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中很多学校都在大力推行研学旅行,为了调查事情真相,小编就到了巴中某旅行社进行了为期七天的研学之路,我们得知研学路上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以150元一天临时聘请,再去之前并未做任何专业培训,在同学们到达某地研学基地后,我们了解到并无法保证孩子们的住宿问题因此学校领导对我们随行工作人员大发雷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位领导大发雷霆了?后来我们了解到由于天气寒冷被褥单薄,无法正常保证学生温暖。
经过多次该基地领导沟通,后来基地领导才同意临时调集100套被褥,但是我们谁都知道对三四百学生来说一百套被褥只是杯水车薪,中途还有很多孩子吃的伙食不好而生病,虽然短短几天我们感触良多,无意得知每位家长向学校缴纳580元,学生住宿费是90一人,伙食费是150元 我们也从网上得知前段时间巴中某学校到某市去研学回城的路上车子遇到天气状况无法正常处理后来无奈求助于政府救援。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2018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4000多所学校、3.3万名家长开展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全国研学旅行学校参与率平均为38%,其中上海最高,达到66%。
四川省旅游协会研学旅行分会会长许文祥说,研学旅行把课堂搬到户外,将学习融入旅行,让青少年在“知行合一”过程中增长见闻,提升人文素养,追寻“诗和远方”。
早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就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4年8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也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为了让学生走出课堂,全面发展,确实应该积极推行研学旅行,不过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也明确了研学旅行的基本原则,其中公益性原则中明确规定,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性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
最后小编想说,研学旅行目的是好的,有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规范管理,切莫让研学旅行变了味,成了赚钱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