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7903|评论: 0

茶马古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30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3.gif
          茶马古道下篇之二)·傅天文
十四、茶马古道的密境茶马古道与流光溢彩宽绰的官道不同,它是条惊心动魄曲折而难于上青天的险途,古人穿越高山峡谷飞沙滚石在岩石上凿的路,汹涌的江河在旁呼啸而过,他们越过索道,行走在万丈悬崖间的羊肠栈道,野兽、土匪出没的险径,隐伏着泥石流、滚石、滑坡的必经之地,鬼见愁的悬崖峭壁,在进退两难的大雪封山中拼搏。这条路上有着更多的是说不同民族语言的赶马人,他们中有农民、商人,也有道士、喇嘛、僧人、朝圣者、流亡者。在这条路上,很少有文人墨客的浅唱低吟,更不会有史家累牍的记载,只有一路相伴粗狂的歌声,南腔北调的民歌小调,慷慨悲凉的赶马调、情深意长高亢嘹亮的凉州情歌赶马调,他们在艰难中开拓。这条路上的过客们常在月黑风高,野兽吼叫,马惊人慌,悍匪夜袭,命悬一线中穿过;雪拥危崖马不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风餐露宿,经年辗转,望断南飞雁;夜行幽涧,鹧鸪啼血,心惊梦中人;鸡鸣晨霜月,起程星辉寒;苍山似海,雄关如铁,行路难,难于上青天,“茶客”们只能是前行。巍峨的雪峰,辽阔的草原,飘动的经幡,苍穹盘旋的雄鹰,“茶客”们坚毅目光,沁出的汗珠,沉重的脚步,生死全系呼吸间……茶马古道是途经民族最多的秘境,生态最为丰富的地域,雪峰峡谷最多的地方,最为艰险的悬崖峭壁……这里只有领略过其间甘苦的“茶客”们才能深切感受到这些甘苦茶马古道让墨客骚人往往叹而观止,望而却步。只有“茶客”们经年累月地风餐露宿,担惊受怕奔走在茶马古道间。“茶客”们在千难万险中踏遍了青山,走过了峡谷、雪原,见证了奇迹,创造了奇迹,在绝境中迎来希望,在绝境中崛起,一路跌宕起伏如歌,在沉默中沉淀刚毅,并成就了斐然的卓越,悟透了生命,这就是茶马古道!
图片3.png
  茶马古道把天险变成了通途,使天隔一方的文明古国息息相通,使山水相阻隔的各民族心与心相连,使这条畏途成为经营幸福、缔造和平、带来吉祥的文明之路。他展现出经济功能,与更深远的精神意义。这种苦难中崛起的精神,对我们这个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弥足珍贵。他也是上苍给人类设下的种种天大难题,但人类最终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坚定信念一一化解,回归天人合一的密码与意义所在,最后获得人类的信念与刚毅坚卓绝精神。
66034352ca324a80a3a84b04a7e3260d_th.jpg    6598071421750433914.jpg
十五、历史上的百务俱兴
   蜀茶行销统于大西北的陕、甘、宁、青、新疆西藏蒙古和地区。蜀的成都出西门至灌县经汶川后分别向理番,松潘两地运输:沿途山路崎岖,人力负重甚为辛苦,然而人们为了生计,人力背运者仍然很多,特别在春季,茶初上市时,商人为抢高价,常常够数十公斤茶叶即顾人背负而去。
   边茶贸易使茶商的足迹遍布蜀中产茶各地,并拉动了蜀中许多州县经济的繁荣。成都官府因茶马批验所设于斯,因之“寒燠得中,物产略备,又为水陆通衢,商贾辐凑,故蜀民乐业,百务俱兴”,成为西南茶叶走入南北的重要中转地。明人郭代《甘州纪事》诗中说甘州的茶马交易是“耗牛互市番氓出,宛马临关汉使回”。川茶叶由陕西天水分途北上,入宁夏府。
   ①川西北茶马古道的拉动经济发展:茶商盐商云集拉动西北茶叶经济的发展。由于宋王朝实行的以茶博马政策,就近取川茶往西北换马,使茶叶种植又获发展,当时成都府11州“岁产茶2102万斤”,占全国产量的60.1%。
    历史进入明代后,明为了巩固边防,明政府在四川实行茶马交易政策,主要用川产茶交换西番战马,有力推动了西北茶叶生产的勃兴,《明史·食货志·茶法》几乎全部篇幅都记载的是川陕茶叶的史事。
明王朝在川陕实行的“边茶贸易”政策,又为西北茶商在边茶贩运领域乘势而起提供了历史机遇。在中国西北部草原,游牧民族素产马却不产茶,而广大中原农耕地区素产茶却乏战马,这种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使得唐宋以来西部少数民族以马从中原换取茶叶和中原华族以茶叶从川西北部博马的“茶马交易”,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经济行为。
加强了四川与西北部地区的经济联系:边疆少数民族,食肉饮酪,茶能解油腻、助消化,所以他们对茶有特殊的爱好。茶与盐同属  于他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从而导出许多谚语,如“宁可三日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青海产戎盐,不缺盐) 广大川西北牧区 “素产马,不得茶”,他们需量要大,故大量从蜀中输入茶叶,这便为川茶在川西北的销售准备了广阔的市场。因此明人所著的《谷山笔尘》中说:“川西北饮茶不知起于何时,本朝以茶易马,川西北以茶为药,疗百病皆瘥,此亦前所未有也”。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载:“夫茶一木尔,下为民生日用之资,上为朝廷赋税之助,其利溥哉”。由此可见西部少数民族对茶叶有着巨大需求,茶叶在高寒草原游牧民族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何等重要。
    ③“茶马交易”首先扩大了茶和马的市场,推动了畜牧业和茶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其他商品的交换,高寒草原地区的牛,羊、兽皮、药材和其他农副土特产大量流入华族地区,而华族地区的绢、布、陶瓷、食盐及其他手工业品和农副土特产也大量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不但促进了当地手工等产业的发展,同时频繁的经济贸易活动,也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交流,对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社会进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西部少数民族驱以马来买茶,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既有官员,也有百姓,与华族各阶层人士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接触,这就有利于促进双方的沟通,增进理解与友谊。川西北地区的吐蕃就是通过茶马交往而愿意接受宋王朝的统治。茶马交易是以中原地区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为载体所开展的贸易活动。作为内地华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沟通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促进边疆安全与民族团结。
   ④茶马互市贸易的政治意义:茶、马互市到宋代已发展成为封建王朝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而制度化,且一直延续到清代,长达几百年之久。历朝茶马互市贸易多有责难之嫌。学界认为这项政策是封建王朝“以茶治边”的一种策略。也有人认为这项政策是对边疆少数民族施行“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的一种手段。然而,历史上的这些规定是符合商品交换原则和商品经济市场客观规律的,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欢迎和拥护,使茶马贸易得以持续开展,所以茶马互市是双方经济上的互相依赖,物资上的余缺调剂,是互惠互利的,是符合人民共同利益的。可见,茶马贸易对增强民族团结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封建王朝的巩固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⑤茶马互市的价值:今天,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自唐宋以来延续达一千多年并在汉、藏之间发挥过重要联系作用的茶马古道虽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与功能,但它作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作为今天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却依然熠熠生辉,作为汉、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纽带,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凸显其意义和价值。
    十六挖掘整理蜀中茶马古道促进经济发展
    ①蜀中应形成以茶叶为特色的的绿色产业经济带,对拉动今日蜀中经济发展的意义。历史告诉我们明清以来,在中央政府“茶马交易”政策指引下,就形成了“茶马经济”的发展道路和“茶马古道”的市场主题文化。蜀中包括汉中,在明代已成为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所产“蜀茶”已是覆盖西北部,名振全国的名牌产品,年产量达到13万斤。据《石泉县志》(北川)载,到清代中叶,各县“他无所产,唯茶充赋”,茶店百余家,拣茶工人千余,仅灌县,拣茶女工达280人,有的女工终生以拣茶为业。石泉茶经石泉(北川)茂县入西北,成为石泉主要产业,《石泉县志》所述当时的情况是“邑民昼夜治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而莫之能办”。因此“晋、秦、蜀商贾云集,尤其商业繁荣的川西北、陕、晋商旅,南来北往,沿途大小客栈都是顾客满员”。灌县是松潘茶叶入西北的一门户,川西北地区来般茶货的驴、马、牛驮,人背、担挑往来不绝”。绿叶一片带动了茶马交易,形成了北川、绵竹、什邡各县的经济带,茶叶经济成为明清时期川西北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
  现实如何振兴四川经济,让四川冲出经济发展迟滞的重围,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以实现我省经济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是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绿色四川”的发展基调是正确的,它是符合四川绿色资源宝库生态环境实际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盘活四川的青山绿水,将四川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寻找一条既能保持四川的自然原生形态又能拉动蜀中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模式。解决问题的出路只能从构建市场主题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四川应走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开发模式,古代历史的选择就是现代的参考。四川省“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四川要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突破发展”的战略部署,2006年9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四川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以绿色产业为主攻方向,依托山水,立足富民,产业推进,多元发展。阿坝州地处川西北山区地带,生态资源及环境优势明显,气候湿润,江河密度较大,森林植被繁茂,野生动植物和中药材种类较多,具有亚热带特征,以出产茶叶具有发展绿色产业的先天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俗语云,“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说明从古至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缺不了“茶”。九鼎山周边气温温和而湿润,日照短而多雾,土壤有机质丰富而松软,使茶叶嫩度好、茸毛多,芽叶内含物丰富。目前茶叶开发前景较好的有茶饮品、茶食品、茶药品、茶用品等。饮茶能解渴生津,是低脂肪,低热能的天然饮料。许多专家预测,21世纪的饮料茶食品是指含有茶叶的食品,食用茶叶比喝茶更能全面地摄取茶叶的有效成分,更有利于人们地养生延年。茶药品是指茶叶中含有500多种有机化合物,有许多防病治病的药效成分,可制出防治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炎等病症的系列药品。茶用品是指化妆品,芳香剂,防氧化剂,除臭剂等。
    ② 促进文化产业与经济产业竞相发展:围绕茶交易的经济活动和茶叶产销形成的市场主题文化,是历史留下最好的经济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全球兴起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旅游热潮中,重建“茶马古道主题文化”,形成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川西北整体市场文化印象,以拉动整个川西北绿色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引领蜀中和西南经济发展突破口和推动机的作用。
明清时期的蜀中产茶区更是全国著名的茶叶产地,其茶叶产品覆盖着整个中国的西北部地区。今天蜀中仍然保存着茶叶产销良好的蜀茶资源。如:安县有茶房茶、绵竹赵坡茶、什邡红白茶、彭县边茶、灌县青城茶、北川曲山茶、汶川漩口茶、松潘白羊茶统称“边茶”,这些县已形成有一定规模的茶叶生产基地。 蜀茶是获得“富硒茶”的产地,蜀茶的“毛峰茶”即“毛尖”、青城山的“青山绿水”、名山县的“蒙顶茶”等都是在全国叫得响的名茶品牌。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茶马古道”为主线,整合沿途各县的茶叶生产力量,培植互为犄角的西南茶名牌产品集群,克服散兵游勇互相火拼的小生产经营方式,形成蜀茶产销的规模效应和市场优势,对于带动沿道各县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况且,茶叶产销是最具环保意义的绿色产业。茶叶种植会进一步扩大蜀地绿色覆盖面积,强化蜀中的水土保持,使长江水质的无污染状态,从而增加各地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具有促使经济良性循环的作用。是一条集开发环保,保护青山绿水于一身的产业开发道路。从而可以避免该地区先污染再治理的不节约模式,产业开发应实现统筹兼顾,要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③文明通道、经济走廊:川西北连着青藏高原,高原上彩云之间,雪峰如聚,险峡雄峙,江涛奔涌,天高云淡,从万里高空俯视这一地球奇观,犹如凝固的惊涛骇浪,行走中定格的驼峰群;又像苍穹中飘落的织锦百褶裙:莽莽森林形成了墨绿的底色,连绵雪峰织成了圣洁的白缎,纵横的江流勾勒出动人的经纬线条,散落其间的湖泊好似在高原系饰其上的珍珠,闪耀于大地之间。这里的每一种颜色都蕴涵着动人的神话传说,每一个褶皱隐藏着深厚的民族记忆。千百年来,国人一直视这一区域为天界神川,隐喻着文化的边界。那高原迥异的生活习俗、彻骨的严寒、强烈的紫外线,挑战着人类的极限,不少人视为畏途。穿越过极限地域的现代人成为一种炫耀的资本,尤其是徒步更是成了英雄壮举。川西北绝非是生命禁区,文化孤岛,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有一条久远神秘的遗存,它印证了中华文明与西北高原乃至印度文明两大文化圈的交流。正是这条古道,在地球第三极,在生命禁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文化奇观、信仰高峰;正是这条古道,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族群、不同信仰的人们声气往来,息息相通,成就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共荣共存的多元宗教,互通有无的商贸经济;正是这条古道,使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紧紧相连,并延伸到内地与国外,成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动脉、文明通道、经济走廊。这就是茶马古道!
挖掘整理蜀中的茶马古道文化精品:岁月悠悠,马蹄沉沉,成都,灌……这段“古道”似乎已经尘封于历史记忆中,但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明碎片,至今仍在历史天空闪烁着深邃的文明光芒,散发出无穷的人文精神、文化魅力。这种历史魅力可从它串起的地名中就可感受得到:成都、灌县、松潘……西宁、拉萨、加德满都、加尔各答……或穿越西北戈壁、中东沙漠到达天方;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运输工具是山地之舟----骡马,再由沙漠之舟----骆驼;或从野象成群的热带雨林到“千山鸟飞绝”的莽莽高原雪域,一座神山连着一座神山,一条大河连着一条大河,一座古城连着一座古城,一个民族连着一个民族……这里信仰如高山仰止,生活如云海般自在;这里鲜花四季常开,真诚自然流淌。再造中国“茶马古道”的市场主题文化中,展现富有浓郁西南特色的“茶马文化”吸引世人的眼球,形成风格独具的“茶马文化”旅游热线,展现西南秀美的自然、人文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有整体性推动力。西南自明清以来就形成“茶马文化”的历史遗风,西部藏羌古朴的幽闲风貌,藏乡羌寨的“药茶文化”,而且古道途径之处人文景观内涵丰富,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所形成的众多名胜古迹,蚕丛文化、夏禹文化、青城山道教文化,松州城墙遗址等,都有利于文化旅游业的开发。极具历史人文资源。以“茶马古道”为主线,将这些文化遗产整合起来,形成串珠般的藏羌文化特色,就会给藏羌的青山绿水赋予更加浓郁的人文色彩,使岷山的苍山滴翠与长江的渔舟晚唱交相辉映,使长江夕照的自然景色与藏羌歌庄飞扬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烘托出一幅极具吸引力的巴蜀文化场景。并以市场主题文化吸引全国的旅游者,使人们在巴山蜀水的人间美景中真正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这种“茶马”文化便会带动古道沿途各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贵州有“贵州印象”、江西有“红色旅游”、云南有“云南歌舞”川西北都具备,他们为我们开发山区经济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只要经过我们努力,重建川西北的茶马古道文化,无疑会在全国旅游市场主题文化构建中增添浓重的一笔,以川西北“茶马古道文化”的整体映象而列入中国市场文化之林。对茶马文化的挖掘,整理可填补川西北地区无茶马古道文化的空白,不但不会影响川西北茶马古道的地位,相反还会丰富中国茶马古道文化,完善中国川西北部茶马古道文化。
⑤向海外传播中国茶叶文化,据最早史料记载,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商人在南与东南亚,北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交易。西南茶马古道的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多公里;另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旬、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800多公里输出茶叶。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历史已经证明,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茶客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和伟大。不仅如此,藏传佛教在茶马古道上的广泛传播,南行促进了滇西南的纳西族、白族、藏族等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沿途一些虔诚的艺术家在路旁边的岩石和玛尼堆绘制、雕刻了大量的佛陀、菩萨和高僧,还有神灵的动物、日月星辰等各种形象。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艺术造型为古道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种精神上的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历经岁月沧桑一千余年,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沿途各个民族,发展了当地经济,搞活了商品市场,促进了边贸地区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沿途地区的艺术、宗教、风俗文化、意识形态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的修通,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驼铃声远去了,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也消散了。然而,留印在茶马古道上先人的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对远古千丝万缕的记忆,却幻化成华夏子孙一种崇高的民族创业精神。这种生生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雕铸成一座座永恒的丰碑,千秋万代闪烁着中华民族的荣耀与光辉。
    十七、茶马古道——川西北地区经济大繁荣的动脉
  从遥远的古代至开放的唐代,直至19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一直存在着鲜为人知的道路,它由中国大西南横断山脉东侧的云南和四川的岷山脉脚下茶叶产地出发,以人背、马驮这种最原始的运载方式,穿越岷山山脉以及岷江、向西北延伸,蛛网般覆盖了中国最大的川西北高原,最后通向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南亚次大陆。随着茶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茶马互市的开展,这条道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马古道,这就是古代交通动脉。茶马贸易,是以中原地区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为载体所开展的贸易活动。作为内地华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沟通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一千多年来,茶马古道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藏区,又将雪域的山货特产运到内地,就在民间运输的同时,这条遥远而无比艰险的道路更成为宗教文化以及沿途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它不仅是连接多民族的经济文化纽带,也成了人类为生存所激发非凡勇气和所作出的超常努力的象征。“茶马古道”是川西北至藏东南历史上茶马互市所形成的一条驿道,在这条古道上,集中了中国最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若茶马古道旅游展开,他完全可以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绝品。茶马古道旅游开发可作为区域联动开发战略的内容之一,应写入全国“十五”旅游发展规划中。   
  1.茶马古道在川西北地区有着岷江、涪江、大渡河、高山峡谷、神山圣水、地热温泉,野花遍地的牧场、炊烟袅袅的帐篷,以及古老的宗教仪轨、藏传佛教寺庙、塔林、年代久远的摩崖石刻、古色古香的巨型壁画,还有色彩斑斓的风土民情,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旅游资源。
   2.茶马古道是川西北地区自然与人文旅游的一条重要路线,这条重要路线的自然奇观,人类文化遗产,古代民族风俗痕迹和数不清道不尽的缠绵悱侧的故事,大多流散在茶马古道上,它是历史的积淀,蕴藏着人们千百年来的活动痕迹和执着的向往。
   3.茶马古道穿过川、甘、青进入西藏之间的民族走廊地带,是边去多民族繁衍休生养息的地方,更是多民族演绎历史悲喜剧的大舞台,存在着永远发掘不尽的文化宝藏,值得人们追寻和体味。
   4.茶马古道上的旅游是回归自然之旅,是人与自然和谐之旅,是都市人的精神之旅,也是探险家们发现之旅。
   5.茶马古道旅游开发是全方位的,首先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诸如交通和运输设施、满足食宿需要的宾馆饭店建设、用电用水和安全保障等,同时大力开发旅游产品,从而带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使川西北地方的经济活跃起来。   
    茶马古道与现代社会潜力和经济价值:茶马古道起于川中盆地首府成都,临近周边大都市,南临大小凉山,北依秦岭关中平原,东连重庆。西接都江堰,从喧闹的市区出发驱车数小时可置身于深山密林、鸟语花香、潺潺溪流的九寨、黄龙仙境,一洗都市的喧闹与浮躁。蜀中诸多的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了蜀中独特的旅游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我们要借助历史文化之神韵,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和地方民俗风情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层次。让川西北各地所有的历史文化优势和秀丽山水风光,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与山水休闲旅游资源,展现在一系列特色旅游路线上,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谱写 茶马古道青山绿水之新诗篇。
   川西北自然与人文旅游的自然奇观、人类文化遗产、古代民族风俗痕迹和数不清、道不尽的缠绵悱侧的故事,大多流散在茶马古道上。它是历史文化的积淀,蕴藏着人们千百年来的活动痕迹和执着向往的追求。川西北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让茶马古道上的旅游成为自然之旅,人和自然和谐之旅,都市人精神之旅,也是探险和发现之旅。保持原生状态为前提下挖掘川西北丰富的人文景观,使川西北“茶马古道文化”的内涵在于“古”,离开了蜀中以茶叶种植和产销为内容的古代原生状态,这种市场主题文化就没有任何重建的意义。要以古树、古茶、古镇、古路、古歌给人们提供“茶马古道文化”的基本品位。这种文化重建更有利于保持川西北的人文自然环境,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一片群山苍翠,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人性恬息的发展空间,这也是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的结合。当今人们的经济改善假日增多,给旅游奠定基础,无疑要探讨我们华夏历史,我们华夏值得自豪的文明历史极其丰富的,茶马古道就是历史的见证之一,它具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双重价值。
蜀中“茶马古道文化”有很强的开放性。自明清以来的茶马古道,从成都到灌县经汶川、茂县直趋松潘,再从松潘、走草地、达青、甘直到兰州与丝绸之路相衔接,又经甘、凉诸州到乌鲁木齐,然后经伊犁绕天山达于中亚、西亚直到罗马。这也是明清以来长期为西北商人垄断经营的“茶引官道”。重建川西北“茶马古道文化”,自然会使蜀茶文化走向中亚、西亚,与中东和欧洲相连接。因为饮茶在伊斯兰教国家中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茶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让中国四川的“茶马古道文化”充分展现出他的开放性质。
茶马古道旅游全方位的开发,首先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诸如交通和运输设施,以及要满足食宿需求的宾馆饭店建设、用电用水和安全保障等,同时大力开发旅游产品,让旅游产品留下不虚此行的美好念想,从而带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使西南和川西北地方的经济活耀起来。让实业金融家尽量扶持龙头企业,实施项目带动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龙头企业对旅游产业拉动作用不可低估。
旅游线上的绿色产品“茶”,品牌繁多,包括蜀中“毛峰”、“蒙顶”、“青城”“石泉”等20多个品牌,但均产量较小,力量分散,品牌混乱,再加上加工技术不规范,造成市场竞争力差,占有率小;如果发展像浙江龙井,福建铁观音等龙头企业,为小厂家提供技术帮助、资金支持,市场信息,发挥品牌效应,就可增加本地区茶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建议政府制定绿色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减税免税,财政贴息,信贷支持,产品流通,土地流转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帮助绿色龙头企业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切实解决贷款难,解决用地难等问题。同时应培育一批新的绿色龙头骨干企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重点支持,全面推广,搞大搞强龙头企业,再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甚至该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真正达到企业增效,人民增收,区域发展的目标。
十八、茶马古道旅游开发的机遇
a.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
  b.我国加入WTO为川西北旅游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会
  c.西部大开发为川西北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茶马古道的现代化设施,公路干线的修筑,替代过去“茶马古道”的功能。   
2.“高速公路、九黄机场”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空地”立体的现代“茶马古道”。
3.昔日茶马古道在云南、四川与藏区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通过人力、马帮的运输,将川、滇的茶叶得以与藏区的马匹、药材交易。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通道,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地位。然而,在专家们眼中与“丝绸之路”不等同重要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受到世界的学者、专家们关注,争相研究,并引发旅游热潮的时候,在丝绸之路已名满天下的时候,茶马古道却倍受冷落,默默地隐藏在深山密林之中。”在时光荏苒中沉寂了许多年。随着我国现代化交通的日益发达,茶马古道早已被“国道”所代替。而今研究茶马古道的专家学者来说,茶马古道的沉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的偏远艰险亦是衰落的重要原因。虽然沉寂多年,但今日茶马古道“热”起来并不是没有它的理由,“茶马古道是中华民族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茶马古道本身的历史、文化韵味、沿途羌村藏寨的、风光、民俗、文化差异,就能吸引不少人。” “以茶文化为主要特点,茶马古道成为了一道文化风景线。”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他伴随茶马古道而生的马帮文化、藏茶文化、商贸文化,因茶马古道得以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现在,茶马古道文化,对旅游爱好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这正是:
纯茶本无润,真水无色香,润香期待纯真聚,意浅道幽深,淡颜似平俗,高雅缘自浅淡成。
    碧野天湛蓝,山青水更碧,鸟语花更香,虎啸伴龙吟,共建和谐生态路,共吟中华茶道歌。
鑼傛澗閬 IMG_1476_看图王.jpg psb_鍓湰.jpg
(茶马古道全篇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