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76|评论: 1

[转帖] 繁体字教育:别弄成“国学筐”,什么都往里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0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繁体字教育:速读速写时代,繁体字何去何从?过分夸大哪个方面,都不利于文化传承

    针对《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网公开相关答复。称自古以来,汉字由繁趋简的发展演变趋势十分显著,简化字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现行简化字即是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具有历史继承性、体系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央视新闻12月9日)
003220g4s4scb4ss8elb84.jpg




    在一切都在不停演变的时代,繁体字到底该何去何从?从文化角度讲,繁体字也犹如过去的“问安礼”、“跪安礼”、“蹲安礼”、“抚鬓礼”等文化礼一样,在外表的繁琐下,都有其形成和存在的历史内因。但时代发展到了今天,这些礼数都已简化成了基本的问候语,繁琐的外在形式越来越少,肢体的动作基本上淡化到了极点,这些礼也从现实生活层面退居到了古装剧等作品中。

    而繁体字也大至如此,也存在一定的繁琐因素,但有些表意成分于现在语境下也不是一定要有的。既然我们承认已经发展到了网络时代,那么网络时代的特征,就一定不会等同于笔墨纸砚时代支撑起来的历史过往,表达简捷和彼此互动,都有着对速度的诉求,面对这种速度的诉求,本质上说也就是时代的特征。而繁体字虽然包含的历史内涵更多,但它却无法满足人们高密度表达情感或叙事的需要。





    因而从功能上说,社会对繁体字必然存在着简化的内在要求。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这个大趋势,都无法改变这个社会发展中的客观向往。而问题的真正复杂性在于,我们在快节奏的工作和学习中,面对键盘总希望文字越简单越好,但同样还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却又由衷地欣赏那些古典美的繁体字,甚至沉浸其中,不愿意也不忍心简化它们。

    因此可以看出,人们对繁体字的认知,其实在心理上已经分化出了两个不同的层面,一个是日常使用的实用功能层面,另一个是精神审美的文化层面。而这两个层面的共存,也是讨论繁体字何去何从的最复杂因素。其复杂之处在于,人们会在不经意间游移不定于这两个层面之间,一会偏重于现实实用功能,一会又偏重于文化精神内涵,将现实与精神层面混为一谈,有时就连我们自己也不能说服自己,找到一个应有的讨论前提。



    因此对于建议“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也应当从相应的两个层面来分析。从实用功能层面来说,毫无疑问,繁体字识读教育会增加中小学生对文字演变的更深理解,多认识一些繁体字,这也会对中小学生的启蒙历史学习起到索引的作用,文字功能现实了,同时也实现了它的延伸功能。从精神审美的文化层面来说,当然更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因为文字是了解所有文化的钥匙,很难想象,一个基本不懂繁体字内涵的人,能掌握或了解文字里的文化基因,而最重要的是,繁体字也是文化符号,它在精神文化审美上无可替代。

    所以,对中小学生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在这两个基本方面都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更有必要达成理念升华过程中的统一认知,即兼顾两个层面,但又不混淆,不混乱。同时一定要防止剑走偏锋,因为对精神审美文化层面来说,目前很难有固定的标准,犹如对那些“国学班”的理解,它们的信条是将所有的一切繁琐形式都复古成所谓的“国学”,但实际上,过分夸大哪个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文化的传承。因此,对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是必要的,但不能将它弄成另一个意义上的“国学筐”,什么都往里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12-10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50年代由繁到简的文字改革,诸多老一辈教育家付出了数十年心血,倘若重新回炉,差不多10亿人或因此成“新文盲”。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