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09|评论: 0

[原创] 读不懂的余秀华,但我喜欢那些诗的样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7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上半年网购的余秀华散文集《无端欢喜》和四卷本《余秀华诗歌全集》,断断续续到今年年初总算翻完了,只是随便翻翻,没有时间深读。说真的,我喜欢余秀华的诗,尽管有些诗和散文我也读不懂。
   
   “手腕上的刀疤,月光照着会疼。”“我还活着,如一片摇摇晃晃的银杏叶子,为雨水指出河流的方向。”“母亲蹲近麦子地的时候,只看见她的几缕头发,仿佛百年后他坟头的草在静止。”——我只能说,这意象好奇特,这思维好跳跃,好象也不能用任何文法和修辞去解读,在颇费思量中又隐隐地感到一种古怪的力,深刻的美。
   
   “如果我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我的诗歌,我会寄你一本关于植物的书,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稗子那提心吊胆的春天。”——有人说这是诗人关于爱情的诗,这分明就是哲理箴言,隽永而朴实,深邃而浅显。特别是关于稻子和稗子命运迥异的诉说,就象一记重拳砸在了我们那早己被偏见和麻木厚厚包裹着的心上。是啊,没有抽穗的两种植株就象双胞胎,都婷婷玉立,向往阳光和空气,都为点缀大地顽强地生长着,而在美好的春天里,稗子却没有资格活在春天,它的命运就是被农夫拔掉死去。凭什么一株鲜活的生命,绿色的生命,也是大地的产儿,就因为是一株稗子就必须夭折,就必须戕害!从某个角度看,稻子与稗子,不正是我们人跟人不同命运的真实写照吗?诗人本身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出生时的倒产、缺氧让她成了终生脑瘫且行动不便,也许是诗人悲天悯人,感同身受之所得,多么痛的领悟!
   
    有报道说,有一次,余秀华参加一个诗歌讨论会,主持人说了几句自以为听起来逼格极高的长难句,然后挨个问嘉宾感受。那些教授诗人、社会名流着意配合,顺势而为,一个个好象极有学问极有造诣似的,都作了精彩解读。轮到余秀华,她接过话筒,就三个字:“没听懂”,引来全场哄堂大笑。其实余秀华何尚不是撕掉了一件皇帝的新衣,那些莫名其妙、逻辑混乱、不知所云的所谓现代诗、朦胧诗、哲理诗,有几人能读懂?本身就是让人读不懂的东西,甚至自己都不清楚写的是什么玩意儿,别人如何能读懂?坦率的余秀华,鲠直的余秀华,没有故作高深,没有附庸风雅,直截了当的三个字———“没听懂”,掀开了多少伪大师伪学者伪诗人的底裤。
   
     余秀华的诗难懂,许多读者是这么认为的,我也是。连自己写的诗也会杀死读者不少脑细胞的诗人,居然也有“听不懂”的诗,这也是当下诗歌“曲高和寡”逐步萎缩的重要原因吧。
   
     说实话,余秀华长相一般般,当然这跟她的才情无关。她的诗歌突兀、跳跃、冷峻、高傲,又细腻、直白、大胆,甚至恶俗、顽劣,泼妇般的性格出没其间,就象诗人在不经意间捧出了臭豆腐、美酒、玫瑰花,还有一把带着血污的刀,一古脑儿扔在了案子上,让我们自由观赏,斥责訾议  ,读得懂也罢,读不懂也罢,新奇也罢,怪异也罢,能感到这是位另类诗人,而且是一位才华出众命运多舛的另类女诗人就行。
         
    我也读不懂余秀华,但我喜欢那些诗的样子。
      
    2020-05-13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