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在称雄世界的庞大苏军的威慑下,欧美各国无不战战兢兢地熬过了几十年不堪回首的冷战岁月。
然而,就在苏联貌似不可战胜的铁面背后,腐朽颓败却在潜滋暗长,不断吞噬着苏联“金刚不坏”的躯体。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昔日强盛的苏联已经到了大厦将倾的边缘,一系列亡国先兆不断出现,最可称奇的,就是1987年西德青年卢斯特驾驶小型飞机降落莫斯科红场的事件。
这次事件使“强大”的苏军形象在世人面前轰然崩塌,也让包括苏联国防部长在内的300多名苏军将帅乌纱帽落地。
其实,苏联建有世界上最严密、最复杂的防空体系,从德国易北河畔到莫斯科郊外,部署了7000多部雷达、几万枚防空导弹和1300多架截击机,以及数不胜数的地面高炮部队,可以说,一只大雁都很难从西欧飞往苏联。

不过,一件意外事故还是使苏联防空体系陷入了“两难境地”。1983年,苏联远东防空部队击落了一架擅自闯入领空的韩国民航客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在国际上掀起了谴责抗议甚至制裁抵制苏联的风波。
苏联不得不有所忌惮,便下达了一项“内部命令”:对于外国的民用飞机尤其是民航客机,不适用于军事打击。于是,苏军不仅客机不能碰,只要搞不清它有什么军事目的,就不能擅自击落。
这种神经兮兮的禁忌其实成了紧箍咒,严重束缚了苏联防空部队的手脚,也为卢斯特的成功创造了前提。
再说卢斯特,他自幼就是一个航空迷,小小年纪就拥有私人飞机驾驶执照,和冷战时期许多年轻人一样,卢斯特非常反对两大阵营的对抗,想用自己的方式为消除这种对抗做一些贡献。于是,心血来潮的卢斯特就萌发了一个惊人的念头:驾驶自己心爱的小飞机,不远万里飞到莫斯科,亲自面见戈尔巴乔夫,请求他答应与西方和解。
说干就干,1987年5月28日,莫斯科时间13时,卢斯特驾驶一架小型飞机从芬兰起飞。起飞不久,他就制造了飞机失事的假象,从雷达监控中消失了。其实,他只是改变方向,径直向苏联方向飞去了。
以苏联防空体系的严密程度,卢斯特刚刚飞临爱沙尼亚领空就被发现了,地面不断用多种语言警告他已经侵犯苏联领空,但卢斯特根本不理睬,继续向莫斯科方向飞。由于搞不清卢斯特的目的,受到韩国客机事故制约的苏联空军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好不断派出战机一路“伴飞”。同时,地面导弹部队也接到命令,立刻处于战斗状态,瞄准了卢斯特的小飞机,但就是不敢开火。
就这样飞了几个小时,卢斯特到达了距离莫斯科只有一百多公里的地方,这时再不能听之任之了,苏联国防空军司令部紧急向莫斯科防空指挥中心报告,询问是否准许将该飞机击落。
可是,值班军官玩忽职守,并没有把这个警报向苏联防空军总司令科尔度诺夫报告。而发出警报的部门没有收到回复,也不敢做下一步决定。就这样,卢斯特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继续畅通无阻地直飞莫斯科。
莫斯科时间18时30分,卢斯特架机飞到了莫斯科上空,他本来想把飞机降落到克里姆林宫,但由于地方太狭小,不能降落,只好退而求其次,在无数游客惊异的目光中降落在了红场上,顿时成为震惊世界的大事件!
克格勃立即逮捕了卢斯特,并审问他的目的和动机,卢斯特虽然说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说辞,但克格勃当然不会相信,就判处他4年有期徒刑(1年后被释放)。
由于整个苏军都在这次事件中蒙受了巨大的羞辱,所以苏军当局立即对整个防空体系进行了“狂怒般”的大手术,解除国防部长索科罗夫斯基元帅和防空军总司令科尔杜诺夫的职务,更有300多名高级军官被开除,一些人还被投入了监狱。
但是,苏军天下无敌的“神话”再也不可能恢复了,这个事件也被视作苏联行将崩溃的重要迹象之一。4年后,庞大的苏联宣告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