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17|评论: 0

[诗词歌赋] 【原创】神州山河漫游记 【长卷诗集*137*】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0-7-3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州山河漫游记 【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十一章 天府之国誉神州

25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在乐山  它是最著名景观  

水经注曰此乐山  蜀王开明故治焉

秦灭蜀来相继用  南安嘉州与龙游  

还有平羌等多名  二千二百余年头

清代雍正称乐山  时间最长叫嘉州  

自然风光很秀丽  物产盐米极富庶

辖区囊括峨眉山  天下山水胜在蜀  

清音亭记非妄言  川蜀之胜在嘉州

历代名人黄庭坚  岑参范大成陆游  

都曾到此来游览  赞咏不绝佳篇留   

主要景点沿岷江  两岸分布看不够  

世界第一山刻佛  凌云山麻浩崖墓

乌尤山平羌三峡  三苏故里等多处  

大佛是依凌云山  栖霞峰临江峭壁

凿造一尊弥勒像  通高七十一整米  

头高十四点七米  头部宽度达十米

肩膀宽二十四米  眼睛长三点三米  

大耳长达整七米  耳内二人可并立

发髻一零二一个  脚上坐人百余几  

凌云大佛它又名  顶天立地最无比

真乃山是一尊佛  无愧佛是一座山  

凌云寺高僧海通  始凿唐开元元年

贞元十九年竣工  前后历时九十年  

彩绘金身为原像  上覆十三层重楼

先后称作大像阁  还有天宁阁名头  

可惜明末圮毁掉  九曲栈道在像右

紧贴峻峭凌云崖  沿崖迂回向下走

即可到达大江边  领略江水奔腾流

青衣岷江大渡河  三水汇流凌云山  

古代每至夏汛时  突怒啸吼惊苍天

江流汇集雷霆响  激流触崖狂浪卷  

常有船覆人亡事  海通目睹心悲寒

决意峭壁凿大佛  借以佛力镇水患  

又以山石坠江流  积石江中水减缓

善因可作众力集  为修大佛实心愿  

海通奔走去募化  呕心沥血二十年

筹得款项一大笔  索贿难挡地方官  

佛财难得不能索  海通痛斥目可剜

遂后海通自抉目  捧盘致之意凛然  

海通死后朝廷来  盐麻税充造佛款

剑南西川节度使  韦皋大力支助办  

弥勒佛像始竣工  整整花费九十年

盛唐时代造佛像  工程巨大属状元  

乐山大佛冠全球  最大佛像史无前

相传凿大佛之前  就在城西二里远  

海通曾镌小佛像  在石佛山能仁院

然后据此造大佛  陆游记事并赋诗  

江干欲开千尺像  云龛先定此规模

斜阳徙倚空三叹  尝试成功自古无  

能仁院与小石像  早已俱废无踪迹

近年又在仁寿县  山中发现大佛像  

只有半身十六米  酷似乐山大佛像

专家考证做结论  此为大佛试雕像  

乐山大佛凿成后  韦皋撰记写大像

刻于寺左详记述  缘由始末造大像  

造像刻石今犹存  字迹模糊难辨详

可认只有十几字  近年补书大像记  

建于天王殿左侧  弥补造像石刻史

近代雕塑弥勒像  均为大肚憨笑态  

然而乐山弥勒佛  却是端庄慈祥态

保持印度原风貌  五代以后我佛寺  

仿唐布袋和尚像  皆是坦腹憨笑态

乐山大佛盛唐造  凿建未生变化时  

蜀中还有第二佛  东距乐山二百里

荣县城南大佛寺  北宋元丰八年刻  

释迦牟尼佛祖像  历时七年雕凿妥

依山凿成大佛像  高三六点六七米  

头长八点七六米  肩宽十二点六七

脚部宽三点五米  佛祖像坐南向北  

头盘螺髻面慈祥  足踏莲花有气势

线条流畅雕刻精  体态雍容造型美  

此大佛为唐人刻  古今图书集成记

大佛全国居第二  重檐四层清增立  

陆游宦居荣州时  大佛啸台留诗词

乐山境内有许多  人工开凿方洞穴  

三条江河崖壁上  一万多个崖墓穴

麻浩尚坝柿子湾  崖壁墓群堪称绝  

麻浩墓群尤典型  隶属东汉崖墓形

                          ——【待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