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371|评论: 4

[四川手机报] 江西被三伏贴灼伤儿童最小的仅11个月 专家:含强刺激性物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7 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涓変紡璐

鐏间激1.jpg

7月16日晚,江西省儿童医院通报称,经查,7月12日至13日,该院共进行“三伏贴”治疗儿童881人,其中7月12日接受治疗儿童中92人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均已接受后续治疗。

7月17日,红星新闻从多名被灼伤儿童家长处证实,据不完全统计,7月13日,在江西省儿童医院进行“三伏贴”治疗后,有至少27名儿童被灼伤。粗略计算,截至目前,在此次事件中,被灼伤儿童总人数已增至119人。最小年龄仅11个月,多人未满2岁,大多3至5岁。

据江西省儿童医院中医科消息,17日下午,该院邀请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专家对被灼伤儿童进行联合会诊。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专家对处方成分仍在论证中。

一个月前,江西省儿童医院宣称,“三伏贴”对这类孩子效用最好: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恢复期)、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小儿反复感冒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厌食、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等;亚健康,如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四肢寒凉怕冷等。

多名家长称,被灼伤儿童多集中在7月12日,“13日,医院改配方后继续贴,部分孩子被灼伤,14日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7月13日,吴敏(化名)曾带着5岁的女儿和2岁的儿子去江西省儿童医院贴“三伏贴”。

吴敏回忆,女儿喉咙处被粘一块、背部四块、腿部两块,儿子背部四块、腿部两块,医生称,需粘贴2至4小时。“三四十分钟后,女儿说脖子疼,马上就撕掉了,粘贴处呈红色,其他地方没发红,粘了一个小时多一点就撕掉了。直到晚上,粘的地方都没有什么问题。但第二日早晨发现,粘药处发黑且有破皮。孩子们很痛,都哭了。当日下午,儿子贴药的地方全部起了水泡,之后水泡越来越大。直到现在都不肯让人碰,擦药也不让,女儿也是。”

子咳嗽,想增强他们的免疫力。医生说要连贴3年才有效,去年没事,但今年却被烫伤了。”

多家医院在“三伏贴”预约通知中称,如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对药物过敏者,发热患者,贴敷前皮肤有损伤以及皮肤长有疱,阴虚火旺者,孕妇以及2周岁以下婴幼儿等人群都不建议做三伏贴治疗。但江西省儿童医院宣称“三伏贴”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

7月17日,有家长告诉红星新闻,发现粘贴处起泡后,他们曾向医院咨询,但医生称,“这是正常现象。”随着被灼伤儿童增多,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接到投诉后,即派专家前往调查论证。

网友质疑“三伏贴”对症数十种疾病

2019年“三伏天”从7月12日起至8月20日止。“三伏贴”从每年初伏开始,中伏、末伏各敷贴1次,共敷贴3次。

多家医院宣称,三伏天是一年内最炎热的日子,人体阳气最为旺盛,此时人体腠理疏松,皮毛开泄,顺势就势摄取阳气,逐邪外出,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不同穴位上,通过药物和经络、穴位的多重作用下达到助阳气,扶正气,祛除体内沉疴寒冷之宿疾,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

由此,多家医院推出“三伏贴”。

但冬病夏治的“三伏贴”屡屡引发争议。有网友质疑,究竟是什么样的神药,可以同时对数十种疾病“效用明显”。

据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公开资料显示,“三伏贴”中常含白芥子、细辛、斑螯(máo)、毛莨(làng)等药物。白芥子含白芥子苷,细辛含黄樟醚,斑蝥含斑蝥素,毛莨含原白头翁素,均可成为强刺激性物质,接触皮肤后,会产生化学性灼伤症状。

专家:“三伏贴”中含有强刺激性物质

“三伏贴”的前世今生如何?

知名健康博主、某三甲医院副院长@棒棒医生 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称,被灼伤不是驱寒、不是祛湿、也不是排毒,主要是因为“三伏贴”中含有强刺激性物质。

@棒棒医生 称,一般老百姓以为“三伏贴”有上千年历史,但其实不是,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三伏贴”唯一见载于1695年的《张氏医通》。而且,那时候,“三伏贴”的用法与现在不同——之前涂抹,现在粘贴;之前的适应症只有冬天的哮喘,而现在,宣称适应多种疾病,涉及儿科、妇科等;之前疗程一年,一个伏天,现在是三年。

“2004年,‘三伏贴’与红薯、泥鳅、绿豆等养生大法一起兴起。”@棒棒医生 告诉红星新闻,之后,才有了对“三伏贴”的相关研究。

在@棒棒医生 看来,目前所称“三伏贴”的疗效只是凭感觉,并无科学数据或相关研究支撑,“对疗效的判断,需比照、观察及临床研究,必须严谨。不是说‘三伏贴’没有效果,而是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它有效。试想,全国各地经纬度不同,南北多差异,但为何‘三伏贴’在全国通用?如果真有效,是不是三伏之外的其他时间也有用?而且,为何全国通用的‘三伏贴’在各医院用法甚至成分不同?它不是药品、不是医疗器械,也非保健品,那它是什么?”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信息,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曾要求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加强对“三伏贴”应用的监督管理,对存在操作人员不符合要求、应用不规范及夸大宣传效果等不规范行为的医疗机构予以处理。

====================
7月16日晚9时,据江西省儿童医院消息,7月12日至13日,该院用“三伏贴”共治疗儿童881人,其中7月12日接受治疗的儿童中92人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均已接受了后续治疗。(此前,红星新闻进行了相关报道:在江西省儿童医院贴三伏贴 多名儿童被灼伤)目前,江西省儿童医院已暂停“三伏贴”治疗项目,“下一步,我院将全力做好“三伏贴”治疗儿童的后续随访和诊治,并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做好专家论证和原因分析工作。”

江西省卫健委方面告诉红星新闻,目前,相关专家仍工作中,主要就不良反应原因展开调查论证。同时,江西省儿童医院一直在全力开展对不良反应儿童的后续治疗和监测工作。

红星新闻从江西省儿童医院了解到,该院“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于7月12日正式展开。但当日上午,即有家长陆续反应在接受“三伏贴”治疗后,部分儿童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

2019年“三伏天”从7月12日起至8月20日止。三伏贴一般在每年初伏开始,中伏、末伏各敷贴1次,共敷贴3次。

活动开展前一月,江西省儿童医院就曾发表《【速抢】三伏贴即将开始火爆预约·亚健康/体弱多病/的孩子快来》文章,接受预约。在这篇文章中,江西省儿童医院宣称,三伏贴对这类孩子效用最好: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恢复期)、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小儿反复感冒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厌食、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等;亚健康,如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四肢寒凉怕冷等。
三伏贴不是"万能贴",盲目跟"贴"后果严重!尤其是孩子
三伏天是人体毛孔开放程度最高的时节,此时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贴敷,所贴药物最容易经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生病的地方,从而减轻发病程度。孩子由于脏气清灵,肌肤薄嫩,贴"三伏贴"较成人疗效更佳。

威海市中医院儿科副主任 邵梦洁

“三伏贴治疗小孩疾病,主要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冬天比较容易感冒、发烧、咳嗽还有一些消化不良,厌食的孩子,冬天比较容易发作。在夏天的时候,三伏天最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来做三伏贴,能起到调节脏腑功能温阳益气 。”

孩子贴完三伏贴后,家长应密切观察贴药后孩子的表情及贴敷部位皮肤的变化,大约每半小时查看一次。如果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痒感,属正常反应;如果皮肤出现剧烈疼痛、红肿等现象,应揭掉药贴。

“一般两岁以上,因为两岁以下的孩子皮肤还是特别嫩的,我们不建议贴。”

另外,如果孩子出现"实热"的症状也是不能贴敷的。比如长口疮,舌苔比较重或者感冒有些发烧等,这时候身体处于发热状况,而药物本身是温热的,这时贴敷会引起身体不协调,导致疾病发作。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2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7-17 08: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可能是用了中药白芥子的反应,这是正常反应,只是多给患者提前交待清楚。

发表于 2019-7-17 19:0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7-17 21: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屈胚锄 发表于 2019-7-17 08:23
这可能是用了中药白芥子的反应,这是正常反应,只是多给患者提前交待清楚。

的确是正常现象,我只是搞不懂小朋友贴这个干啥。难道火不旺?

发表于 2019-7-18 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