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095|评论: 4

[民生杂谈] 大学生多年抑郁跳河之后,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重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6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看到一个通江籍大学生在上海跳河自杀的新闻,通过跳河男生留下的遗书知道这个男娃为独生子,幼年丧父,是母亲一人带大。在新闻下面的评论里面看到有很多人在批评这个男娃白白辜负了母亲的抚养,死晚了,拖累了他的母亲这么多年(他母亲独自一人将他由小学五年级抚养至大二)。但是看完他写的遗书,我有的只是满满的心疼。(还有一些对于学校心理教育的的反思)
Opera 快照_2019-07-16_142853_www.mala.cn.png

       看完了男娃留下的长文遗书,发现这个男娃已经独自与抑郁症抗争了多年。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对周围一切事物失去兴趣;持续感到焦虑不安;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此外还有失眠、早醒、睡觉不安稳、不踏实等症状而这次跳河自杀的男大学生基本上是满足以上症状的。在他发布在QQ空间的遗书里面,他提到他之前已经多次产生自杀念头,最早的一次还是在高中(他梦见自己站在圆形水坝上,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跳下去就可以了结了,别人不会知道,也不会伤心)。
Opera 快照_2019-07-16_143132_www.mala.cn.png

(遗书内容)

       并且自从读了大学就对周围一切失去兴趣,(虽然也会准备会计资格考试,但是知道自己用不上也没有认真去准备,知道英语四六级很重要,但是也不想去考),唯一能引起他兴趣的只有骑车和钓鱼,但是在朋友邀请自己去家里钓鱼时,还是拒绝了。此外在他的遗书中,一直透露着一种浓厚的自责感,在他看来,他的人生经历没有那么的“惨”,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完全是因为自己有病,就因为这样,男生觉得自己的事情并不是很大,自己不快乐,自己想死也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不需要别人来拯救,不需要外界的干预。是自己对不起亲人朋友的关爱(尤其是对不起母亲)。
Opera 快照_2019-07-16_143325_www.mala.cn.png

(遗书内容)

       抑郁症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患了此病的人,往往在人前一副“我没事,一切都好”的样子,其实内心早已千疮百孔。自己有病,却不愿向他人提及,反而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正在承受的巨大的精神折磨。生与死的距离,就在患者的一念之间。很不幸,这位男生最终没有战胜病魔,涛涛江水带走了他年轻的生命,但是也留给我们一些反思。
u=703412704,3280421405&fm=26&gp=0.jpg

      在我看来,这个通江籍男大学生多年抑郁跳河自杀背后,显示出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去年九月在峨眉山金顶跳崖的新闻主角就是一位患抑郁症的21岁女大学生,还有一些大学生犯罪事件,如吴谢宇案,马加爵案等)。


       以个人体验来说,我周围大学生患抑郁症(或者有抑郁症症状)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大二以来,身边已经有好几位同学因为患轻度抑郁而休学。(这个真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容易抑郁是有其特殊的原因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唯一的目标就是在高考中取得胜利。为了应付高考,大部分中国中学学生的时间都是花在做题练题上,而初中到高中正是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的时期。但是被题海淹没的中学生们却失去了自我发现的契机和支持。一旦进入大学,完成了家长老师设定的高考目标。一种失去人生意义的虚无感就弥漫在大学生中间,目前在大学生中很流行的“宅文化”和“丧文化”也是根源于这种人生目标的丧失或者错位。
u=4084762444,2866596875&fm=26&gp=0.jpg

        此外,很多人都是在读大学时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背井离乡和集体生活,生活环境的巨大转变,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再加上大学里面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那么紧密,同学之间也没有很多的相处机会。相处最多的应该就是寝室室友了,但是很多大学生与室友相处的都不是那么融洽。如果再加上有些人不擅长社交,心思又比较敏感细腻(爱多想),那抑郁症就很容易找上大学生了。
u=4197441354,744635192&fm=26&gp=0.jpg

       在这一过程当中,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而且可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大学可以开设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的课程,普及一些常见心理疾病的症状,让患病的学生可以在患病初期就确认自己是患上了心理疾病,而不是误以为自己就是别人口中的矫情。使大家对于心理疾病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而不是羞于启齿。也可以通过有关课程向学生提供一些心理咨询的渠道(很多学校可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室,但是学生不一定都知道)。在课程中,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新的人生目标,不至于陷入失去人生意义的漩涡。就这一点来说,这门课程开设的越早越好。


      谁的青春不迷茫,愿每一位青年人都能走出迷茫。

Opera 快照_2019-07-16_143739_image.baidu.com.png

(百度图片提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7-16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引起重视

发表于 2019-7-1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理教育主要不在学校!!!父母才是最重要的教育人!!!

发表于 2019-7-20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重视。

发表于 2019-7-20 09:1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