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有一个办法弥补网友的质疑
2020年10月12日,乡下人到四十四年前插队落户的地方溜达了一圈,回来后半夜三更写了一篇文章《知青、说不清道不明的一段历史》。
有人说被感动了,有人说大力转发了,有网友说,乡下人的文章很片面,没有说到比城市下乡知青多x倍的回乡知青(户籍是农村的在城里面读过书的)。
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或兵团务农及开发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总数的估计在约1200万至1800万之间。
几年前,就是二胎政策没有放开的时候,很多人的二胎或者三胎无法上户口,户口是读书必须的。
乡下人给很多地方的有关部门说,把我的户口让给这些娃儿,我现在不需要接受义务教育了,因为我看书是倒起来看的,不需要老师教,老师也教不了。这样做,户口就没有意义了。
等一百年后,村委会为了争夺乡下人的户籍地闹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有人会说,其实,乡下人是没有户口的。
就像那个治水的大禹,分别出生在五个地方,但是都没有户籍证明。结果很遗憾,很多有关部门都给要读书的娃儿办理了户籍,但是至今没有注销乡下人的户口。
乡下人现在对回乡知青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我的户籍拿来做交换。以免老是有人说,乡下人这个名称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因为既没有宅基地,又没有承包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