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芙蓉盛景、观芙蓉画展、芙蓉花丛中听音乐,这些美妙的体验都在天府芙蓉园都可以实现……9月28日晚上19点,2018年天府芙蓉花节在天府芙蓉园正式拉开帷幕。据悉,天府芙蓉花节由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中国民主同盟成都市委员会主办,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承办,成都市植物园协办,主题为“筑梦新时代,花重锦官城——品芙蓉·懂成都”,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开幕式精彩纷呈
“金芙蓉之夜”璀璨亮相
14名鼓手击响花神鼓,大鼓雷动,小鼓绵密,鼓声错落,最终齐鸣;18面旗舞动上场,锦旗挥舞,队形交错;22个小花仙伴随音乐缓缓而出,舞姿翩翩……开幕式上,《天府百花芙蓉赋》、《百花旗阵》、《迎神舞》轮番登场,引来现场尖叫声不断。当高达六米的巨型“芙蓉花”灼灼盛开,16位首次亮相的“芙蓉女神”亮相舞台时,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将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伴随着现场的欢呼声,一台名为“金芙蓉之夜”音乐晚会正式登场。整台晚会由“活在成都”“美在成都”“乐在成都”三个篇章组成,围绕天府文化、芙蓉文化、三国文化等成都文化元素,融汇本土艺术、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在东西方文化撞击、音乐共鸣的混搭和冲击中,呈现出音乐诗画“花开满城”的震撼效果,描绘出“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蜀川唯美画卷。“芙蓉花丛中听音乐,这个感觉真是太美妙了!”市民纷纷表示。
“国庆黄金周”的全新打开方式
本届天府芙蓉花节除了为市民准备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节以外,还增添了可供市民参与的2018年天府芙蓉花节盛世芙蓉绘画作品展、芙蓉锦绣大型园艺展和芙蓉食坊。国庆大假期间,活动持续,欢迎市民参与。
2018年天府芙蓉花节盛世芙蓉绘画作品展,主要以当地城市市花(市树)为主题,将芙蓉花的一情一景、历代芙蓉诗词表现出的文化灿烂融入创作当中,征集约110幅作品参展。
芙蓉锦绣大型园艺展以“芙蓉”为主题,切尔西花展为蓝本,集合天府芙蓉园多达三十余种的芙蓉品牌,和各区(市)县各具特色的园艺呈现多姿多彩的花卉植物展览。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园艺展是成都各区(市)县首次集体展示以芙蓉为主题并突出各区县特点的园艺展。比如:武侯区的文创武侯鼎、成华区的大熊猫、郫都区的豆瓣、锦江区的合江亭等,都已经化身为萌态可掬的植物造型,给你一个“国庆黄金周”的全新打开方式。
天府芙蓉美食节活动以粉色系为主题,突出芙蓉文化,并在美食节区域设置了12只憨态可掬的熊猫人偶与游客互动。以天府文化为指引,以“芙蓉”特色文化为主题,开展特色美食制作与品鉴,打造“天府文化、芙蓉特色、川味风范、国际影响”的交流平台。
以芙蓉化节为媒
打造武侯芙蓉文化精品
“作为成都市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首批重点项目,我们希望天府芙蓉园能够成为承载天府文化的标志,并融入到城市发展的脉络中去,因此,市花芙蓉成为最优选择。”按照设计理念,天府芙蓉园不但是赏花基地,还是对成都芙蓉文化发掘的载体,市民们来到这里,沉浸花海,寻味城市历史记忆。
作为首届天府芙蓉花节的主会场,天府芙蓉园亮相开园的背后,是武侯区深入实施“文化兴区”战略,擦亮“三国故里·天府文芯”武侯文创名片的决心。通过“人文润城”“文化地标”“产业强基”“品牌塑造”和“人才荟萃”5大行动,武侯区正重塑“产业经济地理”,通过构建“两带牵引、四核驱动、多点支撑”的文创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打造出包括天府芙蓉园、望江诗竹文化、清水河蜀文化等文创主题绿园。
如今,成都着眼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巴蜀悠久文明、创新发展天府文化,举办天府芙蓉花节,让市花芙蓉花承担更多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价值属性和经济价值,塑造崇德尚善氛围,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努力提高天府文化影响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引领成都走向世界,也符合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
天府芙蓉园:天府文化新名片文创武侯新地标
芙蓉园里话成都
3万余株芙蓉展现盛世繁花
地处十号线旁的天府芙蓉园,是一个以芙蓉为主题打造而成的成都后花园。这座总面积达1800余亩的园区,坐落在双流机场起降航线之下,以芙蓉文化为主题、芙蓉造型为轮廓的园区将是国内芙蓉赏花第一园,也是成都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漫步园中,随处可见芙蓉花开。置身于四季花岛、蓝花楹大道上,目之所及皆是花团锦簇。
据介绍,在这个占地1800亩的天府芙蓉园内,分为花田、芙蓉、秋彩林、芳香园、药田、商业区、轮作区、迷宫、草坪、防护林十个板块。孕育着木芙蓉、醉芙蓉、牡丹红等芙蓉树,建成后预计全园将种植约2万余株芙蓉花,园区外围还将栽植1万余株,芙蓉花种类将超过23种,是全球芙蓉品种最齐全的主题公园。芙蓉的花期本来较短,但是和成都植物园合作以后,芙蓉的花期变长了,品种也变多了。
不仅如此,天府芙蓉园还是西南地区植物品种最齐全的公园,目前园内植物多达300余种。在植物景观布局上采用适合成都本地气候生长的草本花卉为主,分四季种植,以时令花卉为单季主打,实现色彩丰富的花岛景观效果。
深度挖掘“芙蓉”主题
打造天府文化芙蓉超级IP
天府芙蓉园不但是赏花基地,还是对成都芙蓉文化发掘的载体。记者了解到,天府芙蓉园通过对成都芙蓉文化的重拾、重掇、重组、重构,将打造成都芙蓉文化的超级IP,构建芙蓉文化全景展示的大舞台,培育和孵化新生代芙蓉文化产业园。
芙蓉是成都的市花,栽培芙蓉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已经衍生出花卉、诗歌、乐舞、饮食、民俗等多领域的文化资产。把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融入城市发展和营销之中,将是文化重生的一次探索。天府芙蓉园将集合国际顶尖的3D裸眼技术,全息投影技术,发光材料系统、数控雨帘系统、重力感应系统、室外互动“步步生花”等系统,设置以芙蓉艺展中心、芙蓉剧场、科技馆、芙蓉艺术村为构成要素的艺术展示空间,建成后将是国内科技集成度最高的生态公园。
其中,芙蓉艺展中心,将通过打造国内首个游客中心+创意书店模式,成为未来成都新概念艺术展览中心。芙蓉剧场,将开启“365天,每天有剧”模式,打造成为一座能满足国内外各类文艺团体演出、放映电影、举办展览及会议、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现代化多功能的大型文化场所。同时,斥资4000万打造国内首个“三体”主题科技馆。活动空间则包括泛运动中心、芙蓉音乐草坪。
谋篇布局文创产业
构建“两带牵引、四核驱动、多点支撑”产业格局
天府芙蓉园是武侯区萃取天府文化内涵对文创产业谋篇布局的一个缩影。
武侯区作为成都市历史、文化高地,正开启千年城市新变。以“文创武侯”为统领,武侯确立“文创武侯·智慧城区”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升“文创武侯”品牌影响力、显示度,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提供持续动力。截至2017年底,武侯区文创产业营业收入共453.3亿元,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36.6亿元。
未来,武侯区将重塑“产业经济地理”,积极构建“两带牵引、四核驱动、多点支撑”的文创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到2021年,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面形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产业硬指标显著提升,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创产品,文创产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
“两带”主要指锦江滨水文创带和环城生态文旅带。
“四核”即武侯区重点打造的“一城”“一带”“一坊”“一港”四大重点文创产业核心集群。“一城”即三国蜀汉城,将打造成为集三国文化、旅游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最具影响力的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一带”即环城生态文旅带,以亲水休闲、生态观光、亲子娱乐、文博旅游为主体内容,建设滨水休闲文旅项目集群。“一坊”即成都音乐坊,围绕音乐产业链条打造的,集音乐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世界音乐族的追梦天堂”,今年12月底成都音乐坊首开区将与城市音乐厅同步呈现。
“多点支撑”包括加快推进音乐坊、望江坊、华西坝、锦官坊特色街区建设,提升打造花开玉林等已具有地域知名度的特色街区等,建设总量100个以上的微博物馆、实体书店、设计工作室、小剧场、微影院、民宿客栈等特色化、多样化的文创空间。