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254|评论: 0

[草根播报] 抗“疫”背后的“守门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4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一群人,他们虽不在前线,却始终在和“新冠”进行面对面的“交战”;他们用自己的院感防护知识,为医院筑起一道坚实的“逆行”白墙,他们守护着内江、守护着医院的安全,为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切断”任何感染的风险,“阻止”院区内任何交叉感染。他们是我们疫情防控的“守门人”,也是医护人员的“守护神”。



全院乃至全市的医务人员零感染让我感到骄傲

1月26日,大年初二,是李晓红和家人约好去看父亲的日子。这是父亲离世后,亲人们第一次全部到齐去看他,然而这个“第一次”,李晓红却无奈失约。作为内江市新冠防控院感组组长的她,当时正在东兴区人民医院检查督导发热门诊建设情况,“我来不到了,你们帮我烧柱香吧!”面露内疚的李晓红赶忙挂断了电话。

从1月20号开始,李晓红的身影就不断穿梭在本院以及县市区各级医院,“我的时间完全不够用!”除了内江市新冠防控院感组组长,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内江一院院感科科长。李晓红半天忙着医院院感的各项事务,另半天还要到各县市区督导治疗和感染防控工作,最多的时候她半天跑了7个医院。经常凌晨3、4点还接到疑似患者核酸检测结果电话……每天周而复始,李晓红的神经就没有放松过。

工作虽然忙,李晓红却干劲十足,而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全院乃至全市的医务人员零感染让我感到骄傲,两个角色我觉得我都扮演的很好,虽然辛苦,但这些都是值得的!”


守住一院!守住内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目标

1月28日,内江市主城区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在内江一院城南病区确诊。“第一例”的出现,让执守城南病区的邹安娜神经绷紧:之前制定的送检流程是否规范?规划的行进路线是否合理?消杀工作是否能做到位?这一连串的问题让她决定要陪同“确诊病人”走一趟。感染隔离病房到放射科这段路程,从1月19日开始,邹安娜已经走了无数遍,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她都了然于胸。作为院感组的专家,她比任何人都明白她陪“确诊病人”走一趟的风险。“为什么非要走这一趟?”“只有自己真正陪着走一次,才知道之前制订的流程科不科学。”

当问起她如何评价自己的岗位时,邹安娜毫不迟疑用了“守门人”这个词!每天穿梭在医院的她,当上了“纠察兵”。一次,她发现一名“重点岗位”的医生防护不规范,她拉下情面拽住同事一阵“说教”,非要他重新按规范做好防护才松了手。邹安娜说,她给自己立下了一条规定,就是她所能看到的医务人员防护必须做到位。

工作总算上轨道,但是偶尔也会有惊喜

曾经只有一个附件的表格,增加到附件4,又增加到附件7,到现在的附件12,陈曦看着这条自己从1月19号工作到今天的工作轨迹。从疫情发生后,陈曦便承担起了医院传染病数据的报送,包括医疗数据、疫情数据等,从老区感染科数据的收集到新区发热门诊、发热留观隔离病区的数据,从每一个点位到每个病例的信息,包括患者是否发热、临床症状、新入病例、出院病例、已收治病人的疫情变化等等,每一个都需要陈曦去收集、完善和上报……

“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报表工作,但是需要看各种最新文件的要求,和医生联系、和疾控中心联系、和卫健委联系、和病人联系、协调各个部门,有的时候患者比较多,一天就上报过10多个人的数据。”因为数据统计的是医院0点到24点的信息,而信息上报的时间是早上8点,所以工作忙到凌晨两三点太正常不过了。

我内心坚定的指导当下应该在干什么

疫情一开始,邓慧便多了一层身份——新冠肺炎市级救治专家组的成员,这意味着她要完成本院院感工作的同时,还要随时被卫健委抽调到内江三县两区完成疫情期间的院感督导工作。除了定点医院之外,还有100余家乡镇卫生院、个体经营医疗机构、诊所,每一家,都留下了邓慧和战友们的脚印。

早晨出发,如果去到县区,为了在当天赶回来形成汇总意见,她们中午都是一桶方便面一包饼干解决午餐,“经常在下午的时候喊饿到遭不住”。下午督导结完成,返回内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天工作的结束。开会、形成督导意见上报。然后就是制定和修改相关流程和制度,在微信和电话回复各种消息,进行远程指导,“邓老师,你看这样可以不?”“邓老师,我们已全部整改完毕!”每天,她的微信和电话收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消息,虽然基本每天都能回家,但她在家里也忙得没有和家人交流的时间。 使命感驱使我向前

来到院感科工作半年的刘帆,从没想过自己会突然遭遇到如此重大疫情,学习了五年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的他,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迎来了第一个重大而严峻的考验。

为了应对疫情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院感科在疫情早期就开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由于科室的同事大多都是女性,出于安全考虑,刘帆就和同科室另一位男同事就承担了所有的夜间值班工作。最多的时候,他一晚上参与了4个疑似患者的会诊、6个疑似患者转院的接收。接收新患者的工作并不轻松,从下午5点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六点,他一直穿梭在一住12楼和门诊、全科楼之间,填写患者信息更是要具体到家庭住址和密切接触的人群,形成报表。

“你觉得在这段经历中,你遇到的最困难的事是什么?”

“我觉得应该是物资紧缺。我们每天都去几个高风险科室检查督导,只戴一层普通口罩,没有防护服可穿,科室的老师们买来了雨衣代替,没有防护眼镜,我们就买了塑料眼镜,我们想把有限的医疗物资优先供应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你有没想过自己被感染的可能?”

“想过,心里还是怕的,但是大家都在一起,有困难一起努力,就没有那么害怕了。而且,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一份子,我心里一直有一份使命感驱使着我向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