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这个车企是研究中国人研究得最透彻的车企,知道中国人好面子,拉皮加长,虽然没跟某国货之光一样喊口号,但是“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在造车这个事情上,执行得非常彻底。所以,这玩意投其所好,在中国是特别的好卖,据说,大众,挑大梁的部门是公关部。
研究中国人,其实还是挺重要的,与德系差不多同时进入中国的法系,就走了截然不同的路线,德系是中国人觉得好,不管好不好,造!法系挺高傲,我觉得好才会造,哪管你觉得好不好?时隔多年,大众负面新闻一大堆,车照卖钱照赚,而法系,发动机耐用又如何?弯道性能操控好又如何?用料扎实又如何?落到最后名存实亡的惨状!
所以研究中国人,没错,但你好歹留点底线好不好?这里说一说对中国车企无私奉献的日系,即使那么的无私奉献,又怎样?反日情绪一高涨,明明是中国人参与制造并全资购买的日系车,那是毫不手软,说砸就砸!德国也是二战战败国之一,你说,人家背心发凉不?从某种角度下来说,大众只想赚中国人的快钱,也就想的通了。
中国汽车各大车企,还是有不少好玩的道道。
长安汽车,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车企,没有之一,合资厂商也很多,但多数被长安玩的半死,最出名的段子就是“百年福特毁于长安”。差不多隔江相望的东风,合资车企众多,但是除了本田,貌似也没个能打的。
德系在研究过中国人之后相对就聪明一点,尽可能避免与南方车企合作,除了上汽大众,那是当时的敲门砖,舍不得丢。一汽大众北京奔驰华晨宝马,几个跟国内车企合作的厂商,再也没有一个南方车企…
说个好玩的事情,唐朝之后,再也没有定都西安的朝代了。历史上,定都南方城市的朝代,命运都不见得怎么样。善于研究中国人的大众,也是很明白里面的道道,选合资车企,坚决不考虑南方的车企。至于到底什么原因,不便明说,自己猜。
接下来说说与大众及其旗下品牌合资厂商的命运。一汽的乘用车除了个红旗,其余的自主品牌难挑大梁,比如森雅、夏利、奔腾,现在还有谁,有存在感?北京奔驰,除了奔驰,自主品牌北京汽车,除了会制造工业垃圾还会干啥?华晨宝马,那是更不用说了,华晨中华还有人买?就连曾经不依靠德系,靠日系扶持的华晨金杯,也被玩得要死不死的。
反观与其他合资厂商合作的车企,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长安虽然玩死了不少合资厂商,但是长安自主品牌,在国内还是很有话语权的。总的来说,不跟德系合作(上汽除外)的其他合资厂商,自主品牌都有能独当一面的车型,上汽荣威、广汽传祺都还不错吧?除了东风坚持多生儿子多条路的战略,什么风神启辰风行风光风度,不把力量分散了,也有一战之力吧?
为了独占利润,大众把原来用于赛车的双离合技术,首次应用在家用车上,为的就是不用买日系的AT变速箱,同时也想推广涡轮增压技术。但是双离合最先用在赛车上,赛车只用考虑性能就够了,至于可靠性和寿命,不重要,赛车只要性能够强,拿到第一就够了,谁还管是不是跑几个小时车就废了呢?至于可靠性,赛车出事故的几率太高辣,无所谓啦。涡轮增压技术,最先用于柴油车,德国是世界上柴油乘用车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这玩意用在汽油车上,说实话,还是需要改进,于是大众选了个极好的实验基地,中国。大众为什么敢把中国消费者当作试验品呢?第一,中国消费者,够多。第二,中国消费者够迷信大众,不怕故障率高卖不掉!事实也是如此,几年前都还在生产的手摇玻璃车型,一样好卖,所以说故障频出的双离合,一样的好卖。
按理说,为了独占利润拿中国消费者做了实验,是不是该遵守一下契约精神呢?大众并不,有了长安的前车之鉴,不仅扼杀了上汽的哪吒计划,还夺走了上汽的零部件采购权!
各位看官,看到这里,你们应该是明白,为什么跟大众合资的厂商,都是扶不起的阿斗了吧?为什么我说日系是无私帮助中国自主车企的呢?看一看历史,中国现在的几大自主车企,长城吉利奇瑞比亚迪,哪一个不是靠着当年的东安三菱赚取了第一桶金?可以这么说,没有东安三菱,国内超过一半的自主车企,活不过一集!当然也不排除某些连外壳都要复刻的厂商还是没落了,这个无私帮助,真扶不起阿斗。
总结:让中国自主车企得以发展的车企,是最有良心的。扼杀中国车企创新能力的,则是最不友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