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堂叔,这不用多少费力。就报名读书。我们一队有个同学,家里穷。父母有病。堂叔多次去家访,劝他们来读书。读书时的衣服都是穿大人的,自己没有合适的衣服。那时儿时不懂事,经常嘲笑他们。现在想来不应该,因为我们都一样。只是我的父母没生病。能够基本保障全家的吃饭所付出的劳力。都是天下劳苦大众的孩子,都是农民的儿子,我有什么理由笑我的同伴兄弟姐妹。 那时每个家里有地窖,就是个储存红薯,保障冬天不会烂掉。据说红苕救了中国人,解决挨饿的问题。因为稻谷要交国家。只有粗粮不用交,小麦也要交。每家每户余下的稻谷基本很节约,给小孩子熬粥吃。 另一个就是每家每户都得有几个大的酸菜坛子。这作用过来人都知道,不是现在那么好。还有就是大柜子。这就是农民的财富。判断一个家庭富有的标准,就是大柜子里的东西。 那时农村相亲的有趣故事:女方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到男方家,好吃好喝好拿不说,不好开柜子看看里面的东西。就敲柜子,敲得咚咚响。这些也不是什么秘密。有的人家就装富,借邻居的粮来“过关”。客人走了后就还给邻居。 “贫居闹事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媳妇过了门照常生娃过日子。 我的小学生活在村小度过,那时大队有服务站,有卫生室。就是赤脚医生,他们要保证全村人的医疗保障。有人生病随喊随到,半夜三更也要去。这就是赤脚医生。与农民生命息息相关。 所谓“先生和医生”,是人们敬仰的职业,也是不能得罪的人。 我的堂叔与我一个院子,因为太祖是一家人。房子都连在一起,上学放学与堂叔一起。 小学五年时光,没有什么感觉就过去了。 小学升初中是要考试的,每个班只有几个人能过。读上初中。其他的要吗复读,要吗不读。我的小学同学只有三、四个考上初中。很多都没有读初中,就在家帮助父母种田养家。准备结婚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