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社区小编
链接:
https://www.mala.cn/thread-15781080-1-1.html
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近日,由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联合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及其他主流网络媒体共同举办的2019“千万网民心中的四川奇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影响四川十大工程”大型网络评选活动新闻发布会暨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成都地铁成功荣获“影响四川十大工程”的荣誉称号,以508661票位列交通工程榜榜单第一名。
自2005年开建以来,成都地铁已累计建成开通7条线路,共计239公里,日均客流突破400万乘次,最高单日客流达到490.2万乘次,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50%。目前成都轨道交通共有在建线路8条,在建里程约315公里。最高峰时,有13条地铁线路超过400公里同时在建,现场有超过5万名建设者,170台盾构同时掘进,建设强度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
谋篇布局—创造“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新速度
轨道交通是引领和改变城市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前将要开通的地铁线路达到13条,运营里程达到500公里以上。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到2022年地铁开通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半小时轨道交通通勤圈” ,正式吹响轨道交通建设加速成网的“冲锋号”。
截止目前,成都轨道交通已先后获批4期建设规划。其中第一期建设规划于2005年8月获批,主要包含1号线、2号线等7个项目,线路总长约108.588公里,目前已全面建成。第二期规划于2013年2月获批,线路总长约280.225公里,计划至2020年,建成5号线一二期、6号线一二期、18号线一二期等9个项目,形成“环+放射型”轨道交通基本网络,目前7号线、10号线一期等部分线路已建成开通。第三期规划于2016年7月获批,计划于2020年建成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等5个项目,线路总长约126.435公里,目前正在全面推进建设。第四期建设规划已于今年6月获批,包含13号线一期、18号线三期、19号线二期等8个项目,共计176.65公里。
2019年底,随着新线开通,运营里程将突破300公里,将进一步向成都市“十三五”规划目标迈进。预计到2020年,成都轨道交通前三期建设项目将全部建成开通运营。届时,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突破500公里,形成“米+环+放射”的运营网络,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缓解城区交通拥堵,提高居民出行品质。
攻坚克难—啃下“富水砂卵石地层”硬骨头
从2006年第一台盾构下井至今,成都轨道交通先后投入使用246台盾构机,其中8.6米大直径盾构机37台。在成都地铁1号线建设初期,面临成都富水砂卵石这种特殊的世界性地质难题,这种地质层富含水、易漏水,塌陷危险系数高,卵石硬度高,盾构刀盘、刀具和螺旋机极易损耗,掘进效率非常低,平均每月掘进仅有50米,平均每100米就要开仓换刀,还面临地面滞后塌陷的风险。
为了攻克盾构施工难题,成都轨道集团探索出“控制欠压、充分注浆、深层量测、主动防护”的十六字方针和“严格控制掘进参数、评估地层空洞隐患、监理全程跟机旁站、对比分析监测数据、保障应急快速处置”的五条安全措施,并通过进一步改良盾构机设备,盾构掘进平均效率大幅提升到了200米/月。
除了解决盾构施工难题,还攻克了多项重特大风险源。在10号线二期建设过程中,遇到了盾构下穿双流国际机场这只“拦路虎”,该项目是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首次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长距离穿越机场停机坪与滑行跑道。工程面临停机坪、航油管线沉降要求小于10mm,以及穿越1088米机场停机坪无法常规换刀等技术难关。成都轨道集团组织技术专家联合攻关,采取盾构带压开仓换刀解决长距离掘进刀盘磨损等创新工法,严控盾构掘进参数,在保证机场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实现了10号线二期工程盾构安全顺利穿越双流国际机场。
成都地铁18号线一二期工程需要穿越位于天府新站至三岔湖站区间的龙泉山隧道,该隧道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里程最长的高瓦斯隧道。作为轨道交通18号线控制性工程,成都轨道集团通过加强施工组织,强化技术管控,首次成功运用“钻爆法”施工工法,在现场形成了千人大会战、12个作业面同时施工的火热施工场面,一举克服了瓦斯逸出量大、离散程度高、突涌风险极高等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非常罕见的技术难题,最终顺利穿越“洛带气田”等油气储集区,有力确保了全国首条时速140公里的市域地铁线顺利贯通。
真诚奉献—打好“以客为尊 用心服务”民心牌
成都轨道集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在推进轨道交通事业发展进程中,尤其在运营服务、安全文明施工等工作中,落实人本理念,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诚倾听群众意见、用心解决群众难题,汇聚民智民力、赢得民心民意。
成都轨道集团按照“安全、文明、平稳”的总体要求,在施工工期、策划组织、方案优化、技术交底、创优目标等关键环节实施动态管控和全过程监督。开设028-61639000轨道交通建设热线,安排专人全天候24小时值守,同时在部分建设工点试行“透明”围挡,主动接受市民群众对轨道交通建设监督。截至目前,成都轨道交通先后荣获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称号109个,优质结构工程56个,成都地铁2号线工程获得第十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成都轨道集团连续四年被评为“成都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助推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成都轨道集团坚持以客为尊、用心服务的初心,不断加强与市民乘客的良性互动,多举措提升服务品质,促进成都地铁秉持真诚、服务大众的理念深入人心。装修人性化设计,通过采取将玻璃由直角改为圆角以及人防门盖板与装修完成面齐平,以免乘客误伤、绊倒;将水沟盖板孔洞由15毫米改为8毫米,既保证排水量又防止卡女性高跟鞋;在大客流车站设置母婴室、便民服务点等方便有需要的乘客,众多的暖心举措展现了成都轨道交通的“为民情怀”,赢得了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与喜爱。
每一条新线的开通都承载着市民无限的期待与盼望。即将开通的5号线将有效缓解南北向交通拥堵情况,是实现“南拓”、“北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线路。10号线二期是成都市构建区域协同发展体系,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也是成都市优化拓展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新思路中“南拓”的重要一环,它的开通将把新津纳入轨道交通运营圈,为新津及沿线市民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