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杰预感,口罩将从冷门行业变成一笔疯狂的生意。他拉了两个朋友,用压箱底的140多万买了4台口罩机,注册了口罩公司。一台口罩机成本30多万,刘杰算了一笔帐,每台日产10万个口罩,4台就是40万,按当时每个口罩至少纯赚一元来算,回本只需三天。
2相比口罩一年上亿的产量,额温枪的正常产量仅为几百万,但利润却更为丰厚。每一把额温枪,生产厂家能赚到上百元纯利。与陈阿华此前做的耳机OEM生意相比,毛利高了好几十倍。
3在大家都缺生产材料的时期,最怕遇到的就是倒爷。陈阿华每天打开朋友圈,都有无数人发布同样的消息,声称自己手上握有1000万颗传感器。“大部分人是倒爷,手上根本没货,拿到你的定金才去找货,从中吃回扣。”
4李多发现公司里来了很多来考察的“领导”,但找不到真正出钱的金主。这些自称来自中国银行、中石油、中国邮政的“领导”,通常是签完合约、合影,然后就没影儿了。
5到3月25日,大部分额温枪厂家的出厂价从2月高峰期的450元回落至了170元。越往后产量越大,价格只会越低,不仅赚不到钱,还有可能血亏。尤其是那些前期囤积了传感器的炒家和厂商。
6疫情发展到全球后,多国进入医疗器材紧缺的状态,短期内口罩、额温枪的海外需求激增。海外看起来成为这些过剩产能的最好出路,但新手们仓促入局,产品往往无法达到国际认证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