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上下都在热议餐饮浪费问题。
餐饮浪费,严不严重?前两天岛上文章引用的权威数据显示,每年生产的粮食,有35%会在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环节被浪费;2013-2015年,每年仅在“城市餐饮”一环,就有1700万-1800万吨粮食被浪费,够3000万-5000万人吃一年。
这当然是一个值得下力气解决的大问题。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积月累的问题解决起来必然不轻松。这不,各地一些“落实举措”,让人觉得别扭——
在西安一家餐馆,适量点餐被纳入了服务员的“月度考核”,如发现客人餐后桌上有剩菜,视情况处罚当桌服务员;在长沙,某餐馆搞了个“称体重点餐”,客人进店先上秤(微胖的岛叔看了很不爽),再根据食物热量配比菜单点餐;南方某协会搞了个N-1点餐倡议,东北某地就整出来一个N-2倡议......
这就变味了,不客气地说,属于瞎折腾。
譬如,服务员固然应该建议客人适量点餐,但如果客人执意点多,难道罚服务员?称体重那个,岛上瘦的都贼能吃,怎么说?你搞N-1我就搞N-2,难道其他省市就得来个等差数列,最后每桌客人都是一盘花生米,就着啤酒喝到天亮?商家还做不做生意了?
这些做法之所以让大家一看就反感,是因为均属于一刀切、拍脑袋式的花架子,以表态和调门落实中央精神,不考虑实际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