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矿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处置等公共资源交易行为集中到各地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市场交易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老百姓对阳光规范、公开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做好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确保交易活动能够规范、高效、公正、廉洁,防止腐败,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理顺体制机制,构建市场化交易环境 (一)健全交易监督管理体系。推进纪委、行业主管部门及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建立完善交易监督管理体系,通过对进入交易中心交易项目的行政审批、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事项进行梳理,理顺行政主管部门“管”和交易平台“办”的关系,建立“六大(软硬件设施配置体系、关键流程控制服务体系、交易过程现场服务体系、政策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成交公告服务体系)基本服务体系”,突出交易中心在交易活动中规范、高效、公正、廉洁的服务效能,让交易过程程序化,淡化交易的行政色彩,减少行政干预的程度,有效避免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干预过多的问题,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奠定基础,避免在交易活动中出现权钱交易的腐败问题。 (二)深入推进“应进必进”。动态更新进场交易目录,推进公共资源集中统一交易,实现资产、资源、货物、工程和服务5大类70小项公共资源全部进场交易,实现应进必进原则,为杜绝违规采购、违法招标打下基础。 (三)持续深化信息公开。按照“应公开尽公开”原则,分类分项制定交易信息公开目录,推进建立“中心网站+手机移动APP+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提示+现场信息发布”的多维立体化信息发布体系,及时、准确发布交易信息,有力保障各交易主体的参与权、知情权。 二、强化过程管控,构建规范化、法治化交易环境 (一)建立健全交易服务流程化制度体系。着力建立规范化服务长效机制,制定规范化服务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系统梳理交易服务流程,细化岗位作业标准,进一步压缩交易服务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让交易过程更加客观公正。 (二)建立健全交易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交易场馆内建成全过程全区域覆盖的交易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推进完成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和交易业务平台的深度融合,提升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科技化水平,实现廉政风险实时预警、准确定位和自动锁定。行政主管部门通过交易数据互联交换,实现对所有交易项目的在线监督、实时监控、全程监管,确保监督到位而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三)建立健全交易诚信数据共享运用体系。推进实现和发改、财政、住建、税务等部门信用数据的实时对接,完善政府采购电子商城和网上竞价诚信信息采集及评价规则,利用大数据严厉打击失信行为和围标、串标等不法交易活动,营造良好的诚信交易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