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157|评论: 36

这算不算杞人忧天?民办教育资本已经占了大半个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伴随最近这一二十年剧烈的城市化运动,城区面积急剧扩张了近十倍,各式各样的电梯住宅高楼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心里抱着满满的希望,大量的人口从贫瘠的农村和乡镇迅速向城市转移。城区常住人口,适龄学生数量自然而然呈数十倍增长。而与中学生数量疯狂增长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近二十年来城区不仅没有新增一所公立高中学校,相反却把一些优质的国有教育资产以“发展教育”的名义“给予”“民办教育资本集团”经营管理;把原来完完整整的公立高中学校“改造”为学费畸高的民办高中,简称“高价高中”又名“贵族中学”。                                          以前的口号是“2020年全面普及高中教育,高中实行义务教育”。而现实的窘境却是广大市民的子女入学公立高中越来越艰难,在“残酷‘’的中考招生后,很多家庭不得不去承受每年五六千,甚至近万元的高价学费。
     一个城市可以疯狂的卖地,却不规划公立高中学校教育用地;就算是规划了高中教育用地,也基本上是留给了民办高中教育资本集团。这样的教育格局表示完全看不懂啊!!!

========================
编辑备注: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于5月24日回复,内容如下:

各位网友:
现就广安城区高中教育特别是民办高中教育发展情况作一简要说明:
一、关于高中阶段学校的城乡布局
  建国以来,全国的高中阶段学校主要布局在县级以上城市和人口较多的乡镇。改革开放以来,高中阶段学校进一步向中心城镇聚集。广安建市后,高中阶段学校快速向广安主城区和各区市县城聚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普通高中学校40所,位于县城以上城市的学校28所,占比70%。从招生人数看,以2018年为例,当年全市普通高中招收新生共计约2.5万人,其中县城以上学校招收约1.9万人,县城以上学校招生人数占比约76%。因此,总体上,我市普通高中已完成向中心城市聚集。
二、关于广安主城区普通高中学校的承载能力
近年来,广安区(含市本级、枣山园区、协兴园区,均包括城区和农村)每年初中毕业生规模保持在7000人左右。广安主城区现有普通高中学校13所,分别为:广安友谊中学、广安中学、广安二中、广安三中、广安友谊实验学校、广安育才学校、广安四中、广安外国语学校、广安思源中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九实验中学、北京景山学校广安实验学校、广安友谊加德学校、广安光正实验学校。如以上学校全部满负荷招收,每年可容纳高一新生9000人以上。即使广安区所有的初中毕业生都在城区高中学校就读,办学资源也足够并略有富余。在此背景下,广安主城区的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办学资源仍在持续增加:2017年,广安二中新建综合楼1万余平方米,腾出教室20余间;2018年,原广安电大校舍20余亩已整体移交给广安友谊中学;广安友谊加德学校、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九实验中学、广安光正实验学校等一批民办学校相继建成并取得普通高中办学资格。目前,广安主城区的普通高中办学资源不仅能满足广安城区和广安区广大农村地区的适龄青少年就学需求,部分学校还在全市统筹中接收市内其它区市县适龄青少年就读。
三、关于“普及高中教育”
2017年以来,国家、省、市层层部署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计划”明确的核心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逐步使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两个同等重要的类别)达到普及程度(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应大体相当,未来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应主要以扩大中职教育规模来实现。根据统计,全市2018年度初中毕业生4.1万余人,当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2.5万余人,中职学校招生约1.8万人(其中市内应届初中毕业生约1万人,其余为市外生和市内非应届生),另有部分应届初中毕业生到市外就读普高或中职学校。因此,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已达到基本普及程度是客观事实。
四、关于“市民子女入读公立高中越来越难”
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有所不同,一是普通高中不实行就近入学原则,不管是建在城区的普通高中学校,还是建在农村的普通高中学校,其招生都在面向城乡学生;二是不刻意要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均衡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办出特色,在招生入学上实行选拔制。就广安考区的学生而言,近年来面向本考区招生的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友谊中学、广安中学、广安二中、代市中学、广安三中、花桥中学、恒升中学、石笋中学)招生总人数总体保持稳定,而广安考区的初中毕业生总数呈小幅下降趋势,公办普通高中的录取率呈稳步上升趋势。因此,具体的某个学生或某个学校、某个班级的学生考取优质的普通高中(如友谊中学、广安中学、广安二中)是难还是易,主要与学生学业水平成绩有关,与其居住在城区还是农村无直接关系。
五、关于“优质国有教育资产流失到私立集团”
经查阅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许可审批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相关材料,目前广安城区的所有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广安友谊实验学校、广安友谊育才学校、广安四中、广安外国语学校、广安思源中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九实验中学、北京景山学校广安实验学校、广安友谊加德学校、广安光正实验学校等)均由举办者全额出资,学校场地、校舍、教室及配套设备、教学仪器等都全部由举办者配置。如广大网友掌握国有教育资产流失的线索,可提供给我局,也请向相关执纪执法机关及管理部门反映。如无事实根据,请勿误传偏听。

                                                                                   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
                                                                                  2019年5月24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5-11 22:1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办学校还注重教育质量点,有竞争才更好,成都那边,沿海地区这么多民办都发展得好好的,挺好的,家里有钱就读好点的贵族学校呗,家里没钱就读公里学校,没什么不好

发表于 2019-5-11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后全部都是贵族学校,整得我们一般的孩子上不起学。

发表于 2019-5-11 23:3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教育还是应该以公办为主,教育应该回归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本质中心上来,不该让教育继续成为一门产业,成为某些人赚钱的工具。

发表于 2019-5-12 01:0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些所谓的民办不言而喻,友谊加德,友谊实验,呵呵,友谊友谊,这种奇怪的模式?是否会造成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的流失。私立学校赚钱谁都知道,公立学校那还有心思搞?大家心里清楚明白就好

发表于 2019-5-12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该政府承担的责任却推卸到老百姓的头上,只有既得利益者和猪一样头脑的老百姓才为此欢呼!

发表于 2019-5-24 18:0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网友:
现就广安城区高中教育特别是民办高中教育发展情况作一简要说明:
一、关于高中阶段学校的城乡布局
  建国以来,全国的高中阶段学校主要布局在县级以上城市和人口较多的乡镇。改革开放以来,高中阶段学校进一步向中心城镇聚集。广安建市后,高中阶段学校快速向广安主城区和各区市县城聚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普通高中学校40所,位于县城以上城市的学校28所,占比70%。从招生人数看,以2018年为例,当年全市普通高中招收新生共计约2.5万人,其中县城以上学校招收约1.9万人,县城以上学校招生人数占比约76%。因此,总体上,我市普通高中已完成向中心城市聚集。
二、关于广安主城区普通高中学校的承载能力
近年来,广安区(含市本级、枣山园区、协兴园区,均包括城区和农村)每年初中毕业生规模保持在7000人左右。广安主城区现有普通高中学校13所,分别为:广安友谊中学、广安中学、广安二中、广安三中、广安友谊实验学校、广安育才学校、广安四中、广安外国语学校、广安思源中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九实验中学、北京景山学校广安实验学校、广安友谊加德学校、广安光正实验学校。如以上学校全部满负荷招收,每年可容纳高一新生9000人以上。即使广安区所有的初中毕业生都在城区高中学校就读,办学资源也足够并略有富余。在此背景下,广安主城区的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办学资源仍在持续增加:2017年,广安二中新建综合楼1万余平方米,腾出教室20余间;2018年,原广安电大校舍20余亩已整体移交给广安友谊中学;广安友谊加德学校、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九实验中学、广安光正实验学校等一批民办学校相继建成并取得普通高中办学资格。目前,广安主城区的普通高中办学资源不仅能满足广安城区和广安区广大农村地区的适龄青少年就学需求,部分学校还在全市统筹中接收市内其它区市县适龄青少年就读。
三、关于“普及高中教育”
2017年以来,国家、省、市层层部署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计划”明确的核心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逐步使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两个同等重要的类别)达到普及程度(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应大体相当,未来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应主要以扩大中职教育规模来实现。根据统计,全市2018年度初中毕业生4.1万余人,当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2.5万余人,中职学校招生约1.8万人(其中市内应届初中毕业生约1万人,其余为市外生和市内非应届生),另有部分应届初中毕业生到市外就读普高或中职学校。因此,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已达到基本普及程度是客观事实。
四、关于“市民子女入读公立高中越来越难”
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有所不同,一是普通高中不实行就近入学原则,不管是建在城区的普通高中学校,还是建在农村的普通高中学校,其招生都在面向城乡学生;二是不刻意要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均衡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办出特色,在招生入学上实行选拔制。就广安考区的学生而言,近年来面向本考区招生的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友谊中学、广安中学、广安二中、代市中学、广安三中、花桥中学、恒升中学、石笋中学)招生总人数总体保持稳定,而广安考区的初中毕业生总数呈小幅下降趋势,公办普通高中的录取率呈稳步上升趋势。因此,具体的某个学生或某个学校、某个班级的学生考取优质的普通高中(如友谊中学、广安中学、广安二中)是难还是易,主要与学生学业水平成绩有关,与其居住在城区还是农村无直接关系。
五、关于“优质国有教育资产流失到私立集团”
经查阅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许可审批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相关材料,目前广安城区的所有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广安友谊实验学校、广安友谊育才学校、广安四中、广安外国语学校、广安思源中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九实验中学、北京景山学校广安实验学校、广安友谊加德学校、广安光正实验学校等)均由举办者全额出资,学校场地、校舍、教室及配套设备、教学仪器等都全部由举办者配置。如广大网友掌握国有教育资产流失的线索,可提供给我局,也请向相关执纪执法机关及管理部门反映。如无事实根据,请勿误传偏听。

                                                                                   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
                                                                                  2019年5月24日

发表于 2019-5-24 22: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大家关心的不是校舍,场地,教学仪器等办学硬件是谁出的钱,大家真正关心的是公办学校的优质教师,占着公办学校编制,领着财政的工资去为私立学校效力,是否合理?合法?合规?公平?公正?

发表于 2019-5-24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是立国之本,鼓励多途径办学,但有一条办教育应该像办慈善一样,不以盈利为目的,收费标准和公立学校一样,否则就加重家庭负担,影响教育发展。办学收入应投入到学校再发展,这也是国内外真心办学的模式。

发表于 2019-5-28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gasjyhtyj 发表于 2019-5-24 18:01
各位网友:
现就广安城区高中教育特别是民办高中教育发展情况作一简要说明:
一、关于高中阶段学校的城乡 ...

贵单位已有认证账号 账号名为“广安市教育体育”,此回复账号未认证不能算作已回复。

官方账号忘记密码/负责人变动无法登陆  如何在麻辣社区申请修改?
https://www.mala.cn/thread-15395877-1-1.html

发送邮件至1537937085@qq.com修改账号密码,以官方账号再次回复。
如有问题,请致电:028-86126368

发表于 2019-5-28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牛头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人家说公办学校,你说教育资源,根本不是一回事!私立学校又贵又是享受的公共资源,群众怎么满意?

发表于 2019-5-28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团糟

发表于 2019-5-28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教育变成商业基本也就没救了   

发表于 2019-5-29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本没有回复高价学费问题,如果给这个回复评分,设置满分100分,你给多少?

发表于 2019-5-29 21:1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办学校要排队。公立学校上不起。。
发表于 2019-5-30 04:4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大家关心的不是校舍,场地,教学仪器等办学硬件是谁出的钱,大家真正关心的是公办学校的优质教师,占着公办学校编制,领着财政的工资去为私立学校效力,是否合理?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广安市教育局出来说几句

发表于 2019-5-30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友谊加德这些学校的费用平头百姓有几个承受得起,公职人员凭正规收入都没办法供得起

发表于 2019-5-30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大家关心的不是校舍,场地,教学仪器等办学硬件是谁出的钱,大家真正关心的是公办学校的优质教师,占着公办学校编制,领着财政的工资去为私立学校效力,是否合理?合法?合规?公平?公正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19-5-30 11:13

广安育才中学是怎么从国有资产转换为私人财产的?
景山学校是怎么从国有资产转换为私人财产的?(最开始是政府出资修建的)
思源中学怎么从国有资产转换为私人财产的?(原来的广一中)
广安外国语学校怎么从国有资产转换为私人财产的?(原来的广二中)
友谊加德 友谊实验 育才 景山 这几所学校到底有好多公办老师在支教?

2022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6-1 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乱完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