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518|评论: 5

[群众呼声] 向邛崃市民政局建议撤销南宝山镇其范围并入火井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7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向邛崃市民政局建议撤销南宝山镇其范围并入火井镇
                                                                                        凡丁
       理由
       1、南宝山镇建镇历史不悠久,“南宝山”由“烂包山”雅化而来;
       2、现今南宝山镇范围,历史上属于古火井县,没有用37年地名史的南宝山地名取代上千年“古火井县”地域名称的道理;
       3、现今南宝山镇人民政府驻地,即唐代火井县治所所在地。天罡祠的位置即在唐代火井县治所的位置上,天罡祠后今存“衙背后”地名,而袁天罡则是有历史记载到任的第一个火井县令。
       4、唐代的火井县城西面和北面土城墙沿:天罡桥、石羊岗山脚,肖墩子(上墩子)、梁岗以南、下墩子(大黄桷树)的火井江边。东面和南面分别利用火井河和黄盐溪作为护城河。整个火井城略呈椭圆形,周长约6里,天罡堰穿城而过,如今还在使用。
       城内外有经考古证明的引用天然气熬盐的汉代石槽和陶管遗迹,以及黄盐溪、盐水沱、炕盐坝、大火地、油井、天罡祠、火井江、天罡堰等地名。
       5、历史上的火井县范围,包括现今邛崃市的西部山区和大邑县部分地方,而唐建火井县城——现今油榨场一带,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6、邛崃是世界上首先利用天然气煮盐的地方,同时又是最早利用石油的地方(参见《古火井遗名遗迹新考》),火井文化、盐文化、石油文化都包含在“火井”这一“著名而专属”的历史地名中。
       7、火井镇政府与南宝山镇政府之间公路距离仅约4公里,其中南宝山镇所属之“红军桥”距离火井镇政府仅约400米,而“韩家坝”距离火井镇政府则仅300米左右。
       两镇合并后,火井镇政府所在地无论选择火井场之状元路,还是油榨场的天罡街都合宜。从发展的眼光看,两场之间四公里距离本名“火井槽”的山间盆地更具发展空间,现代人完全可以用地面建筑将两处连接成一片。
       8、火井镇现有人口2.29万,面积65.7平方公里。南宝山镇现有人口1.92万,面积147.78平方公里。合并以后人口和面积优势互补,达到人口4.21万,面积213.8平方公里,将会成为一个新兴的历史名镇!
       目的:
       将南宝山镇范围并入火井镇后,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旅游资源,统一打包宣传邛崃的火井文化、盐文化、石油文化以及山水、丝路、茶叶等其它文化。
       而
       正是因为民国以来,邛崃在做区域规划时,没有认真研究考虑两地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和历史文化因素,造成当今时代不利于对上述文化进行整合宣传的后果,等于是把“火井文化之明珠”暗投于错乱混杂的地域名称中。
       如今
       邛崃市民政局重新调整邛崃市行政区域归划,并且向市民公开征询意见的做法,体现了以民为本,与民意贴近了一大步!
                                                                                                                      2019/11/10
       附:
       南宝山镇名起源(参考1993版《邛崃县志》及2018版《邛崃市地名录》)
       1952年由火井镇分出,取名新民乡。1958年成立新民人民公社,1982年撤社建乡时,因境内有山名“烂包”,取“烂包”谐音雅化名南宝乡。2015年9月将油榨乡和南宝乡合并设立南宝山镇,南宝山镇政府驻地:油榨天罡街17号。

       今之火井镇的建制沿革(参考1993版《邛崃县志》及《邛崃市地名录》)
       现今火井镇原名高家场。元世祖至元12(1284)年撤销火井县时,在高家场设巡检司至清末。民国2(1913)年,邛州改邛崃县时,在高家场设分知事公署,民国23(1934)年分知事公署撤销改为火井区,下辖高西、高北两乡和高家场。民国29(1940)年火井区改名为高家乡,同年冬改称为火井乡,建国后沿用此名,1985年撤销火井乡,设置火井镇,2004年将银杏乡并入。

       油榨沱地名起因
       西汉至宋代,皆有史籍记载相似内容:“火井有水,郡人以竹筒盛之将以照路,水中自有焰耳,盖似今人秉烛。”是说:出产天然气的火井地方,同时也出产石油。长久以来,临邛人普遍以竹筒盛之用作室内外照明,好像拿着点燃的蜡烛一样。
      [注:“石油”一词的出现,晚至北宋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梦溪笔谈》中,此书未公开出版以前,古临邛人将石油称为腊水。]
       可以这样认为:
       油榨地方在汉代时便出现了油井。而“油井”的地名,曾经出现在清代至民国的一道路碑上:“此路下齐油井,上至木梯。”即今油榨至玉溪河的“油玉路”首段——地名“大火地”处。
       所谓:下起油井上至木梯
       据调查
       此“油井”在“油榨沱”一段的“火井江”中,古人在冒石油的点位上,以矩形砖(形制应是汉砖)砌成圆形井壁与河水相隔,深度约5、6尺,直径约2尺。1949年前后,仍偶有村人取油井中的石油装入竹筒当作火把照路,后来无油。
       新碾子主人之子杨明元(现年74岁)幼时曾经没入在夏季被洪水淹没过后的油井中,探视过此油井的结构。
       元世祖至元12年(1284)撤销火井县时,将原县治处的清河场,更名为油榨沱。
       而《民国邛崃县志》亦记载:“油榨沱,唐时火井县旧治……据乡人云,油榨沱(躬岩)山岩下的河水深处有一石,形如油榨,常年淹没水中,晴时清晰可见,夏天气温高时,时冒水泡,状若油花,油榨沱之名,由此而来。”
       木梯即木梯垴,是邛崃去大川的必经之地。从水口场经彭家营可到木梯栳;从油榨场经马河坝、大火地、高山庙亦可到木梯栳,而且是直线,但是很艰险,背夫们要背负重物爬上一道几乎垂直的、用圆木搭建的木梯才能上到木梯垴。
       此段路自古皆有,沿途铺红砂石板,现今油榨至大川玉溪河一段公路,基本上沿此路线修筑,数年前尚见石板路时隐时现于公路两旁。过去在“大火地”处有古代修路碑,油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守护人——现年九十岁的王大久年青时见过。
       我认为:
       地名不仅是符号,更是分散于各处大小不同的地理标志。不同地方的地名,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不一样的文化,还寄托着本土人对故土的情怀、眷恋、思念,以及游子寻根问祖的依凭等等无尽的乡愁。
       所以
       镇乡行政区划调整后,政府和驻地名称应当相符才对,同时该行政区划内的所有历史地名一个都不能少,这样方才不至于将各历史地名湮灭,更不会影响该区域内任何地方的宣传或者利用价值!
       比如
       南宝山本名乱包山,其实是地质构造过程中形成的向斜、背斜奇特地貌,如果请央视《地理中国》栏目或者大学地质专家考查的话,说不定可以打造成一处:乱包山地质公园。这才是该地名的真正价值。
       前提是将南宝山镇并入火井镇使用火井镇名,恢复“乱包山”的历史地名。
       还有
     “乱包山”一处原来就属于油榨乡,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劳改农场时,即是油榨乡政府出面与公安扇达成协议办起来的。  1960年前后,“乱包山劳改农场”所产的烤烟叶堆放于天罡祠前的廊桥中,从而引发火灾,致使廊桥被烧毁!
       我还认为:
       如果南宝山镇范围划入火井镇的话,为了不至于混淆,除总地名采用火井镇外,可分别冠以  火井镇火井社区  和  火井镇油榨沱社区。
       不仅尊重民间对历史地名的称呼习惯,又能从地名上反映出:古临邛既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地方,又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石油的地方。有利于政府今后除“火井(天然气)文化”的宣传外,还将“石油文化”的宣传和打造提到议事日程中来!
                                                                                                                           2019/11/17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11-1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凡丁老师之火井和南宝山两镇合并的建议。OK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1054019296 发表于 2019-11-18 15:24
支持凡丁老师之火井和南宝山两镇合并的建议。OK

       感谢高义奎老师的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8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电视台cctv4首次推出《中国地名大会》节目,主持人:鲁健  宗旨:普及地名知识,宣传地名文化,讲述地名所承载难以割舍的故乡情怀故事……
       开宗明义口号是: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
       第一期《中国地名大会》已于11月16日(周六)19:03首播。
       喜欢地名文化,增长地名、地理知识的网友不妨按时收看,过时后可在网络上搜索观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邛崃民政局同志回复说:感谢您提出宝贵的建议,最近我们正在征求意见中,稍后会给您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我对撤乡并镇后政府驻地该在哪里的看法:
       一、尊重历史地名;二、尊重群众习惯;三、保留历史地名;四、使用政府所在地历史地名。
       在如何命名政府名称和政府驻地问题上,不能奢想“鱼和熊掌兼得”,顾此则失彼是一定的结果。
       环视周边三县——大邑、蒲江、新津,所有镇乡政府名称和驻地都名实相符,他们的做法就是我们的榜样!
       如果邛崃特立独行,搞什么折衷方案,硬要把政府名称和政府驻地张冠李戴的话,后果是进一步把邛崃地名搅乱,不仅让大家摸不着头脑,还给诸如交通、通讯、企业广告、旅游、寻人、觅地、身份证信息不符等等,制造诸多问题和麻烦!
       举例说明其道理
       纵观历史上的中国古都甚多,虽然都是华夏中国的都城,但没有一个统一叫“中国”名称的都城。而从古至今的人都明白,汉唐时期的都城
长安在今西安—西京,北宋都城在今开封—东京,明初的都城在金陵—南京,明中早期和清代至现代的都城在燕京—北京。
当中没有一个未保留原历史地名的,否则今天的人怎么研究历史?
       其中
       宋代赵构迁都杭州后史称南宋,但是统称为宋朝,赵构并未把东京或者开封的地名搬到杭州,而是将杭州作为都城史称临安,杭州仍然称为杭州;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都城设在金陵史称南京,仍保留金陵地名。明成祖朱棣迁到燕京定都北京时,并未把南京或者金陵地名搬到燕京。
       又如
      
国政府在南京,当日本人南京大屠杀后,蒋介石将重庆作为陪都,也没把重庆改为南京或者金陵嘛?!
       再试问
       假如说我国首都要迁都的话,会不会有人主张把北京的地名跟着搬呢?!
       说明:此仅是假设,以此道理说明,历史地名不能够乱搬!
       故
       我的主张是:无论有天大的“理由”,既然以地名作为政府名,其驻地就应该名实相符!

发表于 2019-11-22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丁老师补充的《 我对撤乡并镇后政府驻地该在哪里的看法》很经典,极有说服力,全力支持凡丁老师的建议。诚望当政者采纳,不要留下历史遗憾!OK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