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667|评论: 1

《中山陵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山陵赋
(以“革命先行”次韵)
         (成都)朱 醴
辛亥洪涛,神州鼎。光复汉家,华夏完璧。拯民族于共和,载殊勋于史册。中外奔走,身心分担劬劳;南北和谈,干戈化为玉帛。演讲著述,展忧民之胸怀;方略大纲,出治国之长策。军阀连年混战,民国危在旦夕。轮渡北上,京华作客。奈何天不永年,徒遭病厄。回救无术,人天永隔。巨星陨落,顿失显赫。
至若大典治丧,万方崇敬。衣冠整严,碧云掩映。神州浮沉,南风刚劲。北伐冲锋,将士用。幸有金瓯复完,四方归政。国府威严,掌权握柄。和睦千家,乂安百姓。看四海之升平,得宇内之共庆。擘画陵基,方案同竞。穷建筑之宏伟,探堪舆之究竟。能人夺标,佳者得聘。木铎警世,百代犹诤。浦口鸣笛,灵榇恭迎。
遥闻高台礼炮,震慑心田。余音渺渺,敬意拳拳。党国政要,扶灵当。元首致祭,荣耀无边。牌坊高耸,碑亭俨然。歌台而出音韵,琴声而彻云天。孝经墨迹,鼎炉香烟。门楣挺柱,碧瓦覆沿。青天白日,穹顶高悬。仰坐像之肃穆,叹姿容之端严。安详卧像,气色如鲜。
倏忽烽烟抗战,国府西迁。日寇进逼,城池俱燃。空前屠杀惨案,顿如地狱深渊。民族苦难,风雨八年。还都之日,胜利凯旋。转眼而起兴衰,回望沧海桑田。仓皇南渡,波涛浮船。
其后国宾常来,致敬流连。敬诚似火,巨笔如椽。偏遇红色惊怖,浩劫弥天。文物被掠,伤痕难痊。痛惜后者,愧对前贤。
幸有拨乱反正,四海承平。人世起落,风云纵横。天地往复,日月经。重生金陵王气,瑞霭浩荡满城。龙盘虎踞,海晏河清。晨钟暮鼓,玉振金声。有同志之努力,望革命之功成。奋斗前路,复兴征程。计八方之平顺,图四海之康宁。历千秋而弥久,经万世而垂名。
注释:
辛亥:1911年辛亥革命。
鼎革:易经两个卦名,寓意改朝换代。
南北和谈:武昌起义之后,南北对峙,举行和谈。
演讲著述:孙中山先生著述有《三民主义》等。
方略大纲:孙中山先生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全文镌刻于享堂四壁。
轮渡北上:1925年孙中山先生取道上海、长崎、天津,前往北京与段祺瑞交涉。
人天永隔:孙中山先生逝世于1925312日。
碧云掩映:孙中山先生灵堂设在和平公园(今中山公园),今为中山堂。后停放西山碧云寺。
金瓯复完:1928年,张作霖出关,国民政府收复北平。
木铎警世:中山陵竞标最终方案为木铎形,寓意唤起民众。
歌台:音乐台。
孝经:孝经鼎,其下瘗埋戴季陶之母亲笔书写的《孝经》一部。
屠杀:19371213日南京陷落,日寇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人遇难。

timg (1).jpg
timg.jpg
u=247800271,3642966808&fm=26&gp=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3-9-23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龙山人中华世纪坛赋书法长卷




重龙山人《中华世纪坛赋》书法长卷



重龙山人创作并亲笔手书的《中华世纪坛赋》书法长卷,行书,尺寸1*20尺,还有隶书、楷书、草书。















资中文史:资中人致函邓小平






资中文史资料:资中人与世纪坛
                          大  平



说起中华世纪坛,好像与资中相距遥远,其实,世纪坛与资中人却有着不解之缘。
这是为什么呢?
这还要从1992年的南巡说起。正是这一次石破天惊的划时代的行动,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1992年7月,资中山人曾经致函邓老,赞扬南巡谈话,信中说“南巡谈话顺天应民”,对于中国具有历史性意义,并建议“世纪之交当筑坛以庆”。
北京老人接到信件,颇为高兴,信件引起高度重视,在内部发表,赢得广泛共鸣,于是老人首肯并指示照办。北京将原有的中华世纪墙增加坛形建筑部分以及日晷造型,改名中华世纪坛。指示有关部门选址建设,终于在1999年完工,举行了盛大的迎接新世纪的活动。
信中没有对筑坛取名,也没有探讨选址问题,后续工作均由北京方面具体实施的。工程规模较为浩大,超出了建议时估计300平米的预想,最后达到了35000平米。
信的最后一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万岁”,在20年后正式流行,成为中国梦的主题。
事实证明,资中山人预见的南巡的意义,是在于使中国摆脱了CX式的全民贫困的深渊,走上了真正的富强,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南巡之举确实够得上祭天昭告的规格。资中人的远见卓识,得到了历史的验证。
2023年,资中山人作《中华世纪坛赋》,予以纪念。
资中人的信件,存中央档案馆,也是资中文史资料的一段历史钩沉。











附录






重龙山人《北京五十赋》之中华世纪坛赋





七  古
中华世纪坛赋
朱 醴


一封书信九重天,肇启中华世纪坛。
南巡一路破荆棘,神州不畏倒春寒。
顺天应民载历史,筑坛昭告万世安。
老人颔首露微笑,京畿寻址逐处看。
七载功成跨世纪,六龙回日玉雕栏。
壮丽巍峨接云起,恢弘绮丽成大观。










中华世纪坛赋(并序)
                             朱  醴








1992年7月17日,资中山人致函邓公,赞扬南巡谈话“顺天应民”,建议“世纪之交当筑坛以庆”,得到应许。当局遂改北京规划的原中华世纪墙为世纪坛,特意增加坛形建筑及日晷造型,果于世纪之交竣工。此即中华世纪坛缘起之远因。
信中的最后一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万岁!”,颇得赞许。后遂逐渐成为常用语。





民族之宝,天地之坛。日月中土,风云大观。愿风调而雨顺,祈国泰而民安。………………

……………………

……………………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