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453|评论: 0

[八卦吐槽] 伟杰控制人林作俊的两张“脸”:股权争夺战“弱势方”?造假上市的作恶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2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关公是公关

  近期两家公司争夺君康人寿股权一事又起波澜。

  其中之一福建伟杰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伟杰公司”)21日在京召开媒体沟通会,声称在 “股份代持争议、非自有资金入股及等问题”上,监管部门“拉偏架”导致伟杰公司受到了不公正对待。

  伟杰公司以“受害人”形象在媒体面前粉墨登场,但梳理伟杰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林作俊的过往事迹,发现林作俊擅长“空手套白狼”的资本游戏,其欺诈行径甚至走出国门,引发了中概股在欧洲的信用危机。

  伟杰公司股份代持“罗生门”

  伟杰公司 “股份代持争议” 的主要纠葛方是福州天策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天策公司”),双方恩怨始于2011年。

  2011年11月,天策公司与伟杰公司签订《信托持股协议》,约定天策公司委托伟杰公司以信托方式持有2亿股君康人寿(原正德人寿)股份。2012年12月,君康人寿增资扩股,伟杰公司认购其中的2亿股,对价为2亿元。但伟杰公司在这一增资过程中,并未出过一分钱真金白银。

  2014年10月30日,两家公司结束“蜜月”协商分手,天策公司要求伟杰公司终止代持关系,遭到伟杰公司拒绝。两家公司遂进入长久的“拉锯战”中,双方对簿公堂。

  在2015年10月天策公司起诉伟杰公司的案件中,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定天策公司胜诉,确认双方签订的《信托持股协议》已于2014年10月30日终止;要求被告伟杰公司代持的4亿元股份过户给原告天策公司。

  一审判决后,被告伟杰公司不服该判决依法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裁定发回重审。

  2018年2月8日,原中国保监会作出保监许可〔2018〕153号《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以伟杰公司使用非自有资金出资为由,撤销了伟杰公司增资君康人寿2亿股的行政许可。在原保监会做出该撤销决定后,君康人寿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开始推进该项股权的处置工作。

  伟杰公司对此不服,对银保监会提起行政诉讼,北京市一中院判决伟杰公司胜诉。这一纸胜诉给了伟杰公司底气,认为其合法持有君康相关股份。

  “法院判定伟杰公司胜诉的原因是,原保监会撤销行政许可决定的程序有瑕疵。”知情人士称,“但这并不意味着法院认定伟杰公司就是君康人寿的合法股东,因为这一纷争最根本的问题还没有定论——那就是伟杰用于增资的资金不是其自有资金,非自有资金增资是违规行为。”

  “其实伟杰公司开这个沟通会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把事情闹大,给监管部门施压,攫取本不属于他的不当利益。”前述知情人士表示,伟杰公司对监管机构撤销其增资许可的决定十分不满,不仅召开媒体沟通会,大谈与天策公司的纠葛,为了把水搅浑,还拉上了君康人寿及其大股东忠旺集团,声称“忠旺系”于2017年入股君康人寿,也是使用非自有资金。而君康人寿对此回应称,伟杰公司所散播言论纯属捏造,与事实严重不符,“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中间无辜“躺枪”的,是君康人寿及其大股东忠旺集团。在忠旺入股前,君康人寿几经股权变迭,百废待兴。忠旺集团入主后,对君康人寿进行了全面改革,响应监管号召,落实“回归保障本源”的要求,进入新阶段的君康人寿近年来的表现可圈可点: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君康人寿实现年规模保费487亿元,市场排名位居第16位,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连续7年实现盈利,经营业绩创下历史新高。该公司还率先为四川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捐赠5000万元,以助力当地学前儿童的教育脱贫事业。

  林作俊旗下公司:财务造假在德上市,破产告终

  “伟杰公司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更多的钱,并不在乎君康人寿会否良性发展。” 有业内人士表示,伟杰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林作俊,最擅长”空手套白狼”的资本游戏。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林作俊通过财务造假让其控制的公司在德国光鲜上市,该事遭媒体披露后,引发德国股市的中概股诚信危机。

  2007年林作俊控制的福建新日鲜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下称“福建新日鲜”),以亚洲竹业股份公司(AsianBamboo AG,下称“亚洲竹业”)之名,在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主板上市。由于招股书上亮眼的销售收入、利润等数据,亚洲竹业以基于当年预测盈利数据的近30倍市盈率、17欧元的发行价筹资约10.4亿人民币,获得15倍的超额认购。

  但在2012年7月,亚洲竹业被发现其在德交所的公开财务数字,与其境内经营实体福建新日鲜的工商年检财务信息存在重大出入,涉嫌财务造假。

  在2007年上市之前的3个会计年度,国内工商资料显示的福建新日鲜股本,与亚洲竹业招股书上显示的新日鲜股本,差别以人民币上亿元计;国内工商资料披露的福建新日鲜销售收入,三年均为略超2000万元人民币,亚洲竹业招股书上显示的新日鲜销售收入却分别为339万、646万、1088万欧元,增幅明显,两份财报的销售收入差距从1100万到8800万人民币不等。

  更夸张的财务数据出入在上市后。2007年至2009年,亚洲竹业年报披露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474万、4383万、5862万欧元;而同期福建新日鲜在工商部门的年检财报当中,销售收入分别只有2231万、7847万、11985万人民币。两份财报销售数字历年差距从1.2亿元扩大到4.6亿元人民币,上市前的数字差距已不可与其同日而语。

  而在利润一项,这一反差更触目惊心。2007年至2009年,亚洲竹业披露的利润数额分别为674万、2119万、2863万欧元,上市后的成长性不可谓不亮丽;而同期福建新日鲜在国内工商年检的财务报表却显示了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2007年盈利22万、2008年亏损879万、2009年巨亏3311万人民币。

  除了国内国外两份财报数字打架之外,亚洲竹业还存在关联交易信息、重大交易信息未披露等违规行为。

  2012年7月,《21世纪经济报道》对福建新日鲜集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报道后,德国金融服务监管局(Bafin)来到中国福州准备调取该集团的相关数据进行核实。

  但是福建新日鲜向当地政府发起工商信息屏蔽申请,一份2012年7月19日的政府红头文件《关于商请屏蔽新日鲜集团及下属公司工商档案信息的函》显示:“福建新日鲜集团系区重点扶持的民营企业,该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福建伟杰投资有限公司、福州新日鲜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拟于近期在省内开展大型重要项目投资开发活动。为避免其竞争对手利用工商信息查询系统收集企业的工商信息和经营情报进行恶意竞争。”

  这导致德监局通过公开渠道无法获取福建新日鲜的工商资料,只能跟随新日鲜集团的人来工商局调取资料,但是这一资料在给到德监局之前疑似被新日鲜集团工作人员掉包,数据与亚洲竹业披露数据一致,导致德方无功而返。

  虽然亚洲竹业暂时蒙混过关,但其欺诈行为已摧毁了市场信心,股价一路狂跌,2013年6月跌至2.5欧元,至2015年5月,跌至跌不动的“地板价”0.17欧元。与最高峰相比,股价蒸发99.5%,市值只剩下原来的0.5%。其最新发布的财务报告(未经审计)中暴露,2015年第三季度就亏损近一亿人民币,累计亏损达几十亿人民币。甚至到了其审计机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拒绝为其出具审计报告的地步,于是亚洲竹业2014年的年度财务报告至今无法出炉。最终亚洲竹业由于债台高筑,被德国汉堡地区法庭宣告破产,公司老板林作俊于2015年12月22日提交辞呈,请求辞去CEO职务,但林作俊仍然是福建新日鲜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