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30|评论: 0

[转帖] 疫情下的房价,是谁在大肆唱衰又是谁在疯狂吹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4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房价也是如此。

    近期,楼市房价上涨或下跌的各类新闻解读、数据统计、专家分析、房托聊房……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其真相假象如同雾里看花,让各路房客看不清,摸不透。

    那么,在后疫情时代,未来房价究竟是蠢蠢欲动的报复性反弹,还是固步自封的断崖式回落,现在或许还不可而知,但是在当前市场上房价暴跌或微涨的呼声却是此起彼伏,究竟是谁在大肆唱衰,是谁又在疯狂吹涨?且看“楼语分说”一一道来。

房1.jpg

    唱衰者一:纯刚需客,也是希望低价入手的准业主。他们虽然通过打拼积攒了一些存款,或是得到老家父母亲戚的支援,但手里的资金始终有限,未来月供压力仍然较大,因此他们希望房价“下跌”,刚好符合他们的财务状况或减轻他们的还款压力。

    一旦国家经济、银行信贷、地方调控等政策一出台,他们就巴不得房价能够按照他们的意愿回落,这样他们就开心了,满足了。

    当然,房价能降到自己能承担的心里价位,这也是每个购房客的愿望,不可厚非。只是说明,这一批人都比较实在,是真正的“刚”需客。

    就目前形势来看,“降价促销”或“大幅跌落”的现象确实不能完成排除,但还是要分城市来说。

    据“楼语分说”观察,一、二线城市在2020年只会以5-10%的微涨或微跌,置业相对较急的刚需购房(如学区房、婚房等)可以有4-5月入手,因工作不稳定而延缓置业计划的刚需客可以再观察观察,等到10月左右再考虑是否入手。

    而三、四线那些经济基础较弱、人口输出型城市,因为前几年的纯资本投资导致现在供过于求、房价过高,已经产生较为严重的楼市泡沫,不排除房价会在2020年开始大幅下降,刚需购房一定要谨慎。


    唱衰者二:改善客,以小换大,想要抄底。他们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年前首套房已高价脱手,年后正在看房,手里不缺钱,却以精明自居,持币观望,一直等待着疫情后时候最佳的抄底时机——比如:房价暴跌至2016年10月之前水准,或者跌至现在房价的5折。因此,“再等等,再看看。”以及“与其迷茫,不如观望”是他们的口头禅。

    当前经济不景气,企业都在裁员,对未来收入预期开始减弱,之前非理性以小换大的购房需求就会减弱。同时,为了减少购房成本,只好期待房价下跌。

    按“楼语分说”的观点,爆跌或抄底就目前楼市来说,是没有任何支撑依据的。因为“稳楼市、稳房价”是基本原则,短期内不会改变。

    反之,政府为何没有硬性要求“降价”普惠销售呢?也是说明求“稳”是当前预期,一切行政调控手段都是为“稳”作文章而已。

    换房不用迷茫,只要是自己买得起、供得起的房价,就是最合适的房价。

房2.jpg


    唱衰者三:暂无能力购房(手中无房)充当“吃瓜”群众的楼外看客。有资料显示,国民总资产中,房地产占到了77%,而其他金融资产只占23%。而且,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动辄五六百万,甚至上千万,几乎高过发达国家,而国民收入却只有发达国家居民的八分之一,房价收入比失重将会直接影响到楼市兴衰;三四线城市房价虽然不是很贵,但由于前些年的投机资金进入,出现了暴涨现象。

    以当前的房价,手中无房者确实在近几年内已经购买不起。于是,以“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之下,部分房企破产倒闭以及供房人不断出现断供”等等言论而鼓吹房价会暴跌,劝说身边朋友不要买房,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观众与看客。

    不是说他们的看法不对,也不是说他们的心态不对,只是现实生活的残酷与财务贫富的差距,让他们对当前高房价望而却步。

    等待,是他们目前唯一的选择。

    要么等待着房价下跌,要么等待着自己身价上涨,别无他法。

    之所以,他们“大肆唱衰者”,期待着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房的“白菜价时代”,归根结底无非就是认为房价与身价不匹配。

    与之相反,那么又是谁在疯狂吹涨呢?

房3.jpg


    吹涨者一:二手房中介经纪人。当前疫情之下,或许是炒房客意识到形势不妙,想要抛售手中囤积的好几套房子,却又舍不得将前几年凭运气赚取的钱吐出来,于是就只能寄托于二手房中介。也或许是中介门店老板运营成本增加,门店租金、人员工资在疫情下都是很大的一笔支出,为了减少投入,就必须要求经纪人拼命多卖房。于是,最近中介忙碌起来,陌生的电话多了,网上的评价多了,派单的身影多了,行情不好,他们只能逆行而上,面对“买涨不买跌”以及越来越聪明的“接盘侠”,他们通过晒“成交单”及“秒光盘、日光盘的销售新闻”而告诉客户、告诉市场,楼市在回暖,房价上涨是必然。

房4.jpg


    吹涨者二:新房置业顾问及营销人员。在微信群有他们的投资言论、在朋友圈有他们的路演视频、在线上售楼处有他们的专业直播,看似和售楼没有关系的温馨提示,一切一切都是围绕以“房子会保值增值”、“购房就是避险”等话题来圈粉、吸粉,最终让你相信市场,自愿淘钱包购房。

    这是他们的专业工作,也是他们的营销手段,不可厚非。他们无法控制房价的涨跌,也不能销控房子的去留,只能人为地渲染“房价还会上涨”舆论信息,制造人为的“抢购”氛围。

    当然,置业顾问还得分人,有确实为您置业考虑的良心顾问,也有一切为了成交赚钱的利益商人。

    因此,购房看城市、看地段、看楼盘,再看自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吹涨者三:媒体房托。在头条号、百家号、大鱼号等身媒体、媒体经常出现以专业图文出没的楼市观察者、地产评论家、置业投资人,他们有些是房企在职大咖,有些是自媒体创业者,前者为了自家企业的销售业绩、自家楼盘的量价齐升,后者为了房商的广告投放而拿钱办事,会出现一些幕后“房托”,为房价上涨舆论导势。

    这些人的这么情形也能理解,因为“拿人钱财为人消灾办事”嘛。

    横竖就是个人经验之谈,该看看、该听听,又没有坏处,反而会让大家学到不少知识点。

    吹涨者四:已购房者,无论是刚需客、改善客,还是炒房客。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否已经购房已成为当下讨论房价上涨或下跌的分界线,没房的人肯定会说房价会下跌甚至暴跌,而已经购房者的自然希望自家的房子继续上涨,刚好满足了已购房上车的优越感,以及房子不断升值、增值而身价上涨的虚荣心,只是刚需客、改善客为求稳妥而坚信房价“微涨”,而炒房客为求赚钱当然更希望“大涨”,所以他们对外说话都是一致的“买房要趁早,房价要上涨”。因为他们既是买房受益者,也是亲身经历者,说出来的话真实可靠而确凿有力。

    综上四类疯狂吹涨者,虽然身份不一,但是背后的驱动力却是完全一致,那就是“利益”。

    最后,无论是因为经济已经萎缩、市场已经饱和、自身入不敷出而认为房价会大跌者,还是因为国家、地方、银行、房企及已购房者的利益共同体而求稳房价,基本上反映的都是切切实实的民生问题,即:身价与房价是否匹配。

    按“楼语分说”观点,后疫情时候房价涨跌取决于当地城市价值与土地价值的大小。经济辐射能力强大与人才吸引政策实惠的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本身已经处于高位,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各大房企,都还是要控制一下,避免大涨大跌,通过房价每年微跌一点,居民收入微涨一点,促使住房回归合理属性,从而令房价实现软着陆。而对于三四线城市,只能任由房价自由涨跌了,而部分前期上涨过猛的三四线城市即便是房价下跌,也不会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