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060|评论: 24

[转帖] 砖砸老师学生家长未致歉:为何会出现一窝坏标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30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生砖砸老师事件”,在“大连13岁男孩事件”的舆论热浪覆盖下,貌似没有什么存在感。据悉,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就是“学生不满老师的日常管理”,就在教室内“用砖猛砸”。然而,将近一周,被打老师依然处于深度昏迷,并且尚未脱离危险期。与此同时,事发至今,打人学生家长未曾现身探望,也未向被打教师亲属致歉。

    就事论事,在具体的案情没有厘清的情况下,很难评说“是非对错”。但是,对于一个学生,“用砖猛砸老师”的行为,无论如何也是不应该的。因为,从媒体公布的“事发过程”(视频)来看,很明显学生是提前有预谋的。起码,“砖块是提前备好的”。要不然,老师怎会措不及防。

    当然,对于“砖砸老师的学生”,为何会下如此狠手,应该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积怨。而对于“师生恩怨”本身,在以“管教”为核心的“分数教育”下,可谓算是“老课题”。虽然,从教育的初衷而言,希望师生之间,呈现出“启蒙之交”的良性范式。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互动中,因学生的个性不同,老师的方式不同,出现互动摩擦,基本上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出现极端的暴力摩擦,大概就已经超出既定的范畴。一般来讲,小学或初中,因老师都比学生年长,基本上,“体罚的案例”(老师侵犯学生的情况)居多。

    不过,如“用砖砸老师的学生”,就属于典型的“反攻击”。作为,一个初三的学生,即便自己的攻击力量比老师大,也不见得,敢于老师正面对抗。所以,出现在教室内“用砖猛砸”老师的行为,也较为符合学生的“反攻击”心理。

    当然,从目前的案情细节披露而言,只能笼统地知道是因“管教问题”触发的。但是,具体到老师的“管教尺度”,学生的“报复逻辑”,这还要回到,当事者更为常态化的教学秩序中,进行具体的案情分析。但是,就目前涉事学生家长,所呈现出的冷漠和不动声色,却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一窝坏”的认知标签,着实值得玩味儿。

    普遍来讲,在单方面侵害案中,无论是未成年人涉案,还是成年人涉案,作为侵害者的家属,都应该站出来慰问或致歉受害者及其家属。因为,这不是责任或者非责任的问题,而是对生命的基本敬畏以及公序良俗的维系。并且,这也是对于矛盾化解的一种人情弥合方式。

    所以,无论是“大连13岁男孩的父母”,还是“砖砸老师学生的家长”,都表现得很不好。但凡,能较为真诚地站出来发声或者致歉,想必就不会触发广泛的舆论声讨。因为,在既定的事实基础下,谁都知道,事情的发生就代表永远发生。

    因此,对于惨烈的结局,受害者及家属,在当前的氛围中,可能最需要的就是真诚的慰藉。否则,当不管不问,冷漠以对的时候,很容易激起受害者及家属“反击性的维权”。而这或许,会让事件走向更加难以收场的境地。

    并且,“一窝坏”的标签,也会就此产生。事实上,“一窝坏”的认知,是偏见还是非偏见,这似乎不太好说。因为,关乎孩子的习气,很大程度上归于父母的习气,这是符合行为教育逻辑的。但是,不排除有个别孩子的行为,缘于家庭之外的环境影响。总之,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普遍来看,父母和孩子的很多行为,还是较为一致的。所以,民间有“一窝坏”的认知,可能并非“空穴来风”。并且,要知道,作为未成年人的犯罪事实,家长应该有也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从责任角度看,站出来致歉,也是情理上需要的行为。

    于此,对于孩子犯错,家长选择沉默的行为。基本上会被打入“一窝坏”的序列。因为,这无论是对受害者及家属,还是对舆论而言,都可能显得敌意满满。所以,出现舆论上的“一窝坏”认定,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且,侵害者的父母,会随着案情的深入,陷入四面楚歌。

    而回到“师生互动”中,从“师生情”的愿景到“师生劫”的图景,老师的职业底色,到底是被高估,还是被低估,作为大社会,要重新给一个定价。要不然,关乎“师生恩怨”,会成为教育之悲中,长久不散的一曲悲歌。毕竟,无论是学生打老师,还是老师打学生,都不是正常的事情儿。

    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圭臬中,我们看到老师的威信可敬。但是,在“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人才”的逻辑里,却看到老师可能滥用权力的底色。事实上,对于体罚来讲,历来就无定性。因为,其中有“积极的管教”,就意味着“消极的管教”会被一定程度上忽视。

    这导致,确实存在一些老师会因此滥用管教的权力。而大社会之上,认为老师的职业崇高,会更加让一些不守底线的老师猖狂放肆。由此导致,在以分数为核心的教育秩序下,“分数差的学生”会成为老师喊打的对象。所以,出现学生反攻击老师的行为,也就更应该全面反思。

    当然,一码归一码,对于学生恶性攻击老师的行为,还是应该严厉打击。要不然,这种坏的示范,将会导致很多老师陷入不作为的序列之中。并且,在一些学校里,关乎“管教”,很多老师已经开始小心,因为,确实存在一些家长,动不动就投诉。

    所以,对于“师生恩怨”来讲,确实是一笔糊涂账。这里面有家长的问题,学生的问题,老师的问题,学校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因为,每一次纷争之后,都是各说各话,各执一词。就好像打人者本身,也很委屈。所以,闹到最后只能是按照事实办理。而对于案情本身的反思,却依然很难。

    不过,对于“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行为”应该和“成年人的暴力犯罪行为”一视同仁。过去,无论是道德上,还是法理上,都潜藏着“不懂事儿,要宽容的”话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频发,是该基于特定的案情,进行惩治尺度的严苛化。因为“小大人”之恶不除,会酿成更大的悲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0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10-31 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根溯源,中小学生互相斗殴,打群架,大欺小,打老师等等校园暴力屡禁不止,逃课不服从老师的管教,所有这些的来龙去脉值得人们深思-----

发表于 2019-10-31 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其父必有其子,家庭环境家庭教育问题

发表于 2019-10-31 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少的一样东西,不是敬畏,而是平等。

没有平等,领导可以压局长,局长可以压校长,校长可以压老师,老师可以压学生,于是课本上那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绝对不是空话

发表于 2019-10-31 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很在意有没有道歉,道歉是否有诚意,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什么?为何不多考虑如何依法治理、亡羊补牢、以儆效尤?
发表于 2019-10-31 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能指望豺狼疯狗父母为豺狼疯狗崽子道歉?
楼主喝多了吗?
发表于 2019-10-31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生之间的事情,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

二十年前,曾在一所相当于职中的学校工作过三年,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十六七岁的中学生,已经具备和老师对抗的体力和智力,尤其在学生占多数的时候,他们对老师正常的管教并不服气。他们的标准是这样的:谁有力(包括权力和经济力量),谁就是对的。其中就有学生公然说要凭借自己的关系让某老师端不成饭碗。也见过自称“黑道白道都不怕”的家长,至于十几个人围殴一个,半夜向其他学生“借钱”的事情,更是司空见惯。学校里明确规定学生不能在宿舍吃饭,但有些学生居然可以坐在宿舍里,让其他学生轮流给他打饭,再送到他宿舍里,俨然成了小霸王。男生对女生动手动脚,也是偶有发生的事情。
发表于 2019-10-31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会问,这学校怎么了?怎么能这么放任自流?事实上,学校能管的范围非常小,方式也极为有限,加上对学生毕竟不能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并不及时。并且,对学生不能打,不能骂,只能教育。稍有出格,便被认为是“侮辱”,“体罚”。但对十六七岁的半大小孩来说,这样的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基本上是略大于零。他们都很清楚,自己家里有点关系,学校所谓的处分,不过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形式罢了。学生打伤人了,怎么办?学校出面,把参与的人叫到一起,赔付医疗费、营养费,道个歉,写份检查,就算结束了。有些学生人在学校,心在江湖,他们和外面社会上的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如何去管这些人?极个别 时候,学生甚至敢将老师围起来示威性地谩骂,推搡。
发表于 2019-10-31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纳税人不养不管学生的“废物”,我希望说这话的人去当两年老师,或者说去近距离观察一下老师的工作。两年之后,我相信你会有你的判断。

回到你所举的例子,我不怀疑你所举例子的真实性,但事实上,乡村学校的学生,因为老师、校长管得严,在半路上截堵、围殴老师的例子,也是存在的。
发表于 2019-10-31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二十年来,教育里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对教育的敬畏。整个社会,包括老师自己都觉得,教学就是一项工作,教师也只是一项职业,与其他的360行并无区别,因为教师收入低,也没实权,这一岗位被认为是社会中比较次的那类。加上教师群体中也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教师形象在社会一落千丈。而维权意识的兴起,使得学校乃至教师在处理各类事情的时候,要么过于激进,要么过于退让,很难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标准。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的渗入,使得事情的是非黑白不再明确。
发表于 2019-10-31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多说一句,大家对教师这一职业要么捧成“太阳下最光辉事业”,要么贬之为“吃粉笔灰的”。然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教师都是人,他在社会上,需要正常地生活,捧得高,并不意味着他能在这个社会上享有更多的资源;贬得低,他也得在这个社会上活着。在教师不得不为生活而四处奔波的时候,很难要求他们以光辉而神圣的面孔出现。即便教师愿意,许多学生也未必认同。这才是真正压死教师的最后一根稻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决这个问题,更非数日之功。

发表于 2019-10-31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致人死地的动机。杀人不一定是要刀子。

发表于 2019-10-31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老师是废了、残了
发表于 2019-10-31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有人动手打人丶打架,但用板砖狠砸至十來下,这么凶残的场面没见过。文革武斗也没这么狠!

发表于 2019-10-31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医德、师德全败坏了。法律也那样了。呵呵。
那帮卫道士,伪君子,高举道德大旗,把德云社给查封了。呵呵。

发表于 2019-10-31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老师都TM的不管事了,课一讲完,讲义一夹,拍屁股就走人。两学生打架,老师从旁边经过,两眼观察天上飞的是什么,学生打架没看见。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对镜贴花黄,老师睁只眼闭只眼,不管。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究竟在哪里?是什么人用什么理念,弄得老师不愿意管学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以前那种师道尊严,那种师生情谊,难忘的师恩,究竟哪里去了?

发表于 2019-10-31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初三的学生通常已满14周岁

发表于 2019-10-31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不会这样。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不管什么原因,这样打老师,事后会感到良心不安。除了他没良心。
发表于 2019-10-31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文字功底太次,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用词欠当还故作高深,只有看完全篇才略懂其意。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