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640|评论: 0

袁竹逍遥画派作品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5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_5891.JPG

袁竹, 中国美协、新华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年鉴社编《中国美术年鉴》(2018)入编者。国艺术大师、逍遥派画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
    四川省德阳市人,196610月出生,男,汉族,曾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研究生院,中国长城论坛会员、中央电视台cctv电视人物、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画家、中国新长城艺术家、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金盾出版社《中国书画艺术典藏》编委顾问、中国文史出版社《艺术中华》编委顾问,中国艺术档案出版社《中国传承大师》《中国书画大宗师》、中国书画出版社《中国名家作品收藏与鉴赏》封面人物,中企联投信息科技研究院艺术顾问、环球文化艺术网艺术顾问、中国收藏指南网签约艺术家。
   近年来,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创作方向,对山水画创作进行新的尝试丶新的探索,用国际视野来发展国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他提出新时代国画要走创新化、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化之路的理念,并不断寻找山水画创作的突破口,经过多年的实践,新创独树一帜的豹纹斑牛毛纹山水皴法,己取得可喜成绩,有数十副作品先后在美国纽约丶俄罗斯圣彼得堡和北京等地展出,出版《中国书画百家精品集·袁竹卷》《中国传世名家名作·袁竹作品集》《中国传世名家名作·袁竹作品集》《中国当代艺术名家·袁竹逍遥派画作品集》等,并入编世界知识出版社《新中国当代书画史》、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百年经典·中国近当代书画名家选集》、金盾出版社《2015年华人美术年鉴》、红旗出版社《中国书画四十年》、九州出版社《经典传承》《辉煌中国·艺海魂》和中国文联出版社《致敬经典·中国书画传承代表人物》等50余部画集文献,还入选一带一路·传世国瓷工程,制作成国礼,上百副作品被机构、名流或藏家收藏。20157月,他被中企报盟信息科学研究院表彰为全国百位优秀人民书画家20179月,他被中国文联主管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民政部登记注册)授予国礼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1711月,获得安徽出版集团《市场星报》《安徽画报》颁发艺术中国第一季品牌价值书画家创艺奖奖杯2018518—20日,出席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星光影视基地星光大道演播大厅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年度人物总结表彰大会暨CCTV电视人物颁奖盛典,被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组委会、cctv高清频道《智慧中国》栏目组授予中国当代最具特色书画家称号,获荣誉证书。
四川诗人龙烨读袁竹逍遥派画有感》:
磨砺数载如一日
宝剑出鞘见功底
众家之长集一身
华夏山水灵气聚
腹有诗书气自华
妙手绘卷乐逍遥
水墨丹青缀人生
泼墨情怀洒大爱
神州大地跃纸上
铸成佳作传后世
读《一般看不懂,读懂不一般袁竹逍遥派"画读后感》有感
作者:墨笑(河南)
    品读逍遥派画创始人袁竹大师的作品,确实需要琢磨一番。有些作品,看似简单,再看却又复杂起来,甚至超出你的想像;而有些作品,本身抽象,则更需反复琢磨。所以,笔者十分赞同作者尹书贵先生的观点:一般看不懂,看懂不一般。
    如果一幅绘画作品过于表面化,笔者认为,此作品价值与意义不大,作者的境界也不会太高;如果一幅作品给人的感觉"一般看不懂,看懂不一般,那么,这样的作品,一定有深度,有意境,作者的境界非一般人所及,袁竹大师的作品即是如此。
    袁竹大师饱学庄周,深谙儒学,国学功底深厚,又精于国画,巧于技法,智于创新,妙于立意,他所创作的作品,咋一看云里雾里,应该说非常正常,这是作品本身的深度使然,即"一般人看不懂"
认真品读袁竹大师作品,耐人寻味。对于同一幅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所获。这就是大师级作品带来的启迪、教育、指引效果。笔者认为,想完全读懂袁竹大师作品,除认真琢磨外,还需具备审美、文化、阅历诸条件才行。此即"看懂不一般
   近几年,袁竹大师文化活动频繁,不是袁竹大师主动参与,而是被动受邀应约。应该说这是袁竹作品带来的社会效应所致。袁竹作品大量入编入典,实为水平所致。很多名人、要人、机构竞相收藏袁竹作品,应为崇尚艺术所致。
   这一切说明了什么?一一对袁竹大师作品的争议是徒劳而苍白的!袁竹作品拥有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质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袁竹大师的艺术成就,己引起画坛振荡与学术界、理论界高度关注,应该说,他成功了,而且非常成功!但袁竹大师似乎并不满足,在主流媒体上,还可经常看到袁大师匆忙的身影。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一看便知其全部,只能称作",不能称作艺术。一看观其形,再看才能知其意,多看才能悟其魂,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这正是书画评论家尹书贵先生对袁竹作品"一般看不懂,看懂不一般评价的要意。
(作者:墨笑著名美术评论家,原名张传勇,曾用名张伟,1963年生,河南省商丘市人。经济学硕士,教授,曾履职国企、政府等部门(现已离职)。墨笑爱好广泛,自幼研习翰墨,犹善素描,懂诗词、善国学,深谙技术、经济、书画鉴赏与收藏。墨笑曾为国内外当代书画名家制作作品专辑近万篇,撰写书画评论数百篇,多见于百度、腾讯、新浪、今日头条、搜狐、网易、雅昌艺术网等诸多媒体)
一般看不懂,读懂不一般
       ———袁竹逍遥派"画读后感
/尹书贵(四川)
当人们觉得你不行,或者认为你做的事情不对的时候,你应该知道,你已经走上一条正确的路。如果人们对你一直抱有这种态度,这就意味着,你非常有可能,做了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当然前提是你没有虚度光阴。
最好的就是,当人们对你说你这样做不太好的时候,你记住,作为批评,这只是一句空话,他内心深处其实是再说我不喜欢你这样做罢了。
所以,我认为听到你这样做不太好,正是边缘人的终极目标。当你听到别人这么说你时,其实你已经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而他们,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所以创新总是发生在边缘。
这段话也许是逍遥派"画创始人袁竹的写照吧!
可以这么说,艺随时代,更随个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鉴历史,又重现实,更超越现实,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创造,道法自然和搜尽奇峰打草稿成就了逍遥派"画。
四川有位收藏家欣赏袁竹逍遥派"画后曾说,有不少人的画,一看很好,再看却死了,没味,而袁竹的画,初看让你觉得在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一种山重水覆疑无路的感觉,再细一品,有味了,就象冷水泡茶慢慢浓,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画面是越看越活。看袁竹的画,就象观奇石,大自然鬼斧神功,天然雕琢,让你有一种看了越想看,越看越有味,还留下很大空间让你想象,那种感觉就象吃牛筋让人有嚼头,让人回味无穷,百看不厌。
江苏有一位欣赏者这样评价袁竹逍遥派"画:犹如华夏大地降生了一个文化精灵,这些作品来到我们中间,将在平静的湖面掀起涟漪,会令一部分人欣喜若狂,也将让一部分人恨之入骨,佛家说:此人之肉,彼人之毒。好之者推尊之上天,宝若已身之肉。恶之者,贬抑之入地,弃若害己之毒。这不过是人生世态之常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成了欣喜若狂的那一部分人,一见到他的作品,一种非读不可的渴求油然而生。
当我看到以上诸如此类的一些精点评语,好象在帮我代言,都说到了我的心坎上了。这些表达是我早就想说而没说出的心底之声。我在欣赏逍遥派画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步曲:刚一接触逍遥派画时,就象少女第一次约会,初见面留下了表象美。由于看不懂,感觉一头雾水,让人想放弃又于心不忍,总想探个究竟之感油然而生。时间长了,欣赏多了,能看懂一两副作品,发现了逍遥派画的内涵美,就象恋上了心爱之人,有了依赖,不是对它坐等不请自来,而是总想主动去光顾,哪怕三顾茅庐。再后来,几乎副副能赏,能解其意,真是精灵古怪,鬼斧神功。恍然大悟,好象明白了什么,就象得了相思病,隔日不见仿如一世,坐卧不安,魂不守舍,一门心思盼望与其厮守。整个过程就象让你经历了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长吁一口气,哈哈哈,这逍遥派画也太折磨人了,太陶醉人了,太诱惑人了吧!
袁竹逍遥派"画真是难得的奇珍异宝啊。不仅原创,而且唯一,独一无二,无可取代,太稀罕了。当逍遥派画家袁竹的那一副副作品的画面映入我眼帘,简直就象着了魔一样,让我难已割舍。如《一路向东》《天人合一》《家国天下》《东方红》《上樑不正下必歪》《梵音乐水》《大月亮》《追月》《希望》《远山的呼唤》《高膽远瞩》《大禹治水》《逍遥游》《逍遥天下》《乾坤天下》《人间仙境》《万古长青》《天界》《空灵》《天地》《伏羲太极》《太极和》《仙岛遗址》《贵州恋歌》《八仙过海》……等等,多美啊!多有意境啊!!多有寓意啊!!!
艺术有预言,不可忽视,袁竹逍遥派"画以易经为轴心,儒,释,道贯穿其中,还将神话、传说、寓言融为一体,真是不得了,太了不起了。他把华夏的山山水水绘成了一副副灵山圣水,炎黄男儿成了大山一样的巨人,屹立于东方,故国女子婀娜多姿,外柔内秀,独有东方之韵。暗示什么?倡导什么?呼呼什么?画家的真情实感通通表达在绘画里面。画意不说破,让你去了解,去追求?不然哪有自得之乐?画面布满褝机给你一点暗示,更多的是,其用意不言而明,让你去想?去体会?……孟子曰: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总而言之,那画中的褝意,你不下一番苦功夫,是不可能有所悟的。
画家袁竹的艺术之旅,虽然孤寂,但丰富多彩,不仅是五颜六色的精彩,而更是灵魂深处的精彩,他的画是画中有画,画里作章,画藏玄机。墨色的浓淡变化,线条的力度,意境的深浅,无不在表达画家的思想。他用真情传达真、善、美。书画能洗涤人的灵魂,让灵魂干净,纯洁,高尚。袁竹的画是中国的神品,不仅国人喜欢,也会让西方人迷恋……
袁竹的佳作神品受到很多人称赞,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不过我认为这是好事,因为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看法也就不一样。袁竹的作品,一般的人看不懂,看懂的人不一般。又加之对逍遥派理解的人也各有不同,有的以为是社会上游手好闲、好逸无劳式那样的逍遥自在。我认为画家袁竹这个才是名符其实的逍遥派,既继承优秀传统,有孔孟老庄之道,有魏晋玄学,有宋明理学心学之蕴意,又艺随时代、艺随个人,是无污染,无毒素,纯天然,纯自然,心灵纯正,纯洁,回归大自然,天道酬勤,厚德载物那样的逍遥派。逍遥派"画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影响、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温暖、是一种品味、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生活,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IMG_6323.JPG





IMG_6322.JPG






https://dy.mala.cn/forum.php?mod=image&aid=12540661&size=300x300&key=7bb9d73f3c8947f8&nocache=yes&type=fixnone








IMG_5894.JPG




https://dy.mala.cn/forum.php?mod=image&aid=12540676&size=300x300&key=561d64668e3fcd31&nocache=yes&type=fixnone






IMG_5893.JPG


逍遥自在墨中寻 愚者境界岂能达
-------袁竹“逍遥派”画读后刍议
袁振超 ( 江苏 )
俗话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无份咫尺不相识。出生于霸王故里江苏的我与五十而知天命的生肖为马的天府之国的“逍遥派”画家袁竹虽然天各一方,相隔万水千山,至今不曾见面。但通过书画为媒,却已经让我与他成了心灵相通,同气相求的君子之交。三十年前,我曾习过画,略懂点欣赏,对袁竹的画从第一次偶然观看,到后来一直关注,几乎一发表每副必看。一晃就两年有余了。每次观“逍遥派”画家袁竹画作之后,就盼望能又读到他的新作。若歇上十天半月未见,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心里堵得有点慌,便渴望他多给点机会,让我开开眼,平添幸福感。有时收到“逍遥派”画家袁竹从微信上发来的作品图片,白天事多无法静心就强忍着舍不得看,待晚上再细品慢赏,我真很感谢他让我再回平行的另一个世界…… 半夜时分,醉心赏画,乱言直语已见,劝君莫见怪。 可以这么说,总体感觉袁竹的作品卓尔孤标,融汇中西,跨越古今,离套脱俗,为心灵之作,此乃真艺术也。他用本觉布局,用粗犷和抽象构架,用意境和灵感充实,大处显意,小处见实,带入感极强,呈自然,觉空灵,显逍遥,真感受世界的本来。
一、先谈袁竹作品之欣赏
欣赏袁竹的作品需要情怀、悟性丶佛性丶理解力和想象力。读过己公开发表的一些谈袁竹作品的赏析文章,略感“析文"显浅,如“抽象"没有说明作品是如何如何抽象。抽象实际是不同维度实相的叠加,有层次,有叠加,有时差,有静有动,似平面而非平面,是立体流,有点象霍金脑海中的平行宇宙,需要同时看进想进感知各个空间。我能感受到袁竹要表达的东西,我也能进入到袁竹造的那个空间。这种综合的高效本觉不好形容丶不好言语(总觉无法函概,可喻不可言,佛者曰“就是这样")就是抽象的感知。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抽象画欣赏,本觉效应有几层,不同人因经历、修养、时间、心境不同,在阅者大脑中呈现的景象而不同。初者,首先感知到的不稳定的空间层次,时清时涂,色彩显乱;再入,则是看到各层空间清晰画体(时动时静,是活的),此时的感觉象置身交错的多个三维立体中(平面画与立体画在知觉上的本质区别),各画体有穿插、扭曲、带入感;再进入,则需赏者静心入定(道者入定状态),顺欲进入兴趣的实体空间(现代的Ar、Vr、甚至cr状态),该时,理解力、想象力与画体互动,慢慢地变化呈现出你想要看到的仙境,应恭喜你来到一个纯净的真觉世界。刻时,你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一切很静,很静,没有语言,没有声音,没有了动态,好象触及到世界的本来。一切的一切,多彩而清晰,很柔美,很温融,象丝一样滑,象泉点一样甜意,也象水一样软软的,象春晖微撒一样润润的,愉悦的……我无法表达,就是这样,就是这样。这就是穿越抽象画的境界。 本人认为艺术不论作者为谁,也不讲师承有否,也不问何工具,更不论技法等等,此皆是呈现艺术过程中的媒介,无需定论之,无需关注也,唯有,只看,也只有看具体艺术本身。有人谈袁竹作品观后之言之臭,足见其悟浅,(只讲形式、外表、过程、师门丶作品之相而非性、),与之争辩好象修佛中的典故“磨瓦成镜"一样,外行永不得正道,难成正果。再好之食有人反胃,再好之精品有人难体味,名利间的反对巳与作品无关了。
二,简谈袁竹作品之“题与材"
略言几处:题很重要,是引领,是方向,是格局,也是布道,是赏画人的意境的催化剂,更是作者的“点睛"。如《蜀江荡舟》修为《“蜀江.舟》去掉动感的“荡"如何,使意境中画面更显静美,静中有动有灵(舟人),更显材意;如《空灵》,我很欣赏,也很享受那个意境,有空灵,但更感到大静大空中的强的生机,有春意,有生灵在勃发,总觉得题是景的过去;如《阳光少女》《梵音乐水》两幅画均好,意好、景好、视角更好,高角俯视,实点清析。但《阳光少女》一画天际处理有些简单,意境不遐,远山处理粗糙些,显随意了,题意与画境稍有意距。试想,高山、孤女、远眺、日丽,主题不好归纳。另,高山轮廓勾勒过满,限制了阅者的想象力,但自然风情让阅者由然而生,少女近处笔效尚佳,山腰处小景处理叫绝(模糊中的清晰)。大布局没问题,只是中间山体略显大些,多遮挡了阅者视野,且灵气不足,如若把此处“修仙透灵"就更好了;《梵音乐水》一画中“乐水"在山脚处感受充盈,很享受!但“梵音"飘渺不足,阅者不易找到落点,"音"的标识如能再明显些更好。..…当然仅是个人此时此境的感受(也许明天非然)浅见莫怪。谨此,关门心语弟莫笑,乱知凡觉喜闹闹,错评三千一味真,逍遥掌门仍正道。
一有空我会穿越袁竹作品的空间。我时闹时静,喜直透本质,我认为,袁竹是大师,不必谦虚,个人观点(凭知觉)未必正确,赏后交流,不讳直言:迷眼远看袁竹画,抽象分解点象它。逍遥自在墨中寻,愚者境界岂能达。我属兔,虽为凡体,但性为逍遥,本人还自认为能读懂袁竹及艺术。以往,本人从不曾文章评说,也未痴心妄想当什么"评论家",只是旧觉赏新品,悟上吹尘去,凡灵又清新而已。本语粗来直去,不曾打磨存精,怕有染袁竹之精品良章。如是,则罪过也。上海作家、诗人袁孟敇为此赋诗赞道:惺惺相惜,同气共求;点拨到位,启迪探幽。
春的使者
————逍遥派画家袁竹印象记
文/龙烨(四川)
腹有诗书气自华,妙手绘卷乐逍遥!
这是我拜读逍遥派画创始人袁竹的大作之后,脑海里最先跳出来的一行字。我既不是画家,也不是文艺评论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美术爱好者。这么说,姑且算是我的“胡言乱语”吧!
我与画家袁竹在己亥年之前有一面之缘,是随堂哥参加一个小聚会,与他偶然相识的。之前,曾听人多次谈起过,说好说不好的都有,这很正常。我也未在意。但见一面之后,不知为什么我倒天天要关注他了。那天是2019127,在我和堂哥到达目的地时,听先到的人说,画家袁竹也早到了。只是他刚才接到一个快递电话,这阵又去顺风快递取件去了。过了一会儿,一个拿着包裹的人就进来了。看了一眼,我觉得这人面善。我知道,这就是早闻其名未见真人的画家袁竹先生了。相互招呼后,大家一一落座。今天随他同来的还有前不久赴京在北京电影学院演播大厅参加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2019夕阳贺新春”春节联欢晚会歌伴舞《妻子辛苦了》节目录制的本土歌手刘忠明先生。“刚从北京寄来的样书。”画家袁竹说。坐他身旁的歌手刘忠明先生代为他打开了包裹。是一本才出版的厚厚的装帧十分精美的大型画集:《致敬经典·中国书画传承代表人物》,中国文联出版社,印入眼帘的大字,赫赫有名。仅看书名和出版社,就知道这本书的份量和价值,其权威性、艺术性、学术性不言而喻。
画家袁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人实诚,话语不多,没什么架子……
自那次短暂接触之后,我倒觉得他象是一位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一样,虽然没机会再见面,但我毎天都想知道一点与画家袁竹有关的事儿。我就在白度搜索看了很多介绍他的链接,让我傻眼了,足足有五六十页。读过一些文章后,我对画家袁竹有了更多的了解: 近年来,他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创作方向,对山水画创作进行新的尝试丶新的探索,用国际视野来发展国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他提出新时代国画要走创新化、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化之路的理念,并不断寻找山水画创作的突破口,经过多年的实践,新创独树一帜的“豹纹斑”、“牛毛纹”山水皴法,己取得可喜成绩,作品先后入编世界知识出版社《新中国当代书画史》、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百年经典·中国近当代书画名家选集》、金盾出版社《书画百年领军人物》、《2015年华人美术年鉴》《中国书画艺术典藏》、红旗出版社《中国书画四十年》、九州出版社《经典传承》《中国梦·翰墨情》《辉煌中国·艺海魂》和中国文联出版社《开拓新征程·实现复兴梦》《致敬经典·中国书画传承代表人物》等50余部画集文献,还入选一带一路·传世国瓷工程,制作成国礼,随着他的美术作品对外展示,影响越来越大,作品出川赴京,漂洋过海,迹留美国纽约曼哈顿世界艺术博览会;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不管是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还是北京保利国际会展中心;不管是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中心,还是中国国际会展中心,不管是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国学公开课泼墨中华情书画春晚;还是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演播大厅cctv电视人物颁奖典礼上……都有他的身影。2017年9月,他被中国文联主管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民政部登记注册)授予“国礼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17年11月,获得安徽出版集团《市场星报》《安徽画报》颁发艺术中国第一季品牌价值书画家创艺奖奖杯;2018年5月,在第十八届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年度人物表彰大会暨cctv电视人物颁奖典礼上,被授予“中国当代最具特色书画家”称号……一有空,哪怕挤出时间,我都要拜读白度上有关介绍逍遥派画创始人袁竹的文章,尤其是作品赏析。深入了解其作品后,我不得不惊叹:几十年磨砺,宝剑出鞘见功底,集众家之长于一身,聚华夏山水之灵气,将神州大地跃然纸上,铸成一副又一副精品。真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妙手绘卷乐逍遥!我这个从不轻易动笔为人写赞美之词的,一下子象变了一个人似的,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不吐出来总觉得心里慌。我认为袁竹的画作的的确确值得品味,其画作流畅,画风质朴,气势磅礴!内涵底蕴很丰富。画家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都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达,细腻之处尽见笔端。作品令我叹为观止,慨叹万千。虽与画家袁竹仅见一面,观其外表看似漠然,其实内心很狂热,他都倾注在其的作品中。在欣赏画家袁竹的众多作品中,有这么三副描绘春的作品引起共鸣,特别让我刮目相看。如:收录在由四川省文联主管,四川省艺术院主办《中国画风》杂志包涵“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中国画坛年度人物、《中国画风》第100期特刊”共三大主题的《影响中国一百家》大型画册的画作《抱朴》,这幅作品虽然没有一个春字,但画面却透露出无限春意,充满春的气息。光看画名就让人感觉不一般,抱朴源见于《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指平真、自然、不加任何修饰的原始。抱朴即道家、道教思想中追求保守本真,怀抱纯朴,不于物欲,不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干扰的思想。抱朴守拙,是中庸儒学的处世态度.,真正的朴拙,根本在于一种责任的承负,对社会负责,为大多数人造福,关键时刻,仍需当仁不让。整副画作构图看似简单,却寓意极深,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朝阳初升时,一对白鸭你追我赶、争先恐后,都不想落伍,哪怕前面道路崎岖,波浪汹涌,也要奋力向前,去追春,去拥抱春,寓示着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进入了新时代,华夏大地又一个春天来了,我们要胸怀家国情怀,和谐共生,团结一心,为实现共同的梦想而不懈奋斗……
另一幅收录在由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编,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的红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画四十年》精品画集的作品《踏青》。此副作品开门见山,“踏青”告诉人们,阳春三月春正浓,正是沐浴春的好时光。画面简洁,寥寥几笔勾画,却能力顶千斤一点,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好一副祥和安康的生活画卷。画中人过着神仙般的日子,这不正是今日之生活的真实写照吗?无不让人遐思,浮想联翩。心中充满希望,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对大自然的爱……
己亥开年第二日,也是立春后之第二天,有幸得到我心目中的艺术大咖袁竹的真迹珍品四尺整张纸八个多平方尺的《春回大地》,这是画家袁竹大年初一的开年之作,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夜晚回家后,我小心翼翼将此副画作打开,一股清淡的墨香扑鼻而来,令人心醉。我静静守护着这张画,久久地品味。我一边赏画,一边想象着画家作此画的意图。我知道,画家在搞创作时,尤如十月怀胎,几多心酸,几多欢乐,一朝娩出,幸福满满。谁都有追求幸福!渴望回家的欲望 。这是一幅充满家国情怀的力作,它告诉人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于是,我忍不住吟风弄月,想当一回诗人,留下了赏画的观感:
观《春回大地》
清风拂袖乡愁恋,梦牵魂萦游子心
春回大地梦亦醒,逍遥载舟归故里;
轻舟已过万重山,佛手垂下当云梯;
峰回路转千滩浪,柳暗花明又一村。
读《抱朴》有感
白雪裹远山
朝阳冲向天
沧海送春意
谁说鸭不知
齐心协力追
希望近咫尺
又见江南岸
赏读袁竹的画作,我乐在其中,美不胜收。象饮了一杯又一杯醇香的葡萄美酒一样,整个人儿己陶醉了,完完全全被陶醉了,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睡觉,不知不觉当落笔时,天己开亮了。新的一天开始了。不远处的高音喇叭传来了一首我十分熟悉的悦耳动听的歌声:
虽说这是初相遇
你却使我难忘记
舞姿翩翩真美丽
好像蝴蝶飞在花丛里
虽说这是初相遇
你却使我常相忆
神采奕奕更美丽
好像杏花沾着雨
春的使者 美的化身
为生活增添着诗情画意
春的使者 美的化身
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
虽说这是初相遇
你却使我难忘记
舞姿翩翩真美丽
好像蝴蝶飞在花丛里
虽说这是初相遇
你却使我常相忆
神采奕奕更美丽
好像杏花沾着雨
春的使者 美的化身
为生活增添着诗情画意
春的使者 美的化身
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
这首歌,我己烂熟于耳。歌名叫《春的使者》。
读袁竹的画作,感觉象一撮清泉,滋润人的心田;又犹如一袭春风,醒悟人的脑海。春的使者 美的化身”。这不正是逍遥派画创始人袁竹的写照吗?


IMG_5892.JPG







IMG_5888.JPG






IMG_5886.JPG






IMG_5885.JPG












鏈爣棰
IMG_5887.JPG
IMG_5889.JPG
IMG_5890.JPG
IMG_5895.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