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阶级斗争天天讲 说话、行事皆小心 为什么远嫁凉山 , 素晴自有打算。 素晴在读高中时,看到一部影片“达吉和她的父亲”,这部影片中不仅有凉山美丽雄伟的自然风光,也看到了凉山文化落后,迫切需要教师的现状,她想以后有机会一定到大凉山 看一看吗,或自己亲身到哪里为彝族人民服务。 可能有人会说,还不于是为了农转非,有份正式的工作吗!素晴承认,这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他们公社二大队小学的姜育志便是她的侄子仍在代课,她离职后侄子不满两年即转正,90年代以升任镇中学校长。 第三。她想离开这个压抑的,事事皆讲阶级的环境,她家成分不高;小土地出租。她父亲在58年前红极一时,从乡工作队长,先后升任9区、10区区长,只因解放前地下党均属单线联系,其中一人离职,便会影响其它,从58年起,便否定了这支川东地下党的工作,迫使近百党员离职、离岗,她父亲也从县农工部副部长降职为一般干部,从60年起,调10区中学任教,文革期间揪出批斗,打棍子,戴帽子,受尽屈辱。素晴在农村,被人称为黑五类,”可教育好子女“,在人面前低三分。【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