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生活过将近7年,现在定居上海2年多。由于家庭和学业原因,我在河南、广州、黑龙江等地都生活过不短的时间,这些经验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融入一个地方,也让我知道了多角度看问题的重要性。
首先法国发达吗?我刚到法国的时候也在怀疑这个问题。到法国的第一年停留在北方的里尔,整个里尔都市圈在面积上位列法国第五大,人口大概110万,而里尔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里尔,却只有30多平方公里,20多万人口。刚去的时候觉得里尔就像国内的一个县城一样,甚至都比不上一个稍微发达一点的县城。市中心的建筑历史悠久,基本上没有现代化的建筑,也很少见过10层以上楼层,市内道路是欧洲常见的砖石路面,汽车开过去胎噪声明显,市内全区限速30公里。路面上基本上都是小型车,最常见的雷诺、标致、雪铁龙,很少见到豪华车,感觉中国很多城市都比这里发达。
里尔市中心整个里尔就只有两条地铁,但是却从来没觉得出行不方便过,因为城市真的很小,地铁加公交车可以覆盖到各个角落。里尔的地铁是一种两厢式无人驾驶地铁,如下图。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无人驾驶地铁,开始于1983年,当时觉得这是属于里尔发达的地方,上海2018年投入运营了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浦江线,合作运营的正是里尔地铁的母公司Keolis。(有争议说上海第一条无人驾驶地铁线是10号线,但是鉴于10号线一直有司机存在,很多媒体也说并不是真正的无人驾驶,我本人不是铁路行业从业者,所以无从判断。该疑点不是本回答的重点,不用过于深究)
里尔地铁刚去法国,总能听到法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大多数人觉得中国很落后,会把手机放水里,电力供应经常不足,另外一个相信很多欧洲人都会问的问题,中国人吃狗肉。在经济和文化上都有一种优越感。但是这种优越感大多不是恶意的,而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就像我们去到一个偏远的山村,想要关切地问你们这边很缺水吧,是不是粮食产量不高,但其实他们可能完全不缺水,土壤也很肥沃。每次听到这种问题都觉得很无奈,因为他们对中国太缺乏了解了,而且他们的眼光更多地聚集在中国的穷人身上,根本看不到富饶的长三角、珠三角。
但是我又在想,聚焦在中国穷的一面身上,这本身错了吗?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不就应该表现在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吗?那么法国的乡村又是什么样呢?正好当时有个机会,可以去观摩一下北部的乡村风情。法国是南方比较富裕,北方相对来说经济稍差,推荐电影《欢迎来到北方》,因此北方的乡村应该在法国属于经济偏落户地区。刚去里尔的第三个月,三个小伙伴约定骑自行车去布鲁塞尔,当时还没有办理电话卡,没有导航可以用,所以就提前在谷歌地图上查好路线,打印出来。这种导航方式是极其不靠谱的,所以一路总走弯路,钻进各种乡村和田间小路。
去布鲁塞尔花了一天时间,还好所有道路皆是平整柏油路,基本上没有见到过道路垃圾,别致的小乡村和充满设计感的房屋比比皆是,虽然经历了烈日暴晒和大雨倾盆,但是却觉得这趟旅途收获颇丰。我也曾到过中国很多县级及以下城镇,从小到大经常坐绿皮火车,沿途的风景也看过许多,近些年来中国城乡的道路基建已经有很大进步,基本上都有柏油铺设,但是年久失修的也特别多,坑坑洼洼的公路在市一级的城市都经常可见。建一条路容易,让一条路随时保持整洁就很难,让所有的路都能够一直有维护保养更是难上加难,这点上我们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在法国,除了巴黎以外都是农村。第一年以后我就去了巴黎,在巴黎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并工作了三年。第一次去到巴黎,和很多人对巴黎的印象一样,脏乱差。巴黎北站让很多晚上到巴黎的人都胆战心惊,站内站外都聚集了很多黑人,第一印象是到了非洲。其实这些黑人还好,他们只是习惯了聚集一起嬉笑打闹。这里就必须要提到法国的多人种融合特征。
经常看足球的人都会戏谑说,法国队就是一只非洲队,队伍中一半以上肤色都偏黑,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球星,博格巴,姆巴佩,坎特等,其实他们都出生于法国,还有肤色不怎么黑的传奇齐达内,他父辈来自于北非阿尔及利亚。这些移民的后代早就已经从骨子里是法国人,他们在各行各业都贡献了非凡的成就。至于各个种族的人口占比究竟是多少,没有一个官方数据,也几乎永远不会出现这个官方数据,因为在法国基于族裔、宗教进行的统计是严格禁止的,包括出生率、升学率、就业率犯罪率等等。法国的国家格言是“自由、平等、博爱”,这里平等的意思是每个公民个体都绝对平等,不允许有来自于族裔宗教的差别。任何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发表种族歧视的言论,立马就会被身边的人大声呵斥。
移民的后代,包揽了大部分的脏活累活,记得有一次要赶很早的一班飞机,搭乘了凌晨4点的公交车,上车以后胆战心惊,因为车上坐满了黑人,一个浅色肤色的都没有,由于时间太早也没人讲话,整辆车安静地可怕。移民为什么这么多,一部分来自于历史原因,另一部分则是来自于法国的经济水平。下图(来自维基百科)是欧洲各国的最低工资净收入水平,法国1386欧元,高于英国1300欧元和德国1155欧元。超过法国的都是一些富裕的小国,瑞士(2709欧元,简直在撒钱)、荷兰、卢森堡、摩纳哥等。最低工资意味着什么?只要是合同工,超市售货员清洁员每个月也可以拿1386欧元的净收入。反过来看一下中国,上海2019年最低月工资2480元。另外,法国解雇员工是非常困难的,具体的细节就不过多阐述。
欧洲各国最低收入见到很多人说法国的高福利,其实就是养懒人,很多人拿到长期合同之后偷懒也没法解雇,长此以往法国这样的国家创造力要落户,吃枣药丸。的确是这样,法国“懒人”很多,每天上班3杯咖啡起步,没事儿就闲聊一会儿,动不动就去休假,休假了老板的邮件都不看一眼。这样的人比国内多的多。但是我公司里也有另外一部分人,尤其是高层,每天晚上凌晨2点还给你发邮件,晚上加班到8/9点钟,我曾问过他们这些问题,法定不是就7个小时吗?你们福利这么好为什么还这么辛苦?回答说,7个小时只是为了保障底层员工的,防止他们被剥削,但是如果你想要事业有更进一步,那你就必须要多努力。
在这里说句题外话,中国很多鼓吹努力论、加油论的人,每天加班很晚却都是低效率工作,觉得自己对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多大贡献,其实最大的受益者只是资本家。在现代这个社会,创造力带来的产值提升,远远大于时间付出带来的产值。你努力了大半生,每天加班到很晚,忽视了家人的陪伴和生活的享受,等到了40-50岁的时候,忽然发现你的工作要被机器替代了,这个时候才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什么是生活,只能留下对生活的无奈和困惑。
高福利恰恰是作为发达国家最大的象征,他让社会民众都失去了焦虑,更多的思考人生,观察人生,保持一定的想象力,继而带来更高的创造力。为什么我们国家很少出特别好的电影和艺术创作,因为大多数的平民都生活在焦虑中,而少部分失去焦虑的人他们又脱离了生活,失去了想象的土壤,只能寄希望于10几亿人当中出来几个天才。
说完了经济,再谈文化。法国的各大博物馆都对26岁以下的人免费开放,不管是不是学生身份。在巴黎的时候,因为免费经常会去卢浮宫、奥赛博物馆转转,奈何我文艺天分不足,对宗教历史所知不多,所以很多著名画作都没法体会其深意。对于热爱艺术的孩子来说,这些博物馆无意是巨大的精神财富。
法国最大的电影院连锁UGC,基本上各个城市都会有很多影院,1人观影套餐是21.90欧元(170人民币)每月,2人套餐是36.8欧元(284人民币)每月不限场次不限次数。对于爱电影的人,办套餐之后可以常住在电影院了。除了主流影院之外,还有很多小众影院专门播放文艺片之类的小众电影。法国电影作为当今电影世界不可或缺的一个流派,也深受很多文艺青年的爱好。
法语文化输出。上面提到法国的福利非常好,每年的暑期法国人基本上都要休至少2周的假期,其它时间也会各种出国玩。在法国周边国家旅游,经常会见到法国人,以至于周边的其它国家(例如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经常会碰到会讲法语的服务员。有很多傲娇的法国人在其它国家旅游的时候,一般先说法语,别人听不懂的时候再讲英语。这就导致了很多商家练习一口法语来吸引客人。这点跟中国人去东南亚旅游,越来越多的东南亚朋友都会讲中文差不多。
当然提到法国最出名的还是美食和奢侈品,这两者在世界人心中的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不多述说。
最后说说法国不发达的地方,我在法国的那几年当中,思想多多少少受了那边的影响,在15-16年法国恐怖袭击爆发的那段时间,深感到了国家开放带来的副作用,再加上本来就没想定居法国,就毅然决定了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