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989|评论: 1

[教育天地] 中国教育报:有没有必要重提学好数理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3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没有必要重提学好数理化?中国经济网 2019-06-03 11:27: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媒体广场 / 关键词:学好数理化
日前,在一个技术峰会上,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表示,上世纪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后来我们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孩子还是应该让他去学经济学,学金融、学设计,让他快乐,让他离钱更近一点,认为离钱更近一定会赚到更多的钱!那么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提那句口号,就是:“学好数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这番表态引发了热烈讨论。今天,我们有没有必要重提学好数理化?
重提学好数理化,意义在哪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口号曾经响遍全国。不过,现在已经偃旗息鼓。与之相对的,是数理化这些专业在职场、教育上的落寞。有人统计,即便是同一所大学毕业,纯基础学科专业与机械和IT专业起薪相差两到三倍,后面的加薪幅度更不是一个级别。
生活中也常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那么难的微积分,买菜的时候又用不到?我们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观察根本到不了的星星,而不是拿这些钱去帮助不远处的贫困地区同胞?
为什么要学习基础科学?因为学习基础科学就是学习世界是如何工作的,是培养科学素养,教你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如此,才能少被一些“水氢发动机汽车”“量子水”之类的伪科学所蒙蔽。
为什么要投资基础科学?因为所有的新技术突破都是来源于原创性基础研究的应用与发展。华为的5G技术来自十多年前土耳其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就连科幻小说《三体》里,外星人为阻止人类科学技术发展,都是派出智子对地球上的粒子对撞机制造大量假信息,干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所说,“科学应该是主干,技术是主干上发展出来的枝叶,没有科学只去做技术,最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在今天,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一些国家正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提高基础科学研究能力才能真正具备竞争力。因此,数理化不能继续沉寂。虽然不必倾尽所有社会资源去发展以数理化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但是必要的纠偏是时候进行了。幸运的是,这一点,已经被有些企业家和地方政府注意到了,希望接下来有更多人注意到。
(作者郝倩,原载《济南日报》,有删节)
要避免偏狭地理解学好数理化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口号如果只是强调数理化的重要性的话,似也不必强求其贴切无误。有人将其作为自己的从业指南和励志箴言,本无可厚非,更无可指摘。但是,如果将此作为一项政策,尤其是涉及到教育、科技以及社会等公共政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则难免会产生偏狭的效果。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历史昭示人们,“学好数理化”,既不是“走遍天下”的必要条件,也非其充分条件。至于“不怕”与否,则与每个人的认知和感受相关,其实也与是否“学好数理化”无关。
数理化无疑是重要的,这个重要性确实是天下皆然,中国尤然,不需多论。但是,事实证明,“学好数理化”之后,方知只“学好数理化”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行不通的。恢复高考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想“学好数理化”而不能以及中国基础研究薄弱的真正原因,显然不在数理化“学好”与否。人们周知的最新事例,就是没学数理化的人,一样能搞出水氢发动机;而学了数理化的人,也一样不知道水氢发动机为何物。要“走遍天下都不怕”,非“学好数理化”那么简单。
数理化的工具性一面,与一技在手、吃喝不愁的实用生存信条有相通之处。这也许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得以流行的社会心理因素。数理化,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虽然不是“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却是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学好数理化”,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是万万不能的;而“学好数理化”,却并非一定就可实现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外科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启示人们,“学好数理化”固然重要,学好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知识也同样重要,并且越是在“学好数理化”的情况下,学好文史哲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就越是更加重要。
实际上,重提口号的人是“从最近的形势”出发而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改为“学好数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的。但恰是“最近的形势”,需要人们冷静待之,思考“最近的形势”的致因是否与“学好数理化”相关,这样才不至回过头去找口号。
(作者“光明网评论员”,原载光明网,有删节)
学好数理化不等于贬低文科
每隔一段时间,关于文科重要还是理科重要的讨论,都会在舆论场上泛起尘埃。今天重提“学好数理化”,也与当下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存在直接联系。
情绪和口号,能够帮助社会应激性地弥补缺陷,但大幅度的摇摆却会过犹不及。衡量文理科的社会价值,理应避免非此即彼的认知偏见。无论是担忧“贬低文科”,还是主张“学好数理化”,都不应该泛泛地喊喊口号、发发牢骚,而要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反思。
而在当下重提“学好数理化”,不能回到功利主义的路子。科学和理性是社会文明的潮流,创新精神更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然而,重视科学创新并不意味着要倾尽所有社会资源,而人类的理性文明也不只有发展科技一条道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与人文,是殊途同归的。科学发展离不开人文底蕴;而人文学科也在不断注入科学研究方法,让人文关怀更接近社会现实的本质。
除了制度层面的纠偏,还要主张成熟的社会心态。自恢复高考以来,无论是社会对文理科的态度,还是对具体学科的关注,都经历了很多轮的大起大落。几乎每隔几年都会有一些“明星学科”横空出世,相应地总有一些学科被“打入冷宫”。对待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应有恒心和定力,不要总是等到意识到某个领域的欠缺时,才临时抱佛脚地补偿性发展。
其实,在中国社会日趋活跃的当下,“贬低文科”更多地成为伪命题。人文社科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不断凸显,经济、法律、社会学等学科在各行各业扮演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而在公众心目中,“学好数理化”从来都没有缺席,对科学的信仰,对技术实力的追求,始终是国家走向强盛的必要条件。
(作者王钟的,原载《中国青年报》,有删节》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6-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了,但当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就遭到了猛烈的批判,在文革中就更不敢提了。如果没有数理化,两弹一星不知又会推迟多少年!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