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巴中一乡镇戏迷自费办起川剧团,首场演出居然爆满……
2019-08-08 17:30
新闻来源—— 《巴中新报》第64期04版 敬请关注! “蜀戏冠天下” 川剧曾经是川人最喜欢的民间艺术 也是四川最响亮的名片之一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川剧渐渐没落 曾经伴随着无数人几十年人生风雨的川剧艺术 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 但在南江县长赤镇 却有这样几个票友 拿出自己的积蓄 让已经在长赤静谧了几十年的川剧之音重新响起 ……
甜 天天都有川剧看 “今春扶贫政策好,国泰民安福气高,农民都把福来享……” 8月7日,在南江县长赤镇禹王宫,全木架结构的戏台上,长赤镇川剧团的团员们画着精致的妆容,身着各式戏服,在乐师的伴奏下,表演着他们自己改编的传统剧目《张浪子嫁妈》。院内石阶上和空地上都聚满了人,欣赏着台上的演出。
这个团的团长名叫唐顺远,他同时也是团里的一名乐师,数十年前,也跟这些观众一样,是个爱听戏的“戏迷”。退休后,回到老家长赤镇,唐顺远也依然坚持每天要听一出戏,“仿佛这样生活才充实”。 苦 当年盛况不复存在 然而,不知从哪天起,唐顺远以前每天必听的川剧之音“消失”了,当年的盛况也不复存在。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那些场景,一直想要回味那种“甜”。
2014年,唐顺远和另外一个“票友”李永春决定要组建一个川剧团,“没人演我们就自己演”。就这样,两个人在炎夏骑着一辆摩托车,到南江县九鼎、和平、红光等乡镇寻找当年的川剧艺人,邀请他们“出山”。 一个月后,两人终于邀请到了张群香、何翠华等几位专业演员,并用自己的积蓄购置了一些常用的道具和服装,这个“草根”川剧班子终于组建了起来,名字就叫“长赤川剧团”。
酸 只为守望那段川剧情 由于没有场地,班子最开始只能在团员家里排练。排练时间长,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就短了,很多团员都遭到了家人的埋怨;邻居不理解,觉得排练时的声响惊扰到了自己,没少上门找麻烦……提起剧团刚刚组建时的辛酸,唐顺远唏嘘不已,但他们凭着一腔热情,都坚持了下来。 三个月后,他们接到了第一次正式演出邀请,在一场寿宴上进行祝寿演出。“那场演出,得到了寿星和所有观众的好评。”唐顺远说,团队的首演成功像是给他们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让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就这样,他们一边加大新戏的排练强度,一边招收团员,一边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目前,川剧团有固定团员17人,几乎能满足所有常规戏的演出要求。
今年32岁的姜丽蓉是一位全职妈妈,父亲一直喜欢听川剧。在一次乡镇文艺演出中,她看到了长赤川剧团表演的川剧,这也是她第一次看到实景川剧演出。从小就喜欢跳舞的她主动报名加入了川剧团,跟着师傅学习川剧,到目前,她已经能演出几十部戏了。在她看来,川剧最难的还是唱的部分,“一时半会儿学不到精髓”。 那名7岁的小女孩名叫康芯蕊,是团里最小的演员,她爷爷是这里面第一批团员,无论平时在家里练习或者是集中排练,她都跟在身边,耳濡目染,自己就学会了很多段戏,目前已经参演过两次正式演出。
非议 你们就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 团员 我们是真正的爱好川剧,我们想用自己的行动让川剧艺术得以传承。 面对非议,团员们更多是用行动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从剧团成立至今,他们已经参加过上百场次的公开演出,成为南江县“戏曲进乡村”的固定成员。 目前,他们正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排练新节目,希望在“十·一”国庆节的时候演出献礼。
编 辑:冉 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