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的奔波中,偶然在高铁上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男子在车厢中高声打电话,一开始坐在车厢中部,后来换到了车厢头部,引来了同车厢乘客的强烈不满。大家一来觉得高铁车厢属于公共场所,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声打电话甚至影响到了别人休息,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二来认为这位乘客随心所欲想坐哪儿坐哪儿,坐哪儿还把噪音带到哪儿,等于以一己之力影响了更大范围的乘客的权益。随后,乘警一边对大声打电话的乘客进行批评教育,一边安抚不满的乘客,然而被后者质问说,如果高铁默许大家协商后的换座,那实名购票还有何意义?
嘈杂声中,这句话引发了我的强烈思考。我不能说完全赞同禁止换座,毕竟有一些有特殊需求的乘客,而且协商换座本身也是双方的合法权益。但因为的确也曾经受过别人要求换座的困扰,所以很能理解这位乘客的感受。在高铁开放选座服务之前,我就曾经遇到过本来随机了D座位但被别人要求换A位和B位这样的情况,只因为他们想坐一起。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的性格,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不会开这样的口,因为并不知道对方在接受换座请求的时候心里会不会多少有点纠结。而遇到有人提出换座需求时,除非是带小孩或者老人的乘客,否则我也会视情况拒绝。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不换座是别人的合法权益,是本分这件事。有时拒绝了,还会被别人碎碎念,被扣上“不通情达理”的帽子。可是为了一己私利让别人换地方难道就是多通情达理的行为吗?
特别是疫情发生后,实名购票,按票入座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随意换座,势必会给后期流调带来巨大麻烦。假如一个新冠病毒确诊乘客在高铁上换了座,就意味着一些原本不必跟他有密切接触的乘客被迫成为了密切接触者。一些原本只是由运气和概率带来的困扰在人为因素下发生了改变,而由此引来了道德争议,利益相关者产生不满,完全可以理解。
在人性化和边界感之间,有一道无形的界限,确实很难把握。高铁座位毕竟属于公共空间,涉及诸多人的利益。到底应该如何操作,或许应该在更大的范围讨论和思考。而在这样一个特殊而敏感的时期,为了防控疫情,或许也可以出台一些更加严格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