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新一轮农民工政策文件;通过大数据为农民工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保障;加大农民工创业就业财政支持;探索建立乡镇农民工党支部……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省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上了解到,今年全省将从制度建设到具体举措方面,更加精准地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暖心服务。
建设农民工服务网站提高服务精准性
我省常年有2500余万农民工在外务工,对农民工的服务保障如何更加精准,让农民工感受到更多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答案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完成。
今年我省将创新性为农民工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建设农民工服务网站,夯实服务保障农民工的基础信息。全省各地将在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管理数据库的基础上,拓展丰富农村劳动力个人信息,掌握农民工就业、培训、技能、社保、健康、党建等基本情况,精准建立外出农民工职业就业信息档案,为下一步开展服务保障农民工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将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全省农民工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
30%公租房定向提供给农民工
今年,我省还将从就业创业、 住房保障、权益维护、跟踪培养等多个方面,为农民工提供更加有质量的服务保障。
在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方面,将加大财政支持和奖补力度。通过推行开展定向、定岗、定单培训,切实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通过开展“川妹子”、“川厨师”、“川建工”等劳务品牌,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对创业成功的返乡农民工,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吸纳就业奖励。
住房方面,继续开展“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拿出当年竣工公租房的30%定向供应农民工,最大程度减轻农民工房租压力。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向非公有制单位及在城镇稳定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覆盖,形成依法缴存、有效使用的政策体系,提高农民工住房购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