格规定。根据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一款,餐饮服务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免费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汤匙等餐具。

麦当劳方面还向记者表示,在餐具使用上,麦当劳目前不论是外卖还是堂食,提供的一次性餐具主要包括包括叉子、勺子等。而且麦当劳大部分餐食不需要餐具,如顾客确有需要,须支付每单0.5元。该信息已在餐厅及点餐渠道公示。

而对深圳麦当劳此次推行的这一收费规则,有网友表示支持,认为此举提倡环保,减少垃圾;不过也有网友持不同意见,并建议麦当劳应提供非一次性餐具。麦当劳方面则表示,目前相关收费规则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深圳麦当劳会持续关注政府政策,聆听顾客回馈。”

其他餐饮企业纷纷加入

红星新闻记者还了解到,在管理条例发布的同时,深圳市的其他餐饮企业同样开始实行相关的收费规则。

据了解,作为深圳市的知名餐饮品牌的“红荔村”积极响应垃圾分类政策,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记者10月18日下午致电深圳地区红荔村肠粉店(72宝石店),店员向记者介绍,红荔村从9月就开始全市所有门店统一实行针对一次性餐具的收费规则。

“如果消费者选择堂食的话,因为我们堂食没有使用一次性餐具,所以餐具是不另外收费的。” 店员告诉记者,“如果消费者选择打包,我们会告知消费者相关的收费规则,现在打包盒子1元一个,打包袋0.2元一个,一次性筷子0.5元一双。一次性餐具主要还是在打包的时候会用到。”

而深圳地区的星巴克目前也加入到了推行“一次性餐具收费”的行列中。星巴克臻选(龙岗万科店)的店员向记者表示,深圳市政府从9月1日施行《管理条例》,星巴克为响应政府号召,推行节能环保,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在同一时间开始推行相关的收费举措。

如果消费者需要外带打包,店员会主动向消费者咨询是否需要一次性餐具,包括叉子、餐刀、勺子之类的,如果有需要,会收取0.5元的费用;如果是堂食,星巴克还会提供不锈钢刀叉等餐具,这是不收费的。“目前相关的收费规则只有深圳地区的星巴克才有,不过以后星巴克可能会全国推行吧。”店员说。


一次性餐具多收个三五毛,会不会落入“限塑令”困境

9月1日开始实施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规定:“餐饮服务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免费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汤匙等餐具。”实际上,对一次性餐具收费并非深圳首创,在此之前,上海和北京已出台了类似规定,目的都是为了“让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

从理论上看,对一次性餐具收费能够增加消费者的“痛感”,从而减少对一次性餐具的消耗。不过,不少人似乎对这种制度善意并不“买账”。财经网在微博上发起了一项投票,“你愿意为一次性餐具付费吗?”在参与的数万名网友中,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不愿意,得下调菜品价格”。虽然网友有诸多理由要求下调菜品价格,但这几乎是一种难以实现的梦想。一方面因为餐饮机构有自主定价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无论菜品如何定价,多收了三五毛的一次性餐具,总能让人感觉是一种额外收费。

提起一次性餐具收费,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限塑令”,同样是明确付费使用的原则,两种制度都试图通过价格杠杆的调控,来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其实,在大多网友看来,无论一次性餐具还是塑料袋,从来都没有真正免费过,这些名义上由商家免费提供的东西,早就计入运营成本并最终转嫁给了消费者。正因为如此,凭空多出的收费内容难免令人不满。更为尴尬的是,在某些时候,价格杠杆的作用也是不容高估的。

近年来,“限塑令”变成“卖塑令”的吐槽不绝于耳,多处可见的“白色污染”依然“我行我塑”。来自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天使用塑料袋约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达10亿个。菜市场之所以成为白色污染重灾区,是因为消费者买菜的时候必然需要一个包装袋,在这样的刚性需求面前,价格杠杆往往是无效的。同样的状况,也适用于餐饮机构对一次性餐具实施收费。

同样是不免费提供一次性餐具,餐饮机构与外卖企业所面对的情况大不相同。外卖毕竟是买回来吃的,消费者大可以自备餐具。但餐饮机构提供的是堂食,如果一次性餐具是必需品,消费者实际上只有付费使用这一种选择。这将带来的到底是“垃圾减量”,还是“餐饮消费不便”?对刚性需求进行硬性收费,是此类规定饱受诟病的关键所在——“收费环保”旨在推广环保理念,而不是为商家创造额外收益,如果只有收费而没有环保,必然会遭受消费者的抵触。

化解这样的矛盾其实并不难,虽然禁止提供免费一次性餐具,但并没有禁止提供餐具。对于餐饮机构来说,在付费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同时,有必要提供免费餐具的选项,并严格执行清洁消毒等一系列规范。只有提供免费选项,才能使人们确信,付费使用一次性餐具是为了环保,而不是为了额外收费。从消除白色污染的角度看,一次性餐具是否免费使用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次性餐具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材质?

塑料制品消耗量居高不下的现实背景中,不仅意味着环保压力与日俱增,同时意味着相关替代品产业大有可为。相比起“多收了三五毛”,尽快加大相关产业投入,大力发展可降解替代品,才应该是一次性餐具的更好出路。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赵志疆



保存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入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  热点交流群
联合大群.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