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77|评论: 10

[转帖] 哪些人行贿公安局长仍在职 怎么能算“机密文件”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5-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杜虎

  最近,一起发生在十年前、至今仍在散发影响力的卖官窝案被媒体曝光。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一份判决书显示,2006年至2014年河南信阳市公安局长李长根在任时,至少有30名该市公安系统的人直接或间接向李长根行贿,九成九以上获得职务调整,有一例行贿买官因李长根调任河南省高院做纪检组长不了了之。

  李长根在2016年4月14日因受贿630余万元,被河南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0万元。当年10月20日,李长根在狱中去世。但行贿者仍有多人在信阳市公安系统任职。

  

  李长根及其部下卖官卖爵行为覆盖了信阳十个区县的公安局,涉及市公安局副局长、县区公安局局长、政委、交警队支队长。李长根为了更多地买卖警衔官职,不断借警务机制改革的名义制造大量领导岗,为了保证卖官不被干扰,他还直接向组织部报名单,以免有什么变数。

  目前,裁判文书网已经删除了李长根案的判决,但早有媒体在它被清理前做了保存。

  综合判决书的信息,可以看到李长根在确定卖官价格时,既照顾人情世故,也有冷面无情。对于和他关系好的,价钱好商量,多多少少不在乎。对于和他关系一般,没有进入他关系网络的,则明码标价。

  澎湃新闻、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中,都引用了这份卖官清单:公安局长31万元、政委10万元、交警支队长33万元。李长根自己执行的这份价格表,非常直观地佐证在公安系统,什么官职更值钱,哪个部门油水足。

  交警支队长官衔不高,但出价高过公安局长,真是意味深长。

  在位八年时间,对一名“勤奋”的贪官来说已经很长了。经过不断地买卖,李长根将信阳市公安系统经营成了他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但行贿者也不是省油的灯,原固始县公安局局长杨某某是最高金额的行贿者,他分20次送给李长根总价值81万元的财物,其中71万元借由公款抵账。

  也就是说,给李长根买官的钱,部分最终是由信阳市民买的单。

  李长根卖官,不只是给钱、收钱这么简单的事情,他的影响之所以极其恶劣,是因为他在当地公安系统制造出浸入式买官卖官的氛围,深刻地影响到警务文化与警员认知中。

  李长根任市局公安局长期间,在信阳市公安系统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干部调整:2008年8月一次,调整范围为:任免各县区公安局局长、政委和市公安局局直县处级干部;2009年3月一次,调整范围为:任免市局局直机关内部的科级干部;2013年5月一次,调整范围为:任免城区分局科级干部;2013年10月一次,调整范围为:任免市局局直机关内部的副县级干部。

  如此大规模、频繁地系统内干部任免,动机当然是为了制造买卖官职的机会,创造出大量需求。一旦人人自危,必定会向李长根行贿以保全职务。除了李长根人为制造行贿受贿的机遇,不难想象,这更会传递出一个信号:只要出价到位,就可以在警队升迁。

  一边是人心惶惶,买官自保,一面是那些拿不出巨额行贿款,没权力用公款行贿、或者埋头苦干的警员。这种被败坏的警队文化,封堵了勤政廉政警员的上升通道,恐怕这才是李长根最坏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李长根在卖官,从他手里买到公安局长、政委等官衔的那些人,同样展开了收回成本的行动:向更低阶的警员卖官。如光山县有一任公安局长陶某某提拔下属时受贿25万,但某次还是大意了,收了人家的钱但没办事,被举报后落马。

  李长根之流卖的是官,让警队高级职务按照真金白银明码标价,直接腐蚀、打击的是整个公安系统的人心。现在李长根死掉了,但这种“流毒”不干不净,甚至于被维持了下来。

  对于媒体记者的追问,信阳宣传部副部长余金霞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了一番“坦诚明快”的话,显示信阳对李长根毒害公安系统认识不足,似乎对彻底清理这个卖官窝案留了一手。

  余副部长说,已经对30余名行贿的公安人员采取多种处分措施,有的被警告,有的被降职,有的从实职岗位调到虚职岗位,也有的得到了宽大处理。至于具体处分情况,“是内部机密文件,不便对外公开”。

  不公开处理情况,也许是为了不丢面子,为了对外继续维持警队声誉——但李长根一众公安干部买官卖官,信阳公安系统早就一清二楚,信阳民众也是早有耳闻,不知道这种掩耳盗铃有什么意义?

  更为主要的是,如果不能公开、彻底地处理李长根受贿案,对行贿者遮遮掩掩,其实是部分继承了被李长根卖官所败坏的警队潜规则,让那些没有行贿的清白警员继续感到没有希望。

  外面的民众得不到李长根案行贿者的确切资讯,恐怕不算要紧;除了那些被判刑的行贿者,信阳公安系统继续容留近一半的行贿人员,只怕对警队是无法有个明明白白交代的:这究竟是要鼓励什么呢?

  在说到为何对行贿者宽松处理时,余金霞说的官话是坦率而不顾逻辑的。她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有可能他们一念之差犯了错,但并非就要一棍子闷死,而是应该以教育、挽救为主。”

  ——是不是犯罪,是不是违反公务员任用条例,与是不是“一念”之差没有一毛钱关系。既然是行贿,无论金额大小,都是触犯公务员相关规定的,都没有理由继续留在公安系统。

  一个本来只属于李长根、只属于行贿者的那份罪责与耻辱,在信阳方面不愿意彻底切割的情况下,变成了信阳整个警队的耻辱,所有人共享这份买官卖官的“遗臭万年”,这对无份参与的警员是不公平的。

  ——如此这般“以教育、挽救为主”的态度,实际上也游走在违法违纪的灰色地带了,也很危险,因为一个简单的疑问挥之不去:李长根在信阳当地主持买官卖官8年之久,谁也拿他没办法,他的保护伞难道只有一个已经落马的省公安厅厅长秦玉海?按照规定,公务员任用怎么对待行贿者?


  (秦玉海资料图)

  余副部长看似滴水不漏的话术,对信阳那些清白的警队人员来说,只怕听了仍感到忐忑,毕竟勾起的往事并不如烟。李长根作为原公安局长来说,已经是过去时了。但对现在的警队成员而言,他们希望买官卖官的潜规则一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牢靠树立升迁只讲贡献的警队价值观。

  总之,李长根一事是信阳官场的一道伤疤、一起连环丑闻,在执行公务员法规上也有硬伤,不应该用所谓“内部机密”打马虎眼。对所有行贿者,必须给出严肃的清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整肃、清除李长根式买官卖官文化对公安系统的腐蚀。我们貌似谈论的是旧案子,实际上指向的还是现实:李长根案发生这么多年,消除其流毒影响的工作尚未真正展开,不如就从打开所谓的“内部机密文件”开始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5-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看法律文书网,
很多行贿人员,特别是企业的,
还在继续担任厅局级领导呢,
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
貌似不行贿,当不上啊,

股级、科级、处级,
多了也就根本忙不过来,
要理解,点到为止,到底是什么意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前尘往事、莫再提起,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判决书,
特别涉及单位领导人受贿的,
然后**,就不公开显示,也检索不到,
具体什么原因,需要深入分析……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5-8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长根资料图)

发表于 2019-5-9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lkq 发表于 2019-5-9 07:55
  行贿买官是犯罪行为与一念之差无关,另外他行贿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调查过吗?这些行贿买官者必须受到法 ...

怎么可能把斗争扩大化,
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稀里糊涂,假吧意思,
揣着明白装糊涂,
必要的时候,吼一声,
上演一下贼喊捉贼的戏码,
哎……

发表于 2019-5-9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文章观点。清清白白,明明白白,社会正气才树立得起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westwind33 发表于 2019-5-8 21:55
哎,看法律文书网,
很多行贿人员,特别是企业的,
还在继续担任厅局级领导呢,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lkq 发表于 2019-5-9 07:55
  行贿买官是犯罪行为与一念之差无关,另外他行贿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调查过吗?这些行贿买官者必须受到法 ...

发表于 2019-5-10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戈勒壁 发表于 2019-5-9 20:00
这件事也太恶劣了!

Screenshot_20190510_112854.jpg

情况很复杂,
为了活着,
搞的一点尊严都没有,
难道是普遍违法、选择性执法吗?

发表于 2019-5-10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草书 发表于 2019-5-9 12:00
  赞同文章观点。清清白白,明明白白,社会正气才树立得起来!

Screenshot_20190510_214755.jpg

情况很复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