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790|评论: 3

季宗孟年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5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季宗孟年谱
                                                                       材料:唐文栋 整理:凡丁
       季宗孟:字叔平(1889-1935),邛崃县何家乡(1955年与高兴乡合并称为高何乡)人。清光绪庚子科(1900年)秀才,获四川尊经书院附生。宣统元年(1907年)高等正科考试给举人科衔。
       民国二年(1913)参加四川省高等正科考试名列第二,奖官费留学法国。期间公举为:中国旅欧中国同学会负责人。获法学和政治经济学博士,法国政府授奖章一枚,著有《游法记程》等书。
       1918年,归国后任职于中华民国外交部。
       1922年,由外交部派驻四川交涉署任交涉员。四川坊间流传:“三师九旅十八团,当不住何场一个交涉员。”
       1922年,应刘湘之邀,任四川总司令部高等顾问兼外国语专门学校校长。
       1926年初,任刘湘二十一军高等顾问、督办参军、航空副司令和重庆海关监督,主管通商、外交事务。
       同年6月,聘任为:三军联合总部高等顾问。(三军指:24军刘文辉、28军邓锡候、2军田颂尧。)
       1926年8月,在朱德、陈毅(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兼党代表)的建议下,杨森(川鄂边防总司令、四川省省长)敦请季叔平,全程参与当时震惊中外的“万县九、五惨案”(注)之外交工作。
       1935年,于重庆病逝,英年46岁。
       注
       万县九、五惨案:1926年9月5日,英国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四川万县,屠杀中国军民,死亡604人,伤398人,被毁民房千余间,财产损失时值2000万元。

       陈良慧讲述幺爸爹季叔平
       陈良惠:1925年生,退休教师,健在。

       之一
       季宗孟与黄犬的故事
       我的公公季宗卿与季宗鲁、季宗孟是亲兄弟,季宗轻排名老二,季宗孟字叔平,排名老三,我叫他:幺爸爹。
长辈们说,幺爸爹小时候聪明神奇,考上秀才时他才11岁,还是个半大的孩子。
       季家养有一条黄犬,与季叔平无比亲热,每天用嘴叼住小篮子装的书包送他去私塾堂上学,下午又准时到私塾堂门口等候放学。
       有一年,高何地方闹土匪,不少人家都遭遇过这伙土匪抢劫,全家人欲带黄狗一同外出躲避,但这条黄狗就是不走,看来是想留下来守屋,家人只好将黄狗留下,数日后归家时见家中安然无恙,但忠诚的黄狗片体鳞伤,眼泪纵横,奄奄一息,想必是与土匪竭力厮咬时受伤,季叔平一把将黄狗抱在怀里放声大哭。
       几天后黄犬死去,季叔平将这条义犬葬于祖坟,墓前用木牌做墓碑,写下这条义犬的简介。

       之二
       力行实业救国
       成都尊经书院的老师曾告诉季叔平,现在科举这条路是行不通了,只有出国留学才能救中国。后来他考取官费留学去法国,学的是政治经济学,会好几种外国语。回国看见国家满目疮痍,就想到创办实业救国上来。
       于是
       他一边从政,一边先后在北京、天津、武汉、重庆、成都等地开办多家工厂,这些工厂后来大都成为中国企业的翘楚,或者行业的发端。季家好些亲戚,都前去找他安排工作。
       他认为,当时我们中国被列强凌辱,国家经济实力疲弱是重要原因。便在安排求职者工作的同时,告诉他们:“要立志救国,必须学好一门技术与手艺。”
       他讨厌军阀混战造成的社会动荡,非常希望有一个安宁和平的社会环境,故于北京、天津等地得到友人资助后,与天津荣氏实业的荣毅仁、童之生、上海兵工厂厂长李拨俄合作开办:开明大戏院、新民电影院,以及制片公司。不久又与童之生、李拨俄在上海、汉阳、重庆办兵工厂。
       1923年,季叔平任外交部四川交涉署交涉员时,兼四川省自贡自流井盐务局局长,因他的灵活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使自贡盐业走向巅峰。
       同年,又与同乡段班级(时任成都市卫戍司令)、邓蜀才(时任川康边边防司令李家钰部旅长)等集资新办:新民电影院、清阳冰厂、崇华玻璃厂(在彭县海窝子)、启明电灯公司,还扩建:成都少城公园。
       1929年,季叔平在重庆开办:四川航空修理厂。在渠县开采石油办:叔平石油公司。
       1930年,季叔平在重庆创建钢铁厂、环球大戏院。
       1935年,季叔平去世之后,他名下的:成都青羊冰工厂、成都新民电影院,转与家婆的侄儿周永开经营管理。
       1946年,季叔平家属因不愿看见国共内战,愤而退出所有股份。

       之三
       钟情教育事业
       季叔平不仅热衷实业,还钟情于教育事业。
       1922年,他接任刘湘总司令部高等顾问的同时,兼任外国语专门学校校长。
       1930年,应同乡邓蜀才(时任刘文辉二十四军师长,成都市警卫司令)之邀,全程参与规划并资助建成:私立邛崃县蜀才小学(现为邛崃三中)。还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邓蜀才落实该校的房产权属,又对该校的教育提出纲领性建议,都被邓蜀才采纳实施。

       之四
       赴法国为抗日将领刘湘买飞机
       上世纪二十年代,刘湘(注)坐镇重庆,眼见日寇侵我中华(注),欲取得军事上的优势进行抗日而筹建空军。他一边修建飞机场,一边从浙江杭州笕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招募飞行员,又通过幕僚联系时任重庆海关监督的季叔平,之后亲自拜访季公馆,委托季叔平到法国联系购买飞机事宜。
       1921年初,季叔平登上香港“伊丽莎白王后号”邮船往法国,与军火商洽谈,签订合同后购回一批飞机。为防泄密,将飞机拆成零部件装入大木箱,再打上法国洋行的商标和货单,伪装成普通货物首发上海港,之后搭载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小火轮,用近两个月时间,秘密转运至重庆朝天门码头。
       之后
       由英国飞行员和法国机械士安南等人,在重庆广阳坝机场(注)将这批飞机安装调试完备。检阅之日,刘湘遍邀川东三十六县的师、旅、团长和重庆市的绅、商、学界代表参与。军号吹过,英国飞行员登上飞机,马达轰鸣腾空而起,场面蔚为壮观。
       季叔平此行,还与法方就飞机维修、配件制造等相关事宜进行谈判,为1929年在重庆开办“四川航空修理厂”未雨绸缪。
       注
       刘湘:(1888—1938)
       四川大邑人,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族。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二十一军军长、四川省主席,四川善后督办、川东边防三军司令。
       1929年重庆大学成立,其为第一任校长,为该校发展做出很大贡献。1931年9.18事变后,刘湘出川抗战。1938年因病在汉口去世,逝前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日本侵华及抗日战争:
       1900年,日本作为八国联军主力之一,占领天津、北京,并利用《辛丑条约》在京、津一带驻屯重兵。
       1915年,跟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1927年,日本一面策划“满蒙”独立,一面出兵济南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确立了先占东北、内外蒙古,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从此展开了持续十四年的抗日战争。
       广阳坝机场:
       重庆第一座飞机场,在长江边,1921年12月竣工。
       重庆解放后由川东军区接管,1956年10月移交重庆市体委航空俱乐部,后转为体委训练基地,其中部分土地开垦为农场。现计划建成集水、陆、空、体育健身并休闲度假、旅游娱乐和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国际休闲娱乐中心。
      (以上参考综合网络材料)
              之五
       季叔平与郭沫若情谊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季叔平参加四川高等学府正科赴京考试时名列第二,获官费留学法国,学政治经济学和法学。
       郭沫若(注)与季叔平同榜,获自费留学日本,学医学。
       二人因同榜,又是四川籍老乡,回国后皆在国民党的政界、军界任职,交往遂深。
       其间,季叔平曾安排郭沫若的侄儿郭培谦,到自己开办的:重庆无线电培训班。学习无线电技术。
       后来,季叔平的孩子季怀辅(清华大学教授)、季怀民(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教授)、季怀志、季怀玲(女)读书时,都得到过郭沫若先生的帮助,使能读到清华、北大等名校。
       我的丈夫季怀德,儿时在重庆上幼儿园,后来又去过重庆多次,曾与郭沫若合影,还保留有郭沫若与季叔平的许多合影与单人照,其中一张是季叔平从四川尊经书院毕业,考上公费留学生后与恩师的合影。但众所周知的原因,全都被我销毁于文革时期。
       1935年,季叔平英年早逝,当时寓居日本的郭沫若闻讯,发电报哀悼并致悼亡诗:
      《致季夫人》
       暮鼓东皋月,鸣铮何处家。天涯看日落,相思寄横霞。
       1938年,郭沫若从日本归国,从事抗日民族的救亡运动,落脚重庆,寓居领事巷2号季叔平公馆至1941年。
       当时
       季家只有季叔平的表侄儿黄恭义(注)和郭沫若侄儿郭培谦帮忙照管其家业。
       郭沫若为宣传抗战,白天常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在季叔平公馆聚会,夜晚便奋笔疾书撰写学术文章,并由郭培谦誊写。
       受其熏陶,一次,常在郭沫若身边跑上跑下的黄恭义买来宣纸,请郭沫若留下墨宝,郭沫若欣然挥毫,写下四尺长的  《老子集句楹联》一幅:
       谋在于众,断在于独;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同时,又乘兴墨书:《致季夫人诗》条幅。

       注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生,1978年6月12日逝世。四川乐山人,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
       民国二年(1913)留学日本。著名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戏剧家、书法家、考古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民国时期,曾任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厅长等职。1949年首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 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首任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黄恭义:(1910---1992年)邛崃高兴乡人。(1955年与何家乡合并称为高何乡)
       1929年进重庆四川航空修理厂当学徒工,期满,先后于上海、汉阳、重庆兵工厂及渠县石油厂从事车、铣、磨、钳工作;
       1943年回何家乡,土改后娶一个原先是地主的小老婆为妻,一生无子女;
       1957年参加新办的:高兴乡铁器社。任技工师傅。
       1965年调邛崃阀门厂工作。
       1992年病逝。

       附录:
       墨宝传真情
       何成志:1947年生,邛崃高兴乡人。
       1960年进入高兴乡铁器社,当学徒,拜黄恭义为师;
       1965年随黄恭义调到邛崃阀门厂工作;
       同年应征入伍到云南,学会汽车驾驶技术;
       1975年复原,安排到邛崃五金厂工作,同年调邛崃二轻局任小车驾驶员,常带礼物探望黄恭义,并带他外出游玩。
       因黄恭义是被政治边缘化的人物,文革中备受歧视,原先四个徒弟中,只有何成志把他当亲人对待,垂暮之年的黄恭义,遂郑重地把郭沫若《楹联》传与何。
       由于《楹联》和《致季夫人》条幅,1954年曾被乡政府征集布置办公室,因办公室墙壁长期潮湿,1955年取回时,楹联中的“藏”字朽坏模糊;而《致季夫人》单条,办公室的唐建英说被盗了。
       1976年,与何成志同部门的康兆明(工艺美术大师、邛崃二轻局土陶厂厂长)无偿帮他把破旧的楹联修复并重新装裱后说:“个人认为几近完美,与郭老的笔法及整体章法气韵一致。”
       还说:“这幅优秀书法作品,得以在我手中修复实乃一生的荣幸,能这样近距离赏析郭沫若的书法艺术是我的眼福!”
                                                                                                                                                2020/10/5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9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10-5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郭沫若撰写:《老子集句楹联》 (供图:何成志)

103741btgvnydsbrnvqqxl.jpg

发表于 2020-10-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料很丰富的好帖,聂老辛苦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