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与假打趣谈
很多年前,乡下人参与过产品质量的教育与培训,很多企业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
近日,乡下人看了一则灯泡的故事,发现产品质量越好,对社会的发展越不利。1901年有一家企业生产的灯泡现在还在使用,生产这个灯泡的公司早已破产,相反一些生产低质量灯泡的企业却蒸蒸日上,有的成了国际著名的灯泡公司。
原因很奇妙,生产质量好的灯泡,人们买一次就够了,自然这家公司也就成了多余的,破产是必须的。生产低质量的公司随时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自然就发展壮大了。
如果所有的产品都经久耐用、质量无可挑剔,或许很多有关的职能机构就不会存在。
很多年前,有关部门开展了一个质量万里行打假的活动,到目前假冒伪劣还是像雨后的野草蓬勃发展,每年的315消费者维权日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如果没有了假冒伪劣,这个节日自然也就成了多余,至少是枯燥无味的。
乡下人以为见多识广的李伯清先生说得对——假打,一切都假打,就有戏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