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过新加坡和日本,看人家很多地方的红绿灯,都采用了这种触摸式红绿灯的模式。所谓“触摸式红绿灯”也就是在有行人、有过街需求的时候,行人按下街边的过街按钮,过几十秒之后,人行道的交通灯变绿、同时机动车道的交通灯变红,以供行人通行的模式。在没人按按钮的情况下,供机动车通行的灯将一直绿着,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道路的使用效率和机动车的通行能力。
今天坐车的时候,路过滨江路新南门附近那一段,有几条画着斑马线、没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老远看到有老人在上面慢腾腾地走,司机不得不开始慢慢踩刹车,等待老人通过。但是后边的车辆不知情,遇上鸣笛、闪远光的,也不是没有,并且也不是不能理解。
我们先不讨论那几条连续的人行横道的合理与否,也不讨论或有行人走路不看路,抱着觉得车子反正不敢撞我的心态,总是优哉游哉地在人行横道上行走等,各种人为造堵的因素。虽然这两年,成都关于“车让人”的交规落实得还算不错,但我觉得一味地强调车让人、并且一罚了之,本身就是不合理的。除了考虑作为弱势一方的行人安全,也得考虑时间成本,以及上面提到的道路的使用效率、机动车的通行能力等其他因素。
也许有人要说国内的人多车多的情况,跟别人比不了。
但是据我观察,别人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也还是采用的自动交通信号灯。换言之,触摸式红绿灯主要还是适用于人流量相对较少的地方,这就跟成都街上那些设了人行横道,但是没有设交通灯的地方,情况是吻合的。
一直以为成都没有这种触摸式红绿灯,但是看了网上的消息,原来其实在西南财大、西南交大、双流等地方都有试点……
我不知道试点效果怎么样,但我个人觉得这种交通灯模式,完全可以在更多的地方推广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