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84|评论: 2

杨炳文:“民转公”与我擦肩而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9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转公”与我擦肩而过

杨炳文


    民办教师要转为公办教师,在那个特殊年代真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在我的记忆中,1966年至1978年,只有两次充实公办教师队伍的机会。一次是转代课的,一次是“掺沙子”(将出身好的有文化的吸纳为公办教师加入知识分子成堆的教师队伍,邛崃全县共91人)。
    1972年刚放寒假,新民公社中心小学校长谢树全找我单独谈话,仔细询问我当年的钱粮大队全兑现了没有,并叫我马上写一份个人简历及家庭成员、社会关系材料。
    校长是何意?写这些有何用?我没有问,也不便问。
    1973年春季开学了,我隐隐约约听说,新民公社经过多次争取,县文教局特批同意转一个民办教师教中学,新民公社党委、革委会一致推荐了我!
    原来如此!这真是天大的好事!作为异乡人,能如此幸运,怎能让我不兴奋!
    我的兴奋点有两处。第一,新民公社的民办教师中,有初中生高中生,党委、革委会唯独选中了我,这是对我的器重和信任。他们推荐我也不是无缘无故。在新民乡有两个“子”很出名:笔杆子杨炳文、嘴壳子杨明文。我的教学水平也数一数二,1972年全公社统考,我所教学生平均分语文第一数学第二。第二,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全县无先例,意味着我的身份将发生天大的变化,由风雨飘摇的民办教师(随时可能被解雇)到端上铁饭碗成为令人艳羡的正式教师。
    但我的兴奋很快变成泡影。那时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入团、入党、参军、工作都要讲成分讲出身。
    我的家庭成分是“城市贫民”,但父亲的个人成分是“旧官吏”。父亲解放前当多大的官?最高当过眉山县文教局科员、邛崃县火井区公所区员,不如今天的县属局里的科长!但父亲的这一身份,却使我入团参军当飞行员的梦想一次次破灭!
    新民公社派掺沙子进入教师队伍的杨绍兴(转业军人、共产党员)等2人到水口调查,找到水口革委会办公室主任周德生,周德生说我家解放前住在水口场上,让杨绍兴先到一大队找干部了解。那天水口适逢赶场,杨绍兴好不容易在饭馆找到正喝酒的大队干部严登高。严登高醉眼朦胧地说,他父亲解放前在乡公所当过师爷,他爷爷奶奶外爷外婆好象是眉山的,解放前干过啥子我也不清楚。
    政审材料无法弄齐,加上我父亲的历史问题,杨绍兴只得空手而归。杨绍兴返回后向党委作了汇报。不说政审材料不齐,就凭我父亲“旧官吏”身份我也与转正无缘,新民公社党委也无可奈何,爱莫能助。后来新民公社只得求助文教局。文教局随即安排知青熊正华来代课,一月后转正。
    我那时20出头,还未恋爱结婚,正是追梦的青春岁月。转正落空了,遭此挫折,我心灰意冷,垂头丧气,茶饭不思,彻夜难眠,有天蹋下来的感觉。天大的好事与我擦肩而过,我在同事中已抬不起头,在新民公社已站不住脚,我度日如年!,
我怪谁呢?怪父母?怪出身?啊!这些岂能由我选择!
    1973年暑假,水口中学吕云辉校长及水口11大队支部书记王国礼通过多方协调,把我调回家乡水口(水口火井学校同属一个区财经季守丹负责,直接将我的民办教师国家每月6元补贴由新民转到水口)。
    我离开了梦开始的地方,离开了工作5年的第二故乡,离开了淳朴的山民和可爱的学生,心中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7-2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英雄多磨难,经历的曲折多了人才会变得更加坚强,从容自信!

发表于 2019-7-29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想到杨老师还有如此经历,生不逢时啊。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