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30|评论: 1

[转帖] 如果有选择,谁会把孩子丢给老人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0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c6ba929b0c4b.png

    年就要过完了。刚在家里陪了孩子没几天,才刚觉得熟悉亲近起来,马上又要去工作了。

    如果你是要去外地工作,离开他们的时候只能悄悄地走,因为小孩子看到一定会哭,会闹,不闹的孩子也会默默地伤心。即便是在本地工作,也会少有全天候陪伴孩子的机会。

    带孩子的任务只能交给爷爷奶奶们了。有时候你会开玩笑,说爷爷奶奶带孩子总会把时尚萌宝变成乡村土娃。长辈们带娃的方式,永远都让你想不到。

    有些又让你真的无奈——自己的孩子,跟自己好像一点也不亲,也不服自己的管教,总是会找爷爷奶奶撒娇。

    都说小时候的教育很重要,很多父母在要孩子前也总是设想着亲自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的每时每刻。但最后大多数人还是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带,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决定?

    隔代抚养是中国的常态

    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特别小的时候,就是奶奶或者外婆哄着自己睡觉,讲着睡前的故事,长大一点后,也是爷爷奶奶接送着上学,给自己洗衣做饭。如果被邻居问起家里谁最亲,回答的可能不是“爸爸妈妈”,而是“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都去哪了?”总有一个孩子这么问,得到的回答也多半是,“爸爸妈妈在工作呢。”在孩子早期需要时刻有人照看的时候,往往陪在身边的都是祖父母们,也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5c6ba91e3fa9a.png

    2015年11月15日的周未,甘肃省红河乡,两个留守老人和孙子正在院内晒太阳,孙子给爷爷讲故事,奶奶给孙子缝衣服,身旁还有一只猫 / 视觉中国

    有些家庭是等孩子上小学时再接回父母身边来,有的则可能是把父母接到城里照顾孩子。但不管怎么说,孩子早期的照顾和教育都得靠爷爷奶奶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隔代抚养”。

    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隔代抚养都很常见。根据中国老龄中心2014年的数据,在全国小于2岁的儿童中,有60%-70%的孩子主要由祖辈照顾,其中30%的儿童完全交由祖辈照顾[1]。

    5c6ba8bb9e6b2.png

    2015年4月8日,贵阳,由于学校离家较远,许多家长不辞辛劳陪读。图中53岁的爷爷从孙子上学前班开始就每天徒步10公里接送孩子 / 视觉中国

    而在宁波某妇幼保健院的调查中,6个月内的婴儿,只有不到一半是由父母抚养的。很多孩子才刚生下来没多久,母亲就得去上班,还在襁褓期的他们就只能由爷爷奶奶来照看[3]。

    一休完产假,就片刻不耽误去上班,城市妈妈们根本没有留下喘息的时间,更别说陪伴孩子了。可是农村的父母们也不容易。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中,有将近一半是父母双方都外出,照顾孩子的主要责任就落在了祖父母身上[5]。

    5c6ba89d1c938.png

    2018年1月1日,河南安阳一留守儿童手捧图书从教育宣传标语经过 / 视觉中国

    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时,父母们心里想的总是老人家经验多,会照顾孩子,比新手父母们靠谱。

    但是很多接下来的事情却可能是他们之前没想到的,比如自己总觉得乖巧听话的孩子,假期跟爷爷奶奶呆了半个月后,就会出口说脏话了,有些孩子还养成了很多坏习惯,比如不好好吃饭,光吃零食,不按时完成作业[6]。

    而在外打工一年的父母们回到家,也可能意外地发现,孩子不爱跟自己说话,也常常不听话。甚至会抱怨父母为什么只顾挣钱,不顾家。

    成年人没办法解释,离开家其实是为了照顾家。但面对诘问,可能也会心底怀疑,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决定?

    长辈带娃,有利有弊

    毕竟,每个新手父母可能都听过对长辈带孩子的批评。最常见的就是爷爷奶奶总是太溺爱纵容孩子了,孩子犯错了只会哄,却不知道批评,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养成了孩子的坏习惯。

    父母的这些担忧也可以理解,因为两代人在育儿方式上确实会有一些差别。比如,经历过饥寒年代的长辈,对健康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白白胖胖”上,当现代家长努力翻阅各种婴幼儿食谱时,爷爷奶奶们却觉得孩子吃饱就好。

    5c6ba87cc995d.png

    2013年1月27日,一位“80”后在烟台市新华书店选购育儿书籍,准备回家过年,像这样更专业化地学习育儿知识,是很多长辈所没有的经历 / 视觉中国

    于是你就发现,在儿童肥胖上,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肥胖率会更高。2014年对深圳市近3000名儿童的调查发现,有5.48%的学龄前儿童检测出肥胖,而祖辈抚养的儿童肥胖率为6.24%,父辈抚养的儿童肥胖率为4.95%,已经达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7]。

    而爷爷奶奶跟爸妈的另一个差别就是,他们更少关注和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也不会鼓励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很多妈妈会给孩子讲故事、教孩子表达,但爷爷奶奶却很少有这样“育儿”的意识,更多的还是在关注孩子的吃穿、安全。

    2014年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的一份研究发现,隔代抚养的幼儿去理解一些抽象事物,比如在两件事情中寻找因果关系,这种能力就会低于父母抚养的孩子[8]。不过,这种影响也只是在父母长期缺位的情况下才出现[8]。

    5c6ba86475ae5.png

    2013年9月12日,四川省宜宾市,一位环卫工母亲在路灯下辅导女儿做作业。很多祖辈都无法提供给孩子类似辅导作业这样的帮助 / 视觉中国

    目前只有非常少的关于隔代抚养的长期研究,而针对不同阶层,不同族群的长期研究更少,所以隔代抚养是否会对孩子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9]。

    而且,这些问题与其说是“祖辈抚养”带来的问题,倒不如说是由于教育水平、生活环境不同所带来的观念上的差异。

    上文中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显示,农村中隔代抚养的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2岁,但是受教育程度都很低,绝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有8%的祖父和25%的祖母没有上过学[5]。

    在更加现代化的、复杂的育儿知识面前,长辈们自然比不过年轻一代。想一想家长群里各种给孩子止咳、退烧、长个子的偏方,年轻的父母们忙着辟谣,爷爷奶奶们却深信不疑。用这样的偏方照顾孩子,年轻家长不担心才怪。

    但是另一方面,老年人却比年轻人多了另一种无形的知识——经验。当新手爸妈连怎么喂奶,怎么换尿布上都还不能达成共识时,奶奶们早就技法娴熟了。爷爷奶奶们丰富的带孩子经验,也能让他们在带孩子时避免犯错[10]。

    5c6ba8442469b.png

    2012年3月23日,北京,月嫂培训使用的婴儿玩偶。有很多育儿经验的月嫂,在照顾孩子上也会比新手父母更娴熟 / 视觉中国

    而且,不像年轻父母们总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长辈们才不会轻易被各种焦虑感包围,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更有耐心、更宽容[8]。

    就比如说,当小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像考试没考好,通常都会很难过,奶奶们就总能给他们提供保护和支持,缓解孩子的挫折感[11]。换作望子成龙的父母,可能还会问你,怎么考成这个样子?

    所以你看,很多孩子在受了委屈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要找爷爷奶奶。前两天郑州一个小男孩离家出走,就是因为寒假作业没写完心里害怕,所以要去许昌找爷爷[18]。

    重压之下的无奈选择

    这样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取长补短,让爷爷奶奶只提供“必要”的帮助,把教养孩子的主动权掌握在年轻父母的手上。但真到孩子生下来时他们才发现,作为抚养主力的,很多时候还是长辈。

    看起来很自然而然,但这样的模式,在爷爷奶奶们小时候却不是主流。

    传统中国社会中,通常由母亲负责幼儿的“生理性抚育”,并形成紧密的情感纽带,而父亲则负责社会化教育,跟孩子保持一定的情感距离,也就是“严父慈母”的育儿模式。

    而现代社会,妇女们同样要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很难同时兼顾工作和育儿,照顾孩子的任务就只能移交给长辈[12]。

    5c6ba832a29de.png

    2018年11月05日,浙江金华,家长们带着各自的宝宝来到户外“遛娃”晒太阳。在中国,当全职妈妈是件成本很高的事情,大多数家庭仍然会让奶奶或者外婆来带孩子 / 视觉中国

    父母都要忙着赚钱,当然是因为,只靠一个人的工资根本不足以支撑家庭的开销。仅仅是幼儿的照顾和教育,所需要的费用对普通家庭来说都非常昂贵。

    2017年一项针对中产阶级家庭的定性分析发现,即便是中产家庭,长期雇佣保姆的经济支出也要仔细掂量,受访的10个家庭中只有4个家庭曾经雇佣保姆[13]。

    想进一个稍微好一点的托儿所,几乎就得花去一个人大半的工资,你还不能讨价还价。其他收费低一点的托儿所,你又拿不准他们的服务水平怎么样,有没有会打孩子的老师。让爷爷奶奶带孩子,至少让人放心,当然也能省钱[13]。

    而且,对于那些外出打工的成年人来说,他们的孩子既享受不了当地的医保,不能随便生病,也没法上公立学校。这种情况下,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母亲照顾,几乎唯一可行的办法[14]。

    5c6ba806e8333.png

    年12月17日,安徽安庆,一位留守儿童正在用冰冷的水洗着衣袜。她说,“我将来一定要考大学,我不会像爸妈一样,为了生存,把我的孩子留守在家。”但其实把孩子留在家里,是外出务工的父母们最无奈的选择 / 视觉中国

    就算不需要外出打工,在城市住房价格持续飘升的今天,年轻人也难以依靠自身收入解决住房问题,要么是父母贴钱付首付,要么就是跟父母同住。

    在中国的文化规范中,祖父母照顾孙辈就像他们给孩子凑房子首付款一样,是一个自然的过程[15]。与其说是插手孩子的生活,倒不如说是为孩子解忧。帮忙带孩子,在所有人眼中都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话说回来,那些带孩子的长辈们又何尝容易呢?

    他们不仅要照料孙子女,洗衣做饭接送上学,都退休了还不能闲下来,还要为儿女的事情操心,整天地忙。如果跟儿女有冲突,更是吃力不讨好。有的研究就认为,隔代抚养不仅会恶化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还会增加中老年人的抑郁风险[16]。

    5c6ba7f54a189.png

    2013年04月15日,西安市,安区留功村,农村的留守老人。很多留守老人不仅要劳作于田间地头,有的还要承担起抚养孙辈的重任,生活十分辛苦 / 视觉中国

    不过,隔代抚养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没有一个定论,也有研究认为照料孙子女不仅会改善中老年人的作息习惯,增加其活动频率,也能弥补中老年人子女情感慰藉的缺失,促进其身心健康[2][17]。

    但即便是好处,也是有条件的。对于那些本身就有很多社会、经济支持的老人来说,照顾孩子虽然辛苦,但自己也能苦中作乐。而对于很多留守在家,缺少社会支持的老人来说,照顾自己已经不容易,还要再照顾孩子,如果父母有选择,又何必如此。

    没有选择,才是很多隔代抚养家庭唯一的选择。跟这样的选择相比,那些爷爷奶奶在抚养上好或不好的地方,反倒都没那么重要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2-21 07:5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