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逐步完善、大量的农村青壮劳力走进了城市、剩下的是老小坚守农村。劳力不足、随之而来是大遍耕地荒芜荒凉、无人耕种随处可见、农业已面临半耕半农的困境。
劳力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一个村百多号人、一个组仅几十人、甚至更少在耕种。由于耕种的是六十至八十岁的老人、它们本身行走困难、每天还要扛着农具、抬着耕机在没有耕道的田间地头往返耕作、其难度唯有亲历见证。
四十年前、农村是青壮劳力为主体、今天是老人为骨干。事过境迁、社会在高速发展进步、农业也在不断的改变。但人们何时也离不开粮食、离不开这块宝贵的耕地。只有保持农业继续发展、才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基石。
农业要振兴复苏、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因此、政府应将工作重心向农业倾斜。加大对农村的经济投入、为农村能耕种的村组普及机耕道、尽可能恢复水利设施。解决了耕种难的问题也就留住了这支老农队伍、保住了劳力流失、农业的第二个春天会再次到来。
笔者川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