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成堆的街道和整洁干净的小区,纸片飞扬的操场和美丽清整的校园,浓烟滚滚的工厂和清澈见底的小溪……这些选择题不用多想,都能选到你所想要的那个答案。正是为了这些目标,洪安小学的师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进着。 2019年3月6日上午10:00,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小学德育办主任何小燕走进了四川广播电台直播间,为听众朋友们分享我们洪安小学的垃圾分类。 何小燕老师首先介绍了我们洪安小学的基本情况。隶属龙泉驿区洪安镇辖内,这里是成都市重点生态工程——龙泉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在区教育局“育人为本,特色发展” 的顶层设计理念指导下,学校蕴育了“生态教育”的办学思想。 其次,让孩子们清楚的知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通过培养孩子们的主动意识,让学生体会垃圾分类和再生,理解“举手之劳”是一种美,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接着,何小燕老师还讲到了实施垃圾分类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那就是“生态银行”。学校在篮球场旁边建成了“生态银行”,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活动。以此项活动为载体,引导师生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深化生态环保的理念。 通过环保银行的“奖励”机制,将师生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环保意识固化为一种主动的环保行为。学校的可回收物在德育办的组织下,与奥北公司合作,将可回收物进行变卖,所得款项由班级环保工作人员进行保管,资金款项可用于班级环保活动等。 最后,何老师还提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只依靠学校师生的力量,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从学校渗透到家庭,让孩子们带领着家长一起加入到垃圾分类的活动当中,教育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片社区。 垃圾分类既是美德,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中,通过垃圾分类来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洁净优美的生存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