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99|评论: 0

[民生杂谈] 向“过度留痕”开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强调要加强计划管理和监督实施,着力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的问题。痕迹管理原本是一种倒逼责任落实的手段,其初衷是通过保留工作资料来有效还原干部落实工作的情况,而一些地方“假痕”“虚痕”流行,让原本正常的痕迹管理沦为形式主义,成为基层干部的负担。

  适度留痕可以帮助广大干部在工作中理清思路,也是上级对下级的有效监督管理手段。但若一味追求“留痕”,凡事以记录评优劣,动辄扯起横幅标语拍照,就难免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变成“痕迹主义”。从痕迹管理到“痕迹主义”只有一步之遥,但是摆脱“痕迹主义”回归正轨,却面临着整治形式主义的艰巨任务。整治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密切相关,必须置于纠正“四风”、坚持群众路线、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等大背景下系统推进。只有这样,“痕迹主义”才能不消自除,痕迹管理才能回归正常。

  “痕迹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形式主义,是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必须祛除的一颗“毒瘤”,需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在工作理念上,要分清形式与内容的界限,界定主次,祛其形式、留其精髓;在考核标准上,要降低材料在考核分值中的比重,多向实绩倾斜,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干部优劣、工作落实情况的首要标准。同时,要建立契合实际的考核制度,将日常监督情况、群众满意度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注重实地走访调研,杜绝“纸上谈兵”,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112003tp6nixbwjnptxwni.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