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67|评论: 5

[原创·图文] 蓬安人民请注意!明天就是腊月23了哦,腊月23要记得送灶神上天哦!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9-1-27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天就是腊月23了哦,腊月23要记得送灶神上天哦!

           怀念年


                             邓四平/

       传说年是一种会吃人凶恶的猛兽,所以除夕夜要燃放鞭炮、贴大红春联以吓跑它,但从儿时记事起,我觉得年却并不可怕,相反,过年却是一件多么热闹、生动有趣和充满诱惑刺激的事啊!尤其是乡下的年,至今仍让人怀念不已。
  乡下过年的规矩很多,就像电脑软件一般,一切都是按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杀年猪、熏腊肉、爆米花、贴春联、团年、守岁、拜年……而且,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腊月十六叫“倒牙”,大人小孩从此不许骂人和说不吉利的话。腊月二十三“送灶神”, “送灶神”要用大碗盛装煮熟的猪头肉,肉上抹上蜂蜜或者白糖,吃了人家的嘴软,让灶神吃了这些贡品之后嘴巴黏黏的,跑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的时候,说不出主人家的坏话,也不好意思说主人家的坏话,以此祈求来年灶神保佑全家有吃有喝温饱不愁。随着过年时间的临近,小孩子们便也蹦蹦跳跳成天欢快地唱:“胡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想吃肉,老汉想买田!”
  1963年,我家从蓬安县兴隆区缝纫社搬家到济渡,再辗转搬到永兴。现在的兴旺镇,那时候叫作兴隆区,区政府的所在地可以说是全老区最繁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余几个乡镇分别叫作永兴、大成、三合、济渡,说是乡镇,其实也是乡村,尤其是那个叫济渡的地方,是我大哥二哥和我姐姐出生的地方。四姊妹中,只有我是在永兴裁缝铺里出生的。那时候济渡乡连个正式的地名都没有,只有一个叫“店子上”的名称。兴隆区所有的乡镇中,唯有永兴历史最悠久。据说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西皇帝“八大王张献忠”剿四川路过此地时给取的名,相传大西皇帝“八大王张献忠”派遣手下人在金城山上数山头,要数100个山头,就决定定都于此。谁知道张的手下一时大意,竟将坐在自己屁股下的山头数落了,数去数来只数出了99个山头,于是便放弃了在金城山建都的计划,后来张献忠率领大西义军一路狼狈逃窜至西充时,被清军一位名叫豪格的王爷的手下一箭贯胸射杀于西充凤凰山,杀人魔王张献忠最后也就葬身于此。
     听着父母讲述的这些神奇的传说故事我渐渐长大。记忆中,母亲是一个极勤俭的人,每逢过年,一进腊月,便要找出一些剩布头、布块来镶成整块整块的布,为我们兄妹四人改制成新衣裳,制成的衣裳花花绿绿的,穿在身上,看上去很是奇特,就像电影里少林寺方丈大师穿的木棉袈裟一般,怪头怪脑的。不过倒也很显时尚和另类。因为毕竟还是用新崭崭的的新布缝制而成的新衣服。
     盼啊盼,望眼欲穿,大年三十夜,全家大小围坐在摆上了肉、菜的八仙桌前,父亲先会说一些祝福和勉励的话,接着便由母亲给我们兄妹四人发放压岁钱,每人五角,后来也逐年增长过,但隔几日,勤俭的母亲又会想方设法找出各种借口将发给我们的压岁钱又收了回去,说是放在我们身上不保险。因为母亲会打人,我们怕挨打,于是也就只好非常不情愿地将压岁钱全部予以如数上交。
  最有趣的是,吃完年夜饭,父母便要打发我们兄妹四人到竹林边去摇竹子,一边摇一边教我们念道:“竹儿青,竹儿黄,明年我和竹儿长到一样长!”反复地念,仿佛我们便和竹儿真的长到一般高了,真是神奇和有趣!
  摇完竹子,回到家中,母亲便会端出一大盆热气腾腾滚烫的洗脚水来,全家人围坐一团,而且裤腿都必须挽到膝盖骨以上,说是洗了膝盖骨,来年才会运气好,处处撞到吃喝!唉!现在看来,那时能够解决温饱问题,曾是我们多么迫切和心急的梦想啊!
  第二日便是正月,正月是人山人海和甘蔗的世界。乡下的人都穿上了新衣裳出来迎春,电影院里的电影要从正月初一放映到初十。每天从早到晚轮流着放,一天要放五六场,电影院里几乎场场爆满。过了正月初二,便是走亲访友拜年的时候了,走在去亲戚家的路上,我们就会调皮地唱道:“拜年拜年,沟子朝外面,吃了你的大腊肉,还要你的挂挂钱!”那时候,我们跟着父母去拜年,主要就是走三四家亲戚,一家是桅枝坝的大爷家,一家是幺幺河上面二大队的舅舅家,还有一家是羊骡滩上面的姑妈家,但大人在路上便会叮嘱我们不许要亲戚人家打发的钱,因为我家的亲戚朋友们大多都很穷。
      小时候,我天天盼望过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可以玩鞭炮。腊月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一大早,家里都要在大门外挂上一两串鞭炮放。很多时候,我便偷偷撕下一截鞭炮放进荷包。有时候,点燃鞭炮,一阵“噼里啪啦”震耳欲聋之后,其中仍有一些掉在地上没有响得鞭炮,我便一一拣拾起来,也放进荷包。第二天便是正月初一,我将鞭炮插进马路边的一些牛粪中,然后蹲下身子,划燃火柴去点燃鞭炮。只听见“嘭”的一声巨响之后,草帽般大小的一堆牛粪上顿时被炸了个拳头般大小的窟窿,炸飞的牛粪漫天飞溅,让人仿佛置身于电影中炮火纷飞的战场,既过瘾,又刺激。很多时候,飞溅的牛粪还会溅在我和小伙伴们的身上,甚至脸上,但个个却都觉得惟有此事方才最为开心、快乐和刺激。
      一到正月初一,乡下的一些人便路路牵牵地将大捆大捆的甘蔗扛到街上来卖,一直要卖到正月十五左右,从乡下跑到街上来到处闲逛的人吃了甘蔗后便将甘蔗渣渣到处乱吐乱甩。每天下午,勤劳的母亲便会在街上清扫甘蔗渣渣,扫起的甘蔗渣渣像小山似的堆放在一起,然后用背篓将这些甘蔗渣渣背回家,红花大太阳的时候,又将这些甘蔗渣渣全部盘到公路上摊开来晾晒,用做家中一年的煮饭的柴禾。那时候日子苦啊!
   很多年过去,如今,我们兄妹们也都长大成人各奔东西了,随着父亲多年前的去世,那种过年热闹的情景早已不再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每逢过年,虽然身上穿得更时髦了,桌上的饭菜也更丰盛了,但心里总觉怅然若失,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往日过年的情景来,想起那些人和事,尤其是想起和蔼可亲去世多年的父亲。现在的年真的觉得过得特平淡,没有了儿时的那份渴盼,那份迫切,更没有了那份开心和激情。也许是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天天都如过年天天都是过年了吧!




作者简介:


      邓四平,男,四川蓬安县海田人,生于1974年5月15日,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邓小平故居陈列馆荣誉馆员,现供职于四川省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景区管理局。从1989年至今已在《中国教师报》、《中国旅游报》、《青年作家》、《四川日报》等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400多篇,新闻稿件数千篇,计数百万字,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文学奖。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灶王是我们每家的神,主管一家来年祸福吉凶,民间有祭灶的习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神、送灶王,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2014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现代民俗简化了程序,但二十三这个日子还是很有意义的,大家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供奉祭祀!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1-27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送灶神今后是不是也要发射火箭送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鱼泪153 发表于 2019-1-27 14:17
送灶神今后是不是也要发射火箭送了?

科技发达之后,一切皆有可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寰俊鍥剧墖_20181227140717.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002Q5jvFgy6ZvPDx8Gpad&690.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