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供是不正常现象
2012年11月2日《生命时报》刊登《特供商品多为假货》一文说:市场上销售的所谓专供、特供商品,基本上都是假冒的。是通过不不正当手段,以提高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例如一瓶价值几十元的酒,帖上专供、特供的标签,就能变成价值几百甚至上千元的酒了。
为什么当今中国坑蒙拐骗成风,假冒伪劣商品盛行;甚至还可以打出政府机关的旗号,“人民大会堂特供,”“钓鱼台国宾馆特供”等等,以忽悠消费者,坑蒙拐骗,损害老百姓的利益?这无疑是地方政府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工作不称职的结果。地方政府是干什么的?维护地方社会秩序,让老百姓生活于法律制度的规则之中,规规矩矩做人做事。这是地方政府最基本的职责所在,无条件必须干好的工作。如果地方政府连社会秩序都维护不好,让社会乱象丛生,不像一个法治社会,人们没有了法制意识,不信法、不守法,不能规规矩矩做人做事,坑蒙拐骗成风了。那就不是一般的问题,是地方政府根本不称职了。而当地方政府不称职时,必然会社会问题、矛盾丛生。就像我们现在一样,不仅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不可避免;连自古官不拆民房这样的铁律,也会被破坏无遗的。
为什么地方官员不能认真踏实干好工作,做到称职,以维护好社会秩序,确保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让社会坑蒙拐骗成风,假冒伪劣商品盛行了?只要看看当今中国,大官竟然有专供、特供渠道,为其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就不难明白了。别说当今社会已进入高度文明时代,就是时间倒退一千年,在封建专制社会,也是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没有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更不可能因为我做了大官,就连日常生活所需,都要实行专供、特供;不能像老百姓一样,日常生活物质,必须到市场上去购买。古今中外,有这样的事吗?过去只有皇帝有人会为他进贡奇珍异宝,是没有政府官员日常生活所需,有专供、特供渠道为他们提供,不需要到市场上去买的。
然而,当今中国官场的大官,却有了特权,有专供、特供了。他们不仅日常生活所需,有专供、特供渠道提供,以保证物质的质量;连生病住院,也有专门的高干病房;尤其退休了,还有司机保姆甚至医生等工作人员,为其服务。这是不正常现象。是的,作为政府官员应该享有一定的生活福利待遇。但这只能是对他们工作的报偿;一旦不工作,或者退休了,这些待遇就不能再持续下去。古今皆然,也是常理。看中国过去的政府官员,去职或退休后,别说日常生活有人服侍,连退休工资都是没有的,完全就是老百姓一个了。现在西方国家的政府官员,也今天是部长、总理;明天下台了,就是老百姓一个。有水平的,可能会为自已谋到一份到大学教书的工作;而没水平的,则到餐馆打工端盘子,也是常事。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下台后,只能住进破旧的参议员宿舍,还要自已交租金。政府官员哪里能有什么特权,可以享受专供、特供待遇呢?
现在的大官们,可以给自已赋予种种特权,让自已不能再像老百姓一样过日子。这其实也是典型的以权谋私,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已谋取私利。因为我手中握有权力,于是将这些特权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给它披上合法的外衣,让自已堂而皇之地享受。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老百姓说得更朴素:大媳妇做鞋,小媳妇看样。大官有权力为自已制订相关制度,让自已拥有特权,给自已享受专供、特供待遇。将手中权力滥用乱用,利用权力谋取私利。地方上的小官,没有制订法律制度的权力,但有实行法律制度的权力。同样可以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已谋取私利。于是,地方官员滥用乱用权力,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等等,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古人云:郡县治则天下安。地方官员滥用乱用权力,执法犯法,徇私枉法了时;还可能建立起一个法治社会,让老百姓有强烈的法治意识,做到规规矩矩做人做事;而不坑蒙拐骗成风,假冒伪劣商品盛行起来?于是,忽悠老百姓的特供商品,也会横空出世;绝对要看傻古人的眼睛了。
衡阳柏坊铜矿 唐铁云 2020年10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