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下午,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专家强调,新冠肺炎传播途径还有气溶胶传播。什么是气溶胶传播?如何防范?
2月8日下午,在四川省卫健委召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普座谈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对此也进行了解读: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消化道传播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但是这一点尚未确定。
梁宗安介绍,气溶胶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但气溶胶产生有一定条件,一般在医院ICU内因为患者使用呼吸机和其他呼吸治疗操作而容易产生(因此救治烈性呼吸道传染病需要负压病房),其他环境一般没有气溶胶微粒,请大家不要担心。
对此,武汉传染病专家提醒,
气溶胶没那么容易出来,但要重视,按照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不聚会、多通风的要求,是可以防住气溶胶的。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有人担心,气溶胶在空气如影随形,谁知道什么时候飞来一群有病毒的气溶胶。
很多呼吸道疾病都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并不算一种新的传播途径。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说,气溶胶是悬浮在气体中的颗粒,形成空气中的小液滴。它并不是一直飘,很容易沉降,附着在物体表面。这和接触传播防范要求相同。
即使是飘的状态,一来我们有口罩防护,所以提倡正确戴口罩,口罩要遮严口鼻,尽可能减少面部和口罩边缘之间的缝隙。二是病毒致病也要达到一定的量,在空旷、人少的环境里,气溶胶被稀释了、吹散了,微量的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不太可能让人“中招”,在封闭的空间,如电梯、办公室,气溶胶感染风险才会高一些,所以提醒大家不要聚集,排队时相隔1.5米到2米左右是个比较安全的隔离距离。
猛烈咳嗽咳痰,可能产生气溶胶
一位携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在附近,他呼出的空气是不是就饱含了带病毒的气溶胶。郭威说,正常呼吸的情况下,位于肺部这种下呼吸道的病毒没那么容易出来,倒是猛烈地咳嗽、咳痰时,更可能产生气溶胶,这和飞沫传播是一致的,其实气溶胶的传播途径也包含在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之中。
气溶胶的传播对医护人员防范的意义更大。提醒他们在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时,采取空气隔离措施,比如戴防护口罩、护目镜等。
楼上气溶胶会不会飘进家里?
有人担心,邻居中有感染者,楼上的气溶胶会不会飘进自家来,到底还能不能开窗透气?长江航运总医院感染科专家组组长许绿叶说,开窗透气是必要的,要保证空气流通,室内换气,气溶胶随之吹走,空气不流通,别说新冠肺炎,其他呼吸道疾病也容易上门。她建议,一天可以开几次,总时长可保持在2-3个小时。更新室内空气,即使有气溶胶也会沉降,按照防范接触传播的要求,用消毒液拖地、擦桌子,都可以防范。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科李晓宁主任医师进一步说明,楼上楼下有隔离病患,需要灵活掌握。例如点式楼房的窗户直接和邻居对开的,要错峰换气,或者不开那一扇窗;如果楼间距不大或者是老旧小区,人口居住密度很大的话,而且在已知周围有感染病人时,不建议频繁地开窗换气。因为万一邻居家的换气时间和自己家正好一致,而恰好风向还朝着自己家吹,那么有可能将别人家的空气和自己家的流通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何美安教授认为,市民加强防范没有错,但适当开窗是必要的,要选择好开窗时机。
电梯里会不会有?
电梯被认为是高风险地带,会不会前面一个人留下了带病毒的气溶胶,正好被后面一个人吸入。许绿叶认为,理论上有这种可能性,所以之前推荐的防范举措都是有效的,减少出门,不聚会,必要外出时戴紧口罩。建议身体不接触电梯空间,按电梯键时,可以用纸巾隔一层再按,回家后立即洗手。
踩上了气溶胶咋办?
气溶胶会沉降,如果踩上了咋办?专家认为,不用过于担心,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室外和室内穿的鞋子都是分开的,出门穿的鞋子可以放在门口,不放到室内来。如果实在担心,可以参照为鞋子消毒的方法,在鞋底喷洒消毒水。
冲洗马桶会产生气溶胶
专家提醒,粪便中会有病毒,冲洗马桶的水流也会产生气溶胶,建议把马桶盖盖好,可以防止气溶胶传播。冲完马桶,还可以用消毒液擦拭马桶盖。
关于下水道和马桶是否造成楼上楼下传播病毒,专家们认为风险不大。李晓宁主任建议下水道的消毒可以在每天晚上没有人使用的时候,用84消毒片或84消毒液放进下水道或马桶里,注意如果它是金属的就有腐蚀性,如果是PVC的管道就没有问题。
李晓宁主任强调,家庭里还可以多采用换气扇来促进室内空气的排除。卫生间和厨房在用84消毒的时候,一定要开通风设备,就是要开换气扇通风,防止中毒。
中科院气溶胶专家曹军骥:“宁信其有”SARS病毒曾明确有气溶胶传播
“如果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方式,那么我们当前的防疫战略须宁信其有,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减少新病毒的快速传播,而不是等到数月以后的正式研究结论再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导致抗疫黄金时机的丧失。”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气溶胶学会秘书长曹军骥表示,研究人员当年曾发现SARS病毒存在通过空气气溶胶路径传播的明确证据。“鉴于新冠病毒与SARS具有80%的基因序列相似度,不排除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