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苏大强?老人立遗嘱将房产赠保姆。苏州年近八旬的贾老伯以公证遗赠的形式,将一套市场价超百万元的房产赠送给照顾自己多年的保姆。贾老伯有一儿一女,但他们很少有时间陪伴老人,保姆一直细心照顾他。保姆50多岁,在他家做了有六七年左右,孩子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照顾老人或者陪伴老人。当老人的爱人生病时,保姆也在悉心照顾他们夫妻俩,爱人过世后,保姆还是很细心地照料老人,老人也觉得保姆各方面做得比较好,以后也能托付给她。难道是现实版苏大强?
在电视剧《都挺好》中,苏大强决定与自家保姆蔡根花结婚,在房产证上加名,自然遭遇苏家儿女集体反对。而其实,市井老人与保姆之故事多多。若干年前,笔者身边就曾有告知曰,你们单位谁谁谁年近八旬的父亲与保姆如之何等同于结婚,满小区的人都清楚的。唯一房产被老人赠与保姆,的确让子女们脸上无光。日久生情不假,然则,保姆照顾老人只是她的本职工作,不能与真正亲情混为一谈。特别是,保姆一般都是子女花钱请的,无有子女孝敬的钱做底,保姆为何要陪伴你?从这一方面而言,老人被指糊涂,也在情理之中。但另一方面,如儿女们确确实实未尽到赡养老人之义务,老人将财产留给保姆也无可厚非。有道是,相比于财产,老人在晚年更注重的是陪伴和关怀。在我们父母晚年时,千万不要让陪伴缺位。问题是,儿女们一个个被住房医疗教育NN坐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而自顾不暇的,又何来时间陪伴老人?
如果说子女不可靠,保姆就可靠了吗?老人与保姆之故事多多,某老决定去世后将房产留给保姆,而保姆负责照顾他现在的生活。可没有想到在其卧床昏迷后,保姆竟然连医院都没有送他去。可见在该类案件中,老人上当受骗的也不在少数。老人老糊涂了,老人被忽悠了,老人立下的遗嘱,其法律效力存疑。众所周知,老人对自己名下财产有处置权,老人神志清醒下所立的遗嘱,无论是否经过公证,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老人在神志清醒情况下立下多份遗嘱,时间靠后的遗嘱比此前所立的遗嘱更具法律效力。曾被公证过的遗嘱,法律效力要高过其他未经公证的遗嘱。关键在,神志清醒如何界定?
《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庭人均财富14万,三成家庭有汽车,六成财富是房产。房产净值是家庭财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国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房产净值的占比为65.61%;在城镇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房产净值的比重分别为67.62%和57.60%。从这一方面而言,也可以说,都是房子惹的祸!如若在我们的家庭人均财富中,房产净值的比重没这么高,房产外金融资产动产与耐用消费品等在家庭人均财富中的比重,能够高一些的话,有关遗产之房子问题,也不会如此敏感。
现实中,房奴们买房必然是“六个钱包”首付,然后还几乎一辈子的还贷。可以说,一个人一辈子之价值,一套房就交代了。能不令人喟叹?如家庭人均财富房产占比也就百分之十几,老人立遗嘱将房产赠与谁谁,大家也就都不会太在意。老人与保姆再多之故事,也就不至于有神马轰动效应。现实之房地产十亩地里一棵苗,我花开后百花杀,导致家庭财产分布畸变,老人保姆感情畸变。
即便是大家都认可了房产赠与保姆,也是子女尴尬,保姆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