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商业关系是经济社会相当复杂的关系,也是政府、企业、个人或者家庭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交织的关系。
企业或者个体在政府注册,开展经营活动,给社会提供产品、技术或者服务,获得利润,然后交税给政府。政府提供市场环境保障,对经营秩序和产品、技术、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督。
传统观念里,政府和企业、个体经营者三者的关系是静态的关系,比如,企业寻找资金需要自己去找银行,银行要自己去评定企业的信誉情况。银行对企业不太了解,企业和银行在建立商业关系前也没有任何联系。再比如,企业想投资某个城市某个领域,对这个城市不太了解,和政府层面没有过任何沟通。,而政府对企业也不是太了解。再再比如,个体经营者想寻找一个门面店铺,而同一个城市有一些人想出租转让店铺,他们之间的沟通了解问题。
也许有人说,现在不是有很多网站吗?网上一搜不就搜出来了吗?其实,根本没有那么简单!做生意谈合作,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万一选择不好合作方,就有被骗的可能。就可能走上法院,然后慢慢打官司。一些企业公司就是这么被拖垮的。
还有一些企业公司,融了资也正常运转了,就是要不回来应收款项,怎么催款也要不回来,最后宣布破产或者停产,令人痛心!
综上所述,说明商业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关系,企业公司或者个体经营者在选择的过程中有很多局限性,在经营过程中有很多风险性。能不能建立一种全新的商业关系,更加透明化,满足政府、企业、个体经营者多方的要求,并相互监督制约? 笔者认为,完全可以。
建议成都筹建中国第一所商业介绍所(成都商介所),推动成都经济发展,盘活项目渠道,盘活资金渠道,用政府背书的方式构建互联网框架下的数字化新型商业关系,可以考虑用区块链技术实现。
具体说,就是筹建成都商业介绍所,和婚姻介绍所一样,政府主体和企业主体、个体都在其指定网络平台注册登记,包括企业情况股权结构、个体的商业信誉、资金链情况、资金流情况、产品技术服务情况等,然后公布其近期项目需求、产品需求、资金需求、服务需求、技术需求、厂址门面需求等,由政府牵线或者自由选择,匹配满足条件。
政府牵线搭桥,并不是介绍完了就没事了,而是对牵线双方在牵线前进行商誉审核,牵线成功后对合作执行情况监督,一旦有一方投诉另一方,对双方要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有争议的,要在企业商誉里面进行标注,让更多的企业公司或者个体看到。
每一个双方合作关系建立后,都要记录,建立商业信誉等级制度,方便更多的企业或者个体参考,对企业会有一个督促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私营经济的发展比较难,融资难是个大问题,如果通过成都商介所这个平台,建立一个政府牵线搭桥的公开透明的银行或者投资机构和私营企业的合作共赢的关系,将会推动成都私营经济的繁荣发展。成都都成就是一句实实在在的名言。
总之,成都这个城市思想比较活泛,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喜欢尝试新思路的城市,筹建成都商介所,为企业和个体搭台唱戏服务,对于打造数字化成都,打造服务型政府,打造创新型城市,绝对有巨大的帮助。
等成都商介所在成都出名运作顺畅后,可以在全国推广,让全国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加进来,进行商业关系的选择和互动,打造成都式的阿里巴巴和京东网络平台!
原创20200601晚21点24分
特别说明: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