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最近有幸读博出去交流学习,作为博士生的亲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幸福感爆棚,大约是我们这种农村大家族里没有出几个读书人的缘故吧。 每次家族聚会,表弟谈起他们的学习,见识,让我们这些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热血沸腾,很有感慨。 表弟家贫,幼时父母出去打工,没挣到钱,和哥哥寄养在亲戚家,生活费给的少,不大受待见。但表弟读书认真,每次大家伙玩,他非得自己把学习任务完成后才参与。考大学没发挥好,勉强选了个211学校。本科毕业考研究生,心仪的院校没选上,去一个不怎么知名的学校读研。研究生后在成都某公司上班,初时一个月4000多,我笑他,你这研究生白读了。经常加班,经常出差,工作真心辛苦。但他一直不放弃,工作之余几次考公务员,失败!继续考博!后来选到川大,跟着一个导师学习。才跟导师的时候,因为底子差,经常被忽视,用表弟的话说,连研究的课题都选不好,经常被白眼。后来,静心,努力,不仅站住了脚,还经常被导师带着参与各种高端学术会议,有项目也跟着导师跑。现在又被推荐去美国交流学习。农家孩子坐直升飞机的直视感!
最近因为家中小子开始读一年级了,经常和人讨论,哪个学校搞得好,哪个学校重素质教育,哪个学校搞传统教育,哪种老师受家长欢迎;回到老家,经常听堂弟妹谈论,侄儿们回家就疯跑耍,因为学校家庭作业布置少,布置多了还要被家长举报。觉得可笑,素质教育就是回家不复习不预习,不做家庭作业?农家孩子本来接受特长培训和发展的机会少,如果还因为简单的理解素质教育而放弃努力学习,以后拿什么和城里的孩子争?
前一段看新闻,说当年视高考为粪土的那些新闻人物近况,都没见几个好的。是啊,这个世界,总有些人没有读过书,但也挣了钱,或者挣了大钱的。但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通过努力读书,考了大学,有了对人生的选择权,才进一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状况的。高考,毋庸置疑,目前为止,仍然是唯一的公平公正的跳板,农家孩子唯一可以依靠的捷径!
否则,你用什么特长或者技能去和那些从小参加培训班,甚至有可能有家族依靠的孩子拼自主招生?
所以,农家孩子,和在城里生活的绝大多数我等普通的小市民的孩子,有什么资格不努力读书!而作为家长的我们,有什么资格放纵孩子疯玩,还振振有词地诋毁高考,视其为粪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